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
摘要: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國家大力鼓勵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在這個進程中大規模擴招,然而近年來高等教育生源趨向減少,使得高職院校面臨的財務風險提升十分明顯。為了減少財務風險對高職院校造成的損失,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對財務風險的管理與控制。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高職教育的生源現狀進行剖析,分析生源變化的趨勢,并對生源趨減形勢下高職院校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提出高職院校防范財務風險的措施,希望能對高職院校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生源趨減;高職院校;財務風險防范
一、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以下簡稱“高職教育”)這一概念的產生,源于上世紀80年代我國國內各大城市短期職業大學的興起。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經濟發展有了較大的增速,加上政策對于高職教育的支持,高職教育的發展進入了高速階段,在校生人數及畢業生人數也大幅上漲,高職院校畢業生、在校生的人數已經超過高等教育人數的50%,高職院校數量在2017年已達到1388所。以湖南為例,2003年有高職院校50所,而到2017年已經達到了73所。然而,高職院校數量的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現在高職院校的生源問題,同時,家長以及學生對于高職院校的偏見與看法、出生率的降低以及高職院校自身存在的問題等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導致了近年來高職院校出現的生源問題。
生源趨減導致的財務減少與擴招導致的財務增加之間產生的缺口致使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逐漸凸顯出來,財務危機的出現將使得各種連帶危機接踵而至,對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巨大的威脅。如何識別生源趨減帶來的財務風險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財務危機的發生,這將是目前一段時間內高職院校應該考慮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這樣的背景,通過對當前我國的生源現狀進行解讀,對生源趨減形勢下高職院校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提出高職院校對于可能發生的財務危機應該采取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引起我國高職院校對于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視,對我國高職教育以及高職院校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指導和警示作用。
二、文獻綜述
20世紀80年代以后,企業對于財務風險的預測與防范越來越重視,針對財務風險的線性回歸、概率分布以及數字模擬等數量方法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西方學者對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HarryI.Wolk,JamesL.Dodd,MichaelG.Tearney在2004年提出的高職院校財務分析應從流量分析向存量分析轉變,同時由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轉變。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財務風險問題凸顯,我國學者才開始進行這方面的關注、研究。何玉梅(2013)從學校運作、學生工作以及行政工作三個方面分析了財務風險管理對于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薛瑋渭(2013)從籌資、投資以及資金運作這三個資金運轉的過程中分析財務風險存在的原因,相應地將財務風險分為投資風險、籌資風險以及總體失衡風險來進行考量。而劉水英(2013)將高職院校地財務風險分為負債風險、投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財務管理風險這四種風險。鄧曉旭(2010)對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的成因進行了比較系統和深入的分析,認為不科學的規劃、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后、單一的融資渠道等是高職院校財務風險存在的主要原因。
通過對國內外學者相關理論的研究,我們發現,雖然對財務風險管理的研究較多,但涉及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的研究非常少,且大多都集中在理論層面,而對于實踐運用還遠遠不夠。
三、我國高職院校生源現狀剖析
在高校擴招的國家政策改革下,到2017年,我國的高職院校數量已達1388多所。2017年全國高職院校招生人數325萬人,畢業人數351萬人,占到整個高等教育人數的49.79%,湖南省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數更是占到全省高等教育人數的51.83%。
然而,近年來高職院校生源減少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有學者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高等教育適齡人口數將減至335萬,與2005年相比減少了40%。
根據調查,我國高職院校生源趨減的原因主要有:
1.人口出生率下降。自從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2009年以后,高考適齡人數也隨著新出生人口數開始下降,預計到2020年左右,我國的高考適齡人數將達到低谷。雖然現在我國已經開放二胎政策,但是短時間內我國適齡高考生源減少的問題依然無法得到解決。
2.就業壓力增大。由于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入學前的門檻和基礎、培養要求也低,導致畢業時在同專業的本科,尤其是“985”、“211”高校畢業生之中處于劣勢地位,并且由于理論基礎的薄弱而沒有較大的發展和上升空間。就業率以及就業滿意率的差距使得高職院校在某些普通高校都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更加難以完成招生目標。
3.生源外流現象加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對外交流的深入,海外高校對于國內生源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根據《2018年中國教育在線高招調查報告》,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60.84萬人,同比增長了11.74%,我國赴美讀本科的留學生也超過了赴美讀研究生的留學生數量。而隨著國內外高校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國外知名大學也開始承認我國的高考成績,相信短時間內選擇出國留學的高等教育適齡生源將有增無減。
4.國民觀念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國民對于教育的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對于上“好大學”的愿望越來越強烈,許多人還持有高職畢業當工人的觀念,對于他們來說,一所好的??票炔贿^差的本科,這些觀念都對高職院校的生源有著顯著的影響。
生源趨減使得不少高職院校出現了生源危機,這主要表現在:
1.降分錄取新生。近些年來隨著生源問題的顯現,降分錄取的現象越來越常見。甚至有些學校還不得不臨時調整招生計劃,召集落榜考生填報志愿才能勉強完成招生計劃。
2.生源質量下降。由于報考人數不多以及報到率不高,高職院校不得不一再地進行補錄,導致同一班級的新生入學分數差距較大,新生水平的參差不齊給培養方案的設計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理想的教學效果也很難實現。
3.招生成本居高不下。由于生源趨減導致的招生難使得高職院校招生必須每年要進行大量的招生宣傳,甚至還有可能要提出減免學費等入學條件,有些學校甚至反映新生第一年的學費只能用來填補招錄該生的成本。
綜上分析,在高職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生源問題背后隱藏的危機不可忽視。為了我國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以及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展,高職院校必須重視生源危機以及生源危機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四、生源趨減對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的影響
