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嘉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優化發展,市場經濟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態勢,金融體系也在互聯網的輔助下空前繁榮。因此,為了順應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互聯網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運營進行分析和探討,可以為投資者提供理論依據,從而保障當下人們金融生活的安全性。本文主要研究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運營。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互聯網;金融體系;投資運營
十九大后,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陷入了全新的發展模式,作為一名學生,對當下的經濟形態和以互聯網金融體系為代表的投資運營模式進行分析,不僅可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結構,還能將這些理論與政治學科中的經濟學聯系在一起,開闊視野,拓寬解題思路,在掌握投資知識的前提下,也能為日后的社會生活提供保障。
一、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優勢分析
(一)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在市場經濟進入到新常態后,經濟結構得到了不斷的優化和調整,并出現了很多全新的變化。具體來講,首先從消費的角度來說,在傳統經濟模式中,消費者大多是被動消費的主體,可供選擇的類型少,選擇的范圍也相對狹窄。但是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市場中出現了更多的商業機遇,但是受傳統金融思維的影響,經濟結構優化的步伐相對遲緩。但是基于經濟新形態,互聯網金融模式則具有高速、便捷和平等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使個性化消費和理性化消費結合在一起,不僅有效地疏通了經濟市場資金的流通渠道,而且還促進了我國資本的市場化和新興化,從而推動了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和升級[1]。
(二)加劇了與傳統金融體系的競合關系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都知道,互聯網金融在興起之前,以往銀行的發展模式,在市場運行下存在著較大的套利空間,貨幣市場的基金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隨著以余額寶為主體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興起,傳統金融市場的進步和利潤空間受到了壓縮。近幾年,中央銀行不斷調整利率以保證存款保險制度的有效運行。這不僅在無形中推進了經濟新常態下金融市場的利率運行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傳統銀行的套利渠道和空間,使得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完全走向了競爭的態勢。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傳統銀行為了能夠在夾縫中生存,開始正視互聯網金融對自身發展帶來的挑戰,不僅主動出擊開發全新的理財和保險產品,與互聯網金融也逐漸趨于合作,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營造發展空間。
(三)金融體系的創新活力越來越強
在經濟新形態下,互聯網金融體系想要謀求快速的發展之路,就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創新建設,并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動力。但是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體系發展起步較晚,在加上一些法律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在經濟生活學習的過程中,經常能聽到互聯網金融詐騙的案例,因此在進行與時俱進創新的過程中,加強監管也同樣重要。尤其在互聯網金融平臺與日俱增的今天,相關部門也認識到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監管的重要性,在鼓勵其創新發展的同時,以此出臺了相關引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監督和保障的渠道。
二、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體系中投資運營的渠道和風險
(一)互聯網金融投資的渠道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之間的融資方式以及資本市場的融資模式都有所區別,是依托大數據分析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對資金的融通提供信息,并實現支付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體系包括三類企業組織形式,首先是網絡小貸公司,通過為用戶發放小額貸款進行融資協調以取得經濟效益;其次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載體,向商家出示付款碼就能實現資金的轉賬和消費,大大提升了消費的便捷性;最后是金融中介公司,與第三方支付形式類似,以實體形式存在。而當前很多商業銀行推廣的手機銀行、網絡銀行和電子銀行等,也都是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對于投資者來講,有多種互聯網金融投資渠道以供選擇,只要依托網絡終端,就能使其有效地參與到投資中來,在風險和利潤并存的狀態下獲得經濟收益。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領域越來越廣,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的投資渠道卻越來越狹窄,只能選擇操作率高或風險小的投資形式[2]。
(二)互聯網金融投資運營風險探析
互聯網金融的整體風險除了投資運營風險之外,還有金融支付風險、金融信征風險和銷售風險等。由于互聯網金融產品大多以計算機設備為載體,只通過簡短的文字和簡易的圖片為用戶展示,極可能存在過度包裝的情況,甚至由于投資者素質的差異,在理解上也存在偏差,這些都是潛在的金融投資風險。再加上現如今,在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技術維護的過程中,由于技術的不穩定性,很可能會暴露投資者的身份信息,需要用完善的制度和技術手段予以維護。
三、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運營探討
(一)對投資價值進行判斷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一方面為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沖擊,使傳統金融體系受到壓迫;另一方面也推動了傳統金融行業的變革,使其能夠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我們在學習和理解這類知識點的過程中,也應該從更全面的角度來分析,在互聯網的平臺機制下,不僅給投資者帶來了更全面的投資機會,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一些不確定風險,因此再作答的時候兩者都要體現出來。投資者在整個市場機制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盡量要事先分析市場信息,審時度勢以做出準確的投資判斷,防止被高收益產品吸引忽略風險,在有效提升自身投資水平的同時,利用正確的投資運營渠道穩定市場的有序發展。
(二)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
互聯網金融大多依靠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大數據為核心進行精準計算,對以往金融產品進行進一步優化設計,從而針對目標用戶進行精準的投資定位。在實際的投資運營中,除了要對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建設之外,還需要制定線上線下專屬的網絡APP運營系統。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還應該從投資者的角度提升其投資行為的安全性,相關部門也應該對各類互聯網金融渠道進行監督和引導,從而保障在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體系始終保持新活力[3]。
(三)準確把握投資風險
根據以往的學習和積累也可以了解到,互聯網金融投資的渠道和內容有很多,但是由于過度包裝和投資者自身理解的差異性,其投資的結果也可能有所差異,所面臨的風險也有大有小。因此,在經濟新常態下,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講,想要保障互聯網金融體系中投資運營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要求投資者在參與投資的過程中,將風險因素一并考慮在內,在有效依靠經濟調控的基礎上,保持警惕的態度,提升投資運營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國家層面也應該完善監督體系,有效整合互聯網金融平臺,從多領域的視角制定統一協調的金融政策,使各項投資產品的信息公開透明化,在滿足互聯網金融體系中各主體利益的同時,為投資者拓寬投資渠道,強化投資安全建設。
四、結語
在經濟新常態下,促進互聯網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運營效率,可以大大加速經濟市場的運行效率,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我們要主動掌握經濟學發展規律,分析互聯網金融體系的運行主體和未來發展方向,為實際解題提供思路的同時,也為后續步入社會、走進職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顧鑫鵬.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16.
[2]云佳祺.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7.
[3]黃明剛.互聯網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