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娟 李剛
摘 要: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對舊事物的革新,只有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深化改革,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循守舊,停步不前,只能導致落后。司法體制改革,是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維護公平正義,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長久穩定,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重要保障。在司法體制改革中,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既要考慮中國國情,又要面向世界,既要頂層設計,又要符合實際。只有把這些問題處理好,才能實現司法體制改革的自我革新,使其不斷完善和發展。本文針對司法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司法體制改革 問題 思考
隨著改革的不斷發展,司法體制也進行了改革。只有加強改革,才能提升司法的效率,才能更好的踐行宗旨,更好的為全國人民服務。
一、對司法機關加強統一管理
根據區域管轄范圍,我國司法機關設立在全國各個地方,對于人財物的管理上,管理權分散在地方,地方這一層級的管理權的集中,在辦案時,便不可避免會受地方的一些因素影響。在以往司法機關的管理體制下,給了一些地方勢力鉆空子的機會,以手中的權力干預司法案件辦理,擾亂司法公正。為了自身利益,突破法律底線,地方保護主義會嚴重影響司法機關對案件的正確辦理。地方法院、檢察院雖然設在地方,但是它是代表國家而不是地方行使權力。如果削弱國家屬性,演變成地方的專屬權力,勢必會影響司法的公正。所以,必須消除地方化對司法體制改革的影響。對此,司法管轄制度需要完善。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對于重大案件,可以跨地市辦理,排除地方化的干擾。此外,我國司法部門和人員的地經費實行分級管理和負擔,很難排除地方的干預。引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要求就是,“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 司法經費由省一級單獨列支,統一保障,不再受地方財政控制,這項改革舉措,有利于法院、檢察院保持獨立性,意義深遠。
二、對于法官、檢察官要將責任落實到人
司法權力運行的完善,不僅要消除地方化的影響,而且也要重視司法機關內部的管理。由于法官、檢察官身份的特殊性,他們做出的判斷,對于案件的審判結果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審者不判,或者判者不審,則不能保證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不利于責任的追究,對于審理者逃避責任埋下隱患,起不到監督作用。所以,實現司法公正,需要審判者負起責任,要做到權責分明,建立辦案責任制是關鍵。通過責任制明確法官、檢察官的權力和責任,做到誰辦案、誰負責。對于自己所辦案件負責到底,一旦出現問題,嚴格按照制度進行責任追究。同時,為了確保辦案責任制的有效落實,還應該建立監督機制,與責任制度相輔相成。在明確法官、檢察官責任的前提下,對其辦案過程進行全程監督,確保每一個環節的透明度。對此,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方式,利用錄音機、錄像機等電子設備,對審判全程實時記錄,利用網絡公開裁判文書,加大公開力度。以監督機制來確保責任追究有據可依,保障責任制的有效運行,促進司法程序公開、公正。
三、在司法人員的管理上要更加合理化
司法人員與其他普通公務員是不同的,由于司法職業的特殊性,在管理制度上,應該區別對待。對于司法人員應該根據職位不同,實行分類管理,也就是說,將司法部門中法官、檢察官、司法行政人員、司法輔助人員等區別開來。在辦案過程中,不同的崗位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不一樣,比如,法官和檢察官,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豐富的辦案經驗,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還要有職業精神和崇高的道德修養。所以,在選拔任用法官、檢察官時,要嚴格按照任職條件來進行錄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隊伍素質,提升辦案能力,體現人才選拔的公平、公正,進而解決法官、檢察官隊伍大、效率低、門檻低的問題。除此之外,要想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還應該完善職業保障。司法人員的福利待遇要合理,對司法人員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同時,對于優秀人員的退休年齡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身體和精力允許的前提下,適當延遲退休,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建立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制約機制
在實踐過程中,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彼此之間的制約是存在不足的,甚至有時候可能會出現互相“照顧”的情況產生,比如對于公安偵查的案件,檢察機關為了“照顧”公安機關,在批準逮捕時審查不嚴,或是審查起訴中把關不嚴,沒有盡職盡責、公事公辦。甚至有些案件,經過領導機關的協調, 庭審如同走過場,證據審查不夠嚴謹,判決幾乎照搬偵查結論。這樣不僅有失公平、公正,擾亂司法程序,而且會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讓真正的罪犯逍遙法外,造成冤假錯案。所以,應當理順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的關系,讓三個機關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為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也提出了相應要求,有助于司法體制改革,對完善和發展三機關關系具有指導意義。總之,應采取措施完善三機關相互制約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可以加強審判的中立性,確保案件事實經得起法律的檢驗,加強機制建設,保障律師權利,防止相互“幫助” 侵犯當事人合法權利。
我們相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司法機關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必將遵循依法、公正、獨立的原則,在全社會建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的法治秩序,維護國家法制權威。按照中央部署,抓住司法規律,分析當前我國的形式,從實踐中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司法體制改革將不斷取得新進展,更加有利于保障司法的公平、公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體系的完善增光添彩。維護人民群眾權利,促進社會更加穩定和諧,逐步實現我國法治國家的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 蘭哲. 關于司法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以審判獨立為視角[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6(2):111-113.
[2] 王祺國. 關于司法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 法治研究, 2017(2):10-15.
[3] 肖金明. 關于司法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一些有關司法體制改革的相對“保守”的看法[J].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5):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