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萍 宋秀萍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治療參考方法。方法選取于該院2015年1月—2018年4月期間進行急救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護理組與參照組,每組平均有24例患者。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急救治療,護理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循證護理實施急救治療,比較兩組護理效果。 結果 護理組的治愈率(95.83%)明顯高于參照組(70.83%),而參照組的死亡率(29.17%)明顯高于護理組(4.17%),同時護理組治療后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等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糖尿病急救患者使用循證護理具有明顯護理效果,可降低患者死亡率,臨床價值高。
[關鍵詞] 糖尿病急救患者;治療;循證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b)-0108-02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臨床常見疾病,該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由于部分患者對糖尿病知識認知度不足,沒有聽從醫(yī)師指導按時服藥、定期監(jiān)測血糖、進行飲食運動控制,因此導致并發(fā)癥突然發(fā)作,如嘔吐、腹瀉、昏迷、脫水等,若是得不到及時救治,可能會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脅[1-2]。但由于臨床上對糖尿病急救護理措施缺乏高效針對性,對其治療效果有限且死亡率較高。有研究顯示,循證護理干預是一種經過對護理問題進行多方循證分析,參考文獻資料針對問題制定處理方案的護理方式,使用該護理方法在糖尿病患者急救中取得了良好效果[2-3]。因此,該院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治療參考方法,2015年1月—2018年4月間應用循證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48例急救中進行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該院急救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護理組與參照組,每組平均有24例患者。參照組中有女性患者與男性患者例數(shù)之比為13∶11,年齡為51~76歲,平均年齡為(63.44±5.54)歲;其中有I型糖尿病病患者11例,2糖尿病13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0例,低血糖患者8例,非酮癥高滲性綜合征患者6例。護理組中有女性患者與男性患者例數(shù)之比為14∶10,年齡為52~76歲,平均年齡為(64.14±5.44)歲;其中有I型糖尿病病患者12例,2糖尿病12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9例,低血糖患者9例,非酮癥高滲性綜合征患者6例。納入標準:①以上所有患者經檢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②年齡為50~80歲;③知曉該次研究內容及目的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不配合治療或者依從性差患者;②患有器官惡性病變或嚴重腫瘤疾病者。該次研究已通過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發(fā)現(xià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急救治療,護理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循證護理實施急救治療,具體內容為:(1)在該院建立一個循證急救護理小組, 組員有主治醫(yī)生、主管醫(yī)師、護士長、責任護士。由主治醫(yī)生、主管醫(yī)師、護士長三人制定方案,責任護士對方案進行實施。(2)循證護理問題:通過小組成員討論分析得出存在問題如下:①糖尿病患者發(fā)展迅速。患者及其家屬對糖尿病并發(fā)癥知識了解不足,對該疾病產生恐懼緊張心理情緒,配合治療度低;②患者對血糖突發(fā)疾病無預防措施或者是預防措施不夠完善;③詳細了解患者突發(fā)疾病誘因,及治療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⑶循證急救措施:通過查找相關文獻,對上述所提出的問題及相關發(fā)作癥狀制定一個全面高校的急救計劃措施,內容為:①健康知識宣教:對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突發(fā)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配合檢查的必要性、制定護理方案治療方法、預防措施及作用。②通過與患者家屬或患者進行交流得知其主要誘發(fā)疾病因素立即實施相應急救措施,并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告知對其實施救治方案及預期結果,幫助其樹立治愈信心。③針對性護理:對患者進行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等生化體征變化的檢測,將生化體征異常者列入高危護理對象,同時根據(jù)檢測結果立即為其實施急救護理措施。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為快速補充體液水分、口服降糖藥與注射胰島素,夜間加強檢測預防突然發(fā)生生命異常情況。對低血糖患者實施急救護理措施為:依據(jù)結果快速注入葡萄糖補液補充體內糖分,隨時監(jiān)控患者血糖指標變化,預防發(fā)生突然缺氧情況;非酮癥高滲性綜合征因患者體內糖分過高,患者本身血糖上升引起的急救,為其快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一條靜脈用做及時補充水分,一條靜脈注入胰島素,隨時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情況[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24 h后的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情況等。空腹血糖正常范圍為<6.1 mmol/L;HbA1c正常范圍為4.00%~6.00%;血脈壓正常范圍為4~5.3 Kpa(30~40 mmHg);尿糖正常范圍為0~100 mL。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經檢測,若患者生命體征基本正常,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穩(wěn)定在正常值范圍或接近正常值范圍為治愈;若患者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情況明顯異常,生命體征均已消失為死亡[5]。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采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護理組的治愈率(95.83%)明顯高于參照組(70.83%),而參照組的死亡率(29.17%)明顯高于護理組(4.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血壓、尿糖、HbA1c變化情況比較
護理組治療后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等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一種以經過循證分析護理問題,再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制定處理方案的護理模式。該護理干預模式是結合相關文獻對患者制定治療方案,可保證其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及針對性[6]。醫(yī)護人員可按照方案實行護理干預,通過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疾病誘發(fā)因素,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講解相關健康知識及各項檢查的必要性,提高患者自覺配合治療程度[7]。而且依據(jù)檢查結果對患者進行對癥護理治療,給予患者及時科學的護理治療如注射胰島素、補液、補充糖分等干預措施,有效緩解患者嘔吐、腹瀉、脫水等疾病癥狀,可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及生命體征等情況,減輕患者痛苦[8]。同時告知其護理措施目的,可安撫其緊張恐懼的心理情緒,加強患者自覺配合治療程度,提高臨床療效[9-10]。如結果中,護理組的治愈率(95.83%)明顯高于參照組(70.83%),而參照組的死亡率(29.17%)明顯高于護理組(4.17%),同時護理組治療后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等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P<0.05)。表明應用循證護理在糖尿病患者急救中具有明顯療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長患者生命時間。
綜上所述,應用循證護理在糖尿病患者急救中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幾率,有效改善空腹血糖、血脈壓、尿糖、HbA1c等情況,臨床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王丹蕾,季梅麗,唐文娟.循證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4(6):670-672.
[2]? 武茜,羅敏.基于循證護理的溝通技巧對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及自我護理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6,11(3):326-328.
[3]? 周洪,劉陽.循證護理模式與傳統(tǒng)護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對比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7):1026-1028.
[4]? 張志偉,趙文卓.維吾爾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用循證護理控制血糖的效果[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11):1871-1873.
[5]? 呂紅英.循證護理對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2):14-17.
[6]? 桂程麗,程彩濤.循證護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足部神經功能、自我效能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7,32(1):137-139.
[7]? 金月仙.79例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救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139-140.
[8]? 吳華妹,王珊.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正確搶救護理措施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50-151.
[9]? 盧亞麗.非酮癥性高血糖高滲性糖尿病昏迷急救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7):120-122.
[10]? 趙冬梅.老年糖尿病患者發(fā)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26):209-210.
(收稿日期: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