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妮
摘 ? ?要: 新時代背景下,要加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走向專業規范化、可持續化,才能適應高職教育多元化要求和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本文分析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的必要性,探究教學管理創新策略,推動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 ?教學管理 ? ?創新教育
1.高職教學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對于高職院校與二級院系等教學業務部門而言,教學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復雜性細致性工作。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內容進行規范,對日常教學活動進行監督和有效執行,促使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教學管理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是學術管理,另一方面是行政管理。
高職院校通過高效細致的教學管理,使職業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為社會指導和培養大批合格應用型技術人才。當今,進入知識和經濟雙重時代,高職院校改革要對教學管理進行創新,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其次,當前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國家出臺政策鼓勵高職教育開始向大眾化轉變。因此,要對教學加強管理和創新,促使教學管理走入行政化軌道。
2.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2.1高職教學管理理念落后
至今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人員對教學管理工作還存在誤區:認為這是一項行政事務性工作,著重點是對物的管理:一般運用行政命令,焦點沒有放在服務者上,使實際的教學管理工作脫離廣大師生,無法和學生、教師有效溝通,不知道他們在問什么,他們需要什么,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創造性很難發揮出來;不能實時獲取師生真實訴求,學生的參與配合程度不高,不能實現個性化發展。
2.2高職教學管理制度匱乏
我國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體制和質量評價體系尚未成熟,部分高職院校制定的教學評價方式不夠科學,實效性欠缺,很難和學校的實際發展結合起來,在教學質量上對教學管理不能有效調控。比如,一些學校的基本教學條件還不完善,教學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導致日常運行管理和計劃管理難以形成規范性體系,學校各個部門的職責角色模糊,在專業設置上欠缺長久考慮,課程設置上過于注重形式,人才培養方案比較單一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內容和社會多元化相背離。教學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教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限制,師生多元化發展受到限制,制約應用型人才培養。
2.3高職教學管理水平不高
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是教學的執行者,也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師的水平和素質對教育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存在問題,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教師隊伍素質不高。由于教學管理人員與時俱進的能力缺失,對教學管理崗位的認識不到位,在日常管理中,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瑣碎事務工作中,缺乏對工作的創新,不利于改革的深入。加上一些高職教學管理工作人員薪酬待遇低,發展空間小,任務重、壓力大,這些在解決各種矛盾、協調教學資源、維護教學秩序方面制約著高職教學管理的創新。
3.高職教學管理創新的策略
3.1創新教學管理理念
當前我國社會在不斷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需要轉變思路和創新機制。高校管理工作要以學生為根本,以人為本,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知道他們心里想什么,知道他們需要什么,管理始終圍繞學生,學生是管理的目標和方向。教學管理工作的起點要放在學生上,終點也要放在學生上,始終從學生出發,最終回歸學生。在教學管理中,學生是管理的重心,積極為他們服務。要始終樹立優質的管理和服務意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這樣才能加強教學管理,才能有效處理各種問題。重視學生的獨立地位,重視教師的獨立地位,保證與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促進教學管理和諧發展。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鞏固教師的主導地位,讓教師以管理者的身份參與管理,比一般管理者站得高望得遠,端正教育教學指導思想。由于教師直接從事教學工作,最有發言權,直接面對學生,明白學生心里的所想、所需,讓教師參與管理,會增強管理的有效性。通過老師參與,教學管理趨于多元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更具有主動意識創新。另外,樹立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讓高職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自主意識。在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向自主轉變,自主掌握時間,自主安排時間,自主學習知識,不僅能提高高職教育的學習質量,還能為其多元化發展夯實基礎。
3.2改革教學管理制度
