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有效實現(xiàn)課堂內外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課,讓課堂知識和語文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動課;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11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103
語文知識范圍廣,因此語文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內,語文知識的獲得當然也不能只拘泥于課本。故此,就應從小學抓好語文活動課,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特點,盡量多地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語文活動,讓學生將語文知識有效地運用在語文活動當中,同時在語文實踐中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
一、教師要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為進一步上好語文活動課,教師應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抓好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眾所周知,語文學習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生活、學習的積累。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著眼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他們善于思考分析、敢于質疑發(fā)問的學習品質,為他們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一)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學好語文的要素之一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教師要鼓勵學生勤于觀察日常生活,這樣才能充分理解課文情節(jié),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學生善于觀察,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處。
(二)培養(yǎng)學生有效聯(lián)系生活的習慣
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師若能引導學生將教學素材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還原作品于生活,學生會覺得很親切,也很真實。這樣學生的思考、分析和理解就會容易得多。尤其是教學古代詩歌的時候,由于作品久遠,其表達的情感豐富,意境深遠,遣詞造句又很深邃,小學生難以理解其意。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詩詞內容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有趣,就會在揣摩角色上下功夫,也就能更深一層理解詩意了。這樣以點帶面,學生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會更加深刻,更加透徹。
二、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和形式都要抓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去觀察,去分析,這就很好地為語文活動課張本、蓄勢。在此基礎上,教師既要抓語文活動課的形式,又要抓內容,這樣語文活動課才能收到實效。
(一)應充分理解語文活動課的真實意義
語文活動課旨在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更好地拓展學生語文學習視野,讓學生樹立大語文觀,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要注意語文活動課內容、形式的開放性
語文活動課,不同于語文課堂教學之后的聯(lián)系實際的語文拓展內容,與之相比,它包含的范圍更廣,是以課堂為軸心,輻射學生更加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通過對社會的接觸,生活的親身體驗來增加感悟,擴大知識面。
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興趣廣泛,又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這一特點,盡量采取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例如,每逢重大節(jié)日或紀念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搜集和節(jié)日有關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一些鄉(xiāng)土文化知識,讓他們學習到課本上不能學到的東西?;蜃寣W生走進自己的家鄉(xiāng),寫觀后感,做小調查,就近取材,了解、總結課文中學不到的東西,使語文更加生活化、通俗化。另外,小學生好勝心強,教師可以采用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或者詩朗誦比賽等,讓學生既參加了活動,又鍛煉了語文能力。
(三)活動空間不能太拘囿
語文活動課不同于語文課堂教學,僅僅局限于課堂內,既然是活動課,就應讓學生走出教室內,走進更廣闊的空間。例如可以走進圖書室,讓學生在更廣闊的語文世界里暢游;還可以在校園操場上舉行一些語文實踐活動?;顒涌臻g不限,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自發(fā)靈活掌握,教師最后一定要讓學生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抒發(fā)自己的感受。這樣有收有張,語文活動課自然不會流于形式。
三、語文活動課中應注意的事項
(一)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語文活動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一定要把活動的權利教給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讓學生親歷實踐,增強自身感受,獲得充分的活動體驗。值得注意的是,語文活動課一定要做到寧缺毋濫,要講究真實、自然,讓學生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自我,這樣學生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
語文活動課是學生自主地不斷實踐、探索的過程。但教師應認識到學生間存在著的差異,在語文活動課上,教師要照顧到學生能力的差異,要給他們提高自己的機會。因此語文活動課中,教師要綜合考慮,靈活掌握,在進行小組人員安排時,要著眼學生層次的不同,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這樣的小組活動才能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讓他們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活動課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機補充,二者相輔相成,教師既要做到得法于課內,又要得益于課外,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品嘗到語文學科學習的樂趣,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才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慶連,王奉勤.小學語文活動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山西教育(教學),2008.
[2]陳義鳳.開啟小學語文課活動之窗[J].成才之路,2008(12).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陳國平(1977.3— ),女,漢族,河北臨城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