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嶺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學校開始注重開發校本課程。針對農村地區教學條件較落后的特點,農村小學應該看到自己的優勢,依靠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開發出一類特色性課程。就目前來看,現階段農村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存在領導認識不足、教師認識偏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農村小學應該要引起重視、完善校本管理機制,教師應該端正態度、積極探索等等。如果做好了這些相應的策略,農村小學數學的校本課程將會展現出不一樣的風貌。
關鍵詞:農村 校本課程 小學數學
一、農村小學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
針對小學數學而言,依靠農村這個廣闊的資源庫,可以結合當地特色、民俗民風、動植物、家居物品、日常農具和農產品等,開展特色數學校本課程。學生所感知的生活面比較窄,從他們身邊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選取學習素材,容易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也易于他們理解相關數學知識,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所說的一樣,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學習。數學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具有抽象美和邏輯美,沒學懂的同學會對此厭煩,學好的同學會發現數學是一門很有吸引力的學科。另外,小學階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心、愛表現、活潑好動等特點,要想讓學生主動積極的獲取知識,又要滿足學生的年齡特征,開發學生感興趣的校本課程,何嘗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二、農村小學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問題
(一)領導認識不足
相比來說,城里的學生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優越,學生家長的平均文化水平也較高,對孩子的學習也相對較多關注,有足夠經費投入學生的學習,比如請家教、上補習班、聽網上課程等,促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好,學校領導有足夠精力和條件來開發特色校本課程,因此,城里的學校在校本開發方面做得比農村好。在農村,由于各種條件的落后,保持好學生的成績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別是對于數學這種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各領導根本沒興趣注重校本的開發。所以,農村小學表面上落實了校本計劃,實際上卻不認真抓,只是搞形式、走過場,把校本開展的時間都用在了文化課程上,導致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名”,卻沒有校本課程之“實”。
(二)傳統觀念的限制
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傳統教學模式,那就是在固定的教室里,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特別是數學,根本不需要出教室就可以將知識學完,但那只是我們經常說的“死讀書”,讀的都是“死書”。現在,經過教育改革和新課標的頒布,才逐漸開始豐富教學模式,開發教學內容。農村地區大都是以前的老教師,受到各方面培養的新教師大都不愿去農村工作,所以農村教師頭腦中填滿了傳統式的教學,忽略了對農村豐富教學資源的利用,根本就不能開發出創新和有效的校本課程。而今國內城鄉發展不平衡,對農村教育投入不夠,農村學生一心想著通過努力學習離開農村,教師為了升學而教,學生也為了成績而學,忽略了教育對培養人格素質方面的作用,從而導致農村地區小學校本只是空有虛名。
三、農村小學數學校本課程有效開發策略
(一)學校要引起重視、完善校本管理機制
要促進農村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學校首先應該引起重視,學校領導是負責學校事務和課程的主要人員,更應該理清楚觀念,強烈主張校本開發。在開發過程中,相關領導也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必要時應親自掛帥,在考慮到學校差異和特征的基礎上,成立相關組織機構,制定本校相關制度,推進校本教研,加強骨干教師培養,培植校本領軍人物,一步一步的領導學校建設好數學校本課程。對于校本開發取得好成績的小組或教師,也應該制定相關制度給予一定的獎勵,激起教師開發校本的熱情。教育行政部門具有一定的職能和權利,學校也可以結合行政部門,把農村校本開發當作一件大事來抓,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大家的重視。
(二)校本課程內容要合理開發、展現特性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論,強調教育和生活的結合,學校和社會的聯系,教與學、理論與實踐的合一,反對脫離生活的書本知識。針對小學數學而言,在校本課程的選取上,校本內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是符合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小學生本來就比較貪玩,數學也是一樣看似死板的東西數學活動內容新穎、靈活、有思維性,小孩子才會愿意去接觸,如果開發的校本課程沒有什么吸引他們的地方,那課程的開發就沒有太多的意義了。所以選擇校本內容首先要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性和不平衡性,抓住學生發展的關鍵期,分析學生成長的心理特點,摸清癥狀“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創造出好的校本課程。
農村數學校本課程最突出的就是要具有體驗性,真正的數學學習不是對外部所授予知識的簡單接受和積累,而是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建構主義者強調,意義不是獨立于我們而存在的,個體的知識是由人建構起來的,它需要學生親身經歷去感受。例如:在學習“時、分、秒”的時候,為了讓同學們親身感受時間的長短,老師可以帶學生到學校周圍的農地除草,同學們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除草任務,感受不同時間的長短。這樣既讓同學們接觸了大自然,親身感受了知識的奇妙,也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讓他們體驗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
本文就農村小學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意義進行了綜合闡述,列舉了在農村小學開發校本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性的解決對策,提出了農村小學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的策略,希望可供他人借鑒。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9.
[2] 丁赤光,湯雪峰.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DB/OL].小學數學教學網,2007.http://www.xxsx.cn/item.aspx?iid=2581&si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