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我國整體藝術鑒賞水平的提升,鋼琴作為西方樂器中最重要的一項,在國內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無論老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會接觸到鋼琴的相關元素。在這種情況下,切實做好我國鋼琴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以給人們的精神層次以及文娛生活帶來極大的豐富。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鋼琴教育體系中,尚存在許多的問題,其中對于國內鋼琴作品應用不足的情況較為突出。基于此種現狀,本文通過分析運用我國鋼琴作品對于高校高琴教學的重要性,找出在具體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提供相關運用策略。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 ?教學現狀? ?鋼琴作品?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2-0095-03
鋼琴教學在我國具有起步較晚、相關研究不足等特征,而高校部分的鋼琴教學作為我國培養鋼琴人才,推進我國鋼琴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必須針對這些困難做出有效的克服手段。一直以來,我國鋼琴的教學一直注重學習、模仿西方的鋼琴作品,忽視了對國內作品的認識程度,導致我國鋼琴總體水平長期以來低于西方國家。筆者以為,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我國鋼琴教學作品這一方式能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達到推進我國鋼琴事業發展的目的。
一、運用我國鋼琴作品對于高校鋼琴教學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內容多以西方鋼琴作品為主,中國鋼琴作品甚少, [1]這種現象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鋼琴事業的發展,也限制了學生通過鋼琴來抒發愛國思想的渠道。在很多情況下,這種現象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鋼琴教學質量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國鋼琴事業的發展。故此,高校在對學生開展鋼琴教學工作時,一定要充分且合理的運用我國的鋼琴作品,以保障高校鋼琴教學的質量以及我國鋼琴事業的穩健發展。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對我國鋼琴作品應用存在問題分析
(一)對于運用我國鋼琴作品的積極意義認識不足
教學觀念對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2]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對于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我國鋼琴教學作品這一工作開展的最大阻礙在于對我國鋼琴作品的認識嚴重不足,認為鋼琴就是西方的樂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運用西方的鋼琴作品,這樣才能保證鋼琴教學的正統性。殊不知,音樂本身是沒有國界的,這種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區分東西方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思想。中國鋼琴作品是中國鋼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鋼琴的發展水平。[3]在我國引入鋼琴文化并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如果缺少了對自身文化的充分融合,那么我國的鋼琴教學以及鋼琴事業將永遠落后于西方。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運用以及講解
從我國目前的鋼琴教學工作開展方式來看,許多高校的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本不考慮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運用問題,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講解也不到位。而課堂教學作為學生獲得相關知識的重要渠道,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我國的鋼琴作品在高校的課堂中得不到有效的展現與講解,學生不能將鋼琴學習與我國的文化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導致學生逐漸忘記我國鋼琴作品的重要性,也不能有效的通過鋼琴學習增加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對學生的鋼琴學習成效以及愛國思想的提升都有負面的影響。
(三)我國鋼琴原創作品少,層次較低
如果提及中國的鋼琴家,那么大多數人或多或少的都會說出一些。如郎朗、李云迪、殷承宗等。這些享譽全球的中國鋼琴家的存在極大的推進了我國鋼琴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加強了我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交流,推進了中國文化的弘揚工作。然而,如果提到中國原創的鋼琴作品,那么大多數人或許就沒有了答案,這就是我國原創鋼琴作品過少,鋼琴作品在世界的認可度較低的現象造成的。這使得高校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實例作為我國鋼琴作品運用的著手點,或是所運用的我國鋼琴作品缺乏專業性與代表性,不僅制約了我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也不利于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高校的總體鋼琴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高校的鋼琴教學想完成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合理運用,同時取得積極的成效,教學模式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目前國內許多高校在鋼琴的教學大綱中并沒有體現出對于我國鋼琴作品應用的良好體現,導致教師對于相關工作的開展不足。其次,對于我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手段過于單一,隨意選取我國鋼琴作品讓學生進行練習,僅僅完成了對我國鋼琴作品運用的表面任務,對于其更深層次的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建設的任務毫無觸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對我國鋼琴作品合理運用的方法淺析
(一)加強對于我國鋼琴作品所具有重要意義的認識
鋼琴演奏中的曲目選擇,對于鋼琴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促進作用。[4]要加強高校鋼琴教學中對于我國鋼琴的運用,首要任務是增強對于我國鋼琴作品運用的重要意義的認識。高校應對我國鋼琴作品的運用給予充分的肯定,學校在設定教學目標以及教師在備課和授課階段,都應充分考慮到我國鋼琴作品的重要地位,積極實施相關措施以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充分運用我國鋼琴作品,使之能收獲到實際的成效。這種做法不僅有利于推進我國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能加強我國的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溝通與融合,對于我國的文化發展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二)加強教師的相關知識儲備,增加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講解深度
高校教師作為給學生提供教學的直接實施者,其自身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知識儲備量直接決定著我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質量。學校應積極對教師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讓教師能對我國鋼琴作品相關知識有最精準的了解與掌握,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良好的體驗。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講解深度。在國際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我國鋼琴作品對于抵御文化入侵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在授課時向學生講解《黃河鋼琴協奏曲》時,首先讓學生了解該曲是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殷承宗改編自《黃河大合唱》的一篇作品,同時也要幫助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愛國情感,使學生在了解該曲中鋼琴技法及演奏特點的同時,對于其所蘊含的情感也有更深刻的體會,加強我國鋼琴作品應用的成效。
(三)積極推行鋼琴教學體制改革
現行與我國絕大多數高校之中的鋼琴教學模式都是以西方鋼琴作品為主,忽視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運用。基于此種情況,要使高校鋼琴教學中對我國鋼琴作品合理的進行運用,對于鋼琴教學體制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改革的手段不宜大刀闊斧,而應該采用“小步快走”的方式,以“潤物細無聲”作為改革的目的。首先,學校可以在傳統的鋼琴教學課程下,開設我國鋼琴作品的相關選修課程,了解學生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理解以及運用程度。繼而將我國鋼琴作品納入考試內容中,通過考試的手段要求學生對于相關曲目的彈奏進行練習,對于其內涵進行了解。逐步加大對于我國鋼琴作品運用的開展力度,增強我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育中的重量。
(四)增強學生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興趣
關于增強學生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興趣這一策略,屬于筆者的一個構想,其具體的要求應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增強學生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興趣,缺乏優美旋律以及深刻內涵的鋼琴作品是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的,這就要求我國鋼琴作品的原創性以及質量必須提升,這需要通過國家的推廣和教育體制的轉變等多項條件給予保障和認可。其次,還要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建設,讓其認識到中華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以及增強對于弘揚中國文化的使命感責任感。最后,還要學校以及教師通過開展豐富的相關文娛活動進行引導,激發出學生對于我國鋼琴作品的濃厚興趣,為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對我國鋼琴作品的合理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高校的鋼琴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我國鋼琴作品是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的,它能提高我國鋼琴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對于愛國主義的理解,也能使學生充分的了解并認可中國文化,為推進中國文化的弘揚工作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華.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傳承[J].當代音樂,2018,(02):33-34+37.
[2]何姝瑾,卜莉.我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與創新對策研究[J].當代音樂,2017,(18):23-24.
[3]林曉華.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意義[J].當代音樂,2017,(23):113-114.
[4]張軒寧.高校鋼琴教學曲目選擇的原則[J].當代音樂,2015,(0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