董鳳敏
摘 要: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性與積極性非常重要。教師所負責的不單單是簡單的傳道、授業以及解惑,還要盡量帶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有效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和自主意識,提倡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在充滿興趣的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進而得到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積極性;策略
興趣是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源動力,更是學生力求認知某項事物的內心傾向,且一旦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課堂教學效率往往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情感,并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不斷強化,進而從原本的“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有效教學素材,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以及實際學習情況開展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營造和諧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一、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對于小學語文而言,其涵蓋的知識結構較為復雜且知識面較廣,想要學好這門學科,就離不開不斷的積累。然而,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反復積累的學習方式只會導致其逐漸喪失學習興趣,進而對教師也產生一定的反感??鬃釉岢觯骸坝H其師,方能信其道”[1]。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帶動其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總是板著臉,希望能夠樹立教師的威嚴,受到學生的尊重。但結果卻適得其反,致使師生關系不斷僵化,許多學生都會非常害怕教師,并對其敬而遠之,自然不會喜歡教師,就更不必說喜歡教師所教的學科了。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并積極響應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盡量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此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能夠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巧設疑問,扣人心弦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利用提問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在于要善于使用激疑。教師巧妙設置疑問,能夠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可見,設疑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對小學生而言,其具備超強的好奇心理,非常容易被新奇的內容或現象所吸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設置一定的懸念,使學生在產生疑惑的同時,又想要迫切弄明白。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學生能夠積極解惑,并更好地學習基礎知識與技能[2]。
例如,當課堂教學進行到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關于《小猴子下山》一課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講解課文之前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這個疑惑去學習課文:“小猴子從山上到山下的一路上看到了好多好吃的,也撿了好多好吃的,可是為什么到山下時卻一無所獲呢?”這時,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一下子帶動起來,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跟隨教師的思路開展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通過巧設疑問,教師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而解答疑惑的過程即能夠積極推動教學進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積極表揚與鼓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小學生的自尊心極強,并且都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因此,需要教師對其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時候,要多運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教師應該充分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在適當的時機將其無限放大,以此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好學生是被教師夸出來的,可見,為了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積極的鼓勵與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當教師發掘學生的一點點進步時,就要立即給予其肯定和表揚,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即便是成績落后的學生,在得到教師的鼓勵之后也會灌注前進的動力[3]。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發展而不斷調整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發揮出自身的主體性,從而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善于帶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造很多自主解決問題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景書.激發學生興趣,促進有效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討[J].教育觀察,2018,7(8):91,94.
[2]王美紅.芻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J].才智,2017(27):102.
[3]劉秀池.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20):83-8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