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要跟上新時代步伐,與新時代同進步,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完善和創新。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貫徹執行各項管理工作。如果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已經落后,不再適應高校發展,將對高校形成阻礙,必將得不償失。對教學制度進行改革,優化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組合,發揮最大功效。對具體教學管理行為進行有效規范,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更積極地教學,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要制定具體的管理目標,使教育和管理有機結合,對教學過程和秩序進行有效規范,完善教學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教學檔案,加強學生學籍管理,加強成績管理。只有不斷完善這些制度,才能使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科學運轉。嚴格執行各項標準,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還要監督教學質量,制定一套完整的監控體系,對教學質量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確保每個環節都到位,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使監督更加有效。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管理,有效彌補發現的不足。通過高質量的教學管理及時解決問題,構建管理隊伍建設制度。
3.3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當前形勢下的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的高技術高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新時代下要加強高校教學管理,必須有一支高水平的院校建設管理隊伍。加強對管理隊伍的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第一,要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加強隊伍思想觀念建設。第二,要學習教學知識,具備豐富的教學理論,提高管理隊伍水平,使教學管理提高到一個新臺階。第三,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教師進行創新活動提供場所和硬件設施,使教學管理上升一個新臺階和到達一個新階段。第四,要提高管理隊伍的待遇,不僅是薪酬方面,更重要的是福利方面,讓他們安心工作,把職校當作自己的家,全身心地投入管理中,提高教學管理效率。第五,管理者要有責任擔當,敢于承擔,敢于說“不”,要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管理,時刻做到創新,讓創新深深地融入現代教學管理中。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使教學管理與行動同步。
3.4變革教學管理方式
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管理方式要從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轉變。只有不斷轉變,才能適應新的時代,才能為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讓管理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高職院校面對的是一群新時代的大學生和教師。他們是新時代的引領者,是時代的佼佼者,更喜歡接觸新的思想,喜歡新的事物,喜歡向新事物發起挑戰,因此要實現管理方式的創新變革。
網絡時代,要實現管理與網絡的融合,要使教學管理插上現代化的翅膀。把管理運用到網絡中,使管理具有時代性。網絡無處不在,融入校園的每個角落,借助網絡的力量,讓管理更加生命力。要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校園管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國家還是學校,都應該重視信息資源管理。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提高校園內部對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并制定和完善信息資源管理制度,按照規章制度,嚴格落實信息資源管理。總之,重視信息資源管理,才能使信息資源的效用最大化,實現信息資源的巨大價值。
3.5培養創新人才隊伍
高等職業教育的管理活動最終是靠高職院校管理人才進行的。需要具備一定素質的教學管理人員隊伍,才能完成這項工作。如果高職院校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不高,且缺乏創新意識,那么無論是高職教學管理理念,還是高職院校管理制度,很難走上創新之路。最終可能造成教學管理發展滯后,阻礙學校長遠發展。因此,高職院校若想進行創新管理,首要注重的是創新型人才隊伍培養。在平時工作中加強教學管理人員培訓,既要鞏固專業知識,又要加強培養創新意識。配合激勵機制,留住人才,招賢納士,逐漸培養一支強大的教學管理團隊。唯此方能給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形成有力支撐,保持高職教育教學管理活力,為現代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2019年3月全國高職擴招百萬;2019年4月實施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2019年7月高職首次面向社會人員招生;2019年7月全國首批15所高職院校升級為職業大學。國家對職業教育日趨重視,擺在高職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越來越多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員能夠進入高職院校學習,有利于人才融合和優勢互補,對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雙高”院校建設也在激烈的競爭中,特別是探索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方面,高職院校更要勇于探路創新教學管理,推動高職教育工作向前邁進,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之才。
參考文獻:
[1]寧逸豪,常艷麗.高職院校創新型教學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策略探析[J].當代繼續教育,2017,28(06):171-172.
[2]湯薇巍,蔡俊彥.創新高校教學管理方法的必要性與對策探析[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01):180-182.
[3]劉鳳英,胡一凡.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創新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6(05):144,223.
[4]陳建紅,劉軍和.柔性管理視域下的高校師資管理模式創新路徑與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