財務風險按照經營活動的完整過程分類主要分為籌資風險、經營風險以及投資風險。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由于經歷了大規模擴招到生源趨減導致的招生難過程的轉變,大規模擴招帶來的資金需求的增加與招生難帶來的資金來源縮減之間產生的缺口使得高職院校面臨著更大的財務風險。
1.債務增加、收入減少導致債務風險加劇
國家一直鼓勵和支持高職教育的發展,而擴招則需要擴建校區、增購教學設備以及招聘教職人員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高職院校作為一項公共事業,經費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但是財政撥款畢竟有限,這時高職院校往往選擇擁有資金量大、供給快等特點的銀行貸款。隨著債務的累積,外借資本在資本結構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沉重的利息費用使得高職院校的債務風險增大。
理論上講,擴招導致的高職院校付息債務可以由學生人數增加導致的學費收入增加來償還。但是近年來的生源趨減導致學校招生目標難以達到,學費收入不增反降,這使得高職院校不能按時償還付息債務,導致高職院校的生存危機甚至破產。
2.高職院校資金來源不足導致經營問題更加突出
高職院校管理的相關法律和制度不夠完善,資源浪費、重復配置的問題在某些高職院校十分嚴重。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在向銀行借貸的時候并沒有充分考慮風險問題,借貸的金額往往遠遠超過學校實際經營發展所需的金額,這都導致高職院校面臨的財務風險不斷加劇。
生源減少導致學校的學費收入大幅減少,使得高職院校的收入不足以支持其高額的運轉成本,資金收支平衡難以維持,不得不想方設法減少開支或者是進一步向銀行借貸,盲目減少開支必然導致高職院校的經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而借貸則加重了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
3.校辦企業資金來源不足使得投資風險加大
高職院校校辦企業相對于一般企業而言,財務制度不完善、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受到的更多的約束和規范而承擔更大的經營風險。同時,校辦企業的經營出現問題,導致虧損甚至破產將使高職院校承受巨大的損失,即高職院校的投資風險。在目前高校財務困難的情況下,校辦企業想要依靠高校擴大生產基本不可能,投資回報率也不能得到保證,對于高職院校的生存發展更加不利。
4.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審計風險加劇
高職院校由于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使得審計風險成為高職院校財務風險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在生源趨減導致高職院校債務風險、經營風險、投資風險等其它風險都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高職院校面臨的審計風險愈加嚴重。
五、生源趨減形勢下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的防范
高職院校面對生源趨減形勢下越來越大的財務風險,不僅僅應該意識到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更應該采取恰當的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以下針對生源趨減形勢下高職院校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提出幾點建議:
1.明確學校定位,增強自身實力
高職院校作為高職教育的培養方,首先需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保證對口就業率,培養出一批專業基礎扎實,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畢業生,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對自己的辦學特色有明確的定位,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強勢專業的優勢,在生源趨減形勢下免于被合并和重組。所以,高職院校應該明確自己的辦學特色,這樣管理部門在對資源進行配置和財務調度時才能有清醒的認識,使學校的招生困難以及資源浪費的現象有所緩解,從而減少高職院校因為收入來源不足而導致的債務風險等財務風險的影響。
2.建立健全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
完善的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有助于高職院校提高運營效率以及控制不必要的開支。
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會計基礎性工作的管理。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以及職業道德規范的培養,這樣才能保證高職院校的運營情況及時、準確的反映給管理者。
其次,高職院校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國家相關的會計制度,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出適應自身實際的財務管理制度,并采取一定措施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同時,加強預算管理,建立相應的預算管理制度,在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考核等方面加強監管,確保預算順利、準確的得到實施,提高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最后,高職院校應該實施一定的財務公開制度。完善的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中財務公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保證每一筆開支都是確定發生的,濫用權力的現象才能被扼制。財務公開的對象應該包括全體教職工以及社會上的有關利益群體,這樣才能讓濫用權力者無計可施。同時,職工代表大會對高職院校重大決策的審議權以及監督權也應該得到保證。
3.拓寬融資渠道
高職院校的資金來源包括財政撥款、事業性收入、校辦企業收入、社會捐贈、教育基金、貸款以及利息收入等,為了保證正常運轉,高職院校必須擴寬資金來源渠道。
首先,學費收入作為高職院校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學校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證學費按時足量到位。同時,可以考慮適當加大助學和優惠力度,提高學生的繳費率。增加學費收入是高職院校拓寬融資渠道最根本也最有效的途徑。
其次,進一步引進企業資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內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實力越來越強,資金也相對雄厚,高職院??梢赃M一步深入實施校企聯合辦學,為企業培養適應需求的員工。企業可以在高職院校內設定“獎學金”,幫助優秀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也有利于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實力的提高以及學校就業率的提高。
在目前資金缺乏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應該盡量多的爭取到社會各界對學校發展的支持,這是緩解高職院校財務風險對高職院校生存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滿晶 . 論招生難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財務風險與防范[J]. 職業教育財會 ,2011,12:45-48.
[2] 蔣洪池 , 李文燕 . 我國高校生源危機的原因與對策[J]. 高教探索 ,2014,03:123-126.
[3] 元麗星.高職院校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機制構建[J]. 財會學習, 2015,05:57-59.
[4] 黃璣 . 高職院校財務風險管理現狀研究[J]. 金融經濟 ,2016,06:176-177.
[5] 2015年中國教育在線高招調查報告
[6]Das.Ak.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2001,47:5-11.
[7]Li Song.Study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3:47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