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榮
【摘? 要】 在高中數學課堂,老師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把合作學習的模式引入高中數學課堂,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能力,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為學生以后的成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主要分析了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措施。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高中數學? 教學措施
高中數學包含的內容豐富,知識難度較大,高中生同樣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在高中數學課堂,老師應該創設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綜合素養。合作學習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們在小組內解決問題,團隊間的合作會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定具體的合作目標,加強合作教學
老師在課堂實施合作教學之前,應該首先設定科學合理的合作學習目標。目標的設定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讓他們有組織、有安排的進行團隊合作。如果在合作學習之前,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那么他們的學習就會變得雜亂無章,學生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最后會浪費學習時間。
例如,在學習《指數函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先自己預習課本,然后在小組間討論,在預習之前,老師應該明確預習任務。比如“指數函數的特征是什么”“請根據課后習題的函數表達式,畫出指數函數的圖像”,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會帶著問題讀書,大腦不斷思考問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也都有合作的目標,這樣會提高學習效率。
二、形成監督模式,督促合作學習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小組成員的討論交流。討論這個過程比較靈活,學生們能夠自主安排時間,但是很多情況下,小組成員由于沒有外界監督,他們在一開始討論數學問題,之后話題就很可能偏離數學內容,去討論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內容。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老師應該采取監督機制,但是老師只有一個人,不可能監督到每位同學,所以老師可以讓同學們相互監督、小組間相互監督,這種監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產生警戒心理,當他們想在小組討論與數學無關的話題時,就會想到周圍有很多眼睛在監督他們,于是他們就會及時打消這種想法,討論學習內容。通過監督,老師能夠真正落實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有效利用時間。
例如,在學習《函數與方程》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在讓學生們討論一些“函數與方程”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成員之間解決。在討論之前,老師應該先在課堂上建立一種監督機制。第一層監督是老師監督,老師在課堂討論中會隨時加入到某一個小組中,一方面是幫助小組解決討論難題、了解小組的討論進度,另一方面就是監督小組成員是否在討論其他話題。第二層監督是小組間的監督。老師建立分數機制,當其他小組發現某個小組在討論與學習無關的話題時,可以向老師檢舉,老師對于舉報的小組加一分,對于被舉報的小組減一分。
三、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創新教學方式
在高中數學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老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學生的特點、教學資源的變化等因素,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現在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給老師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豐富教學方式,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老師還可以在課堂實施競爭教學、游戲教學,利用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競爭教學會讓學生形成一種競爭意識,這種意識會促使學生努力學習以取得勝利。
例如,在學習《冪函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次競賽,競賽內容是與“冪函數”有關的練習題,老師在課堂上隨機選出一些題目,讓學生們自由搶答,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在搶答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會飛速運轉,這種形式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緊張性,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思考,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相互合作,共同解出正確答案,學生通過這個比賽,會增強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集體精神。
四、通過評價與反思,優化合作學習模式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要不斷反思,通過自評、他人評價等方式,認識到這種教學模式的優缺點,從而不斷完善、優化合作學習模式。學生也要不斷反思自己在課堂的表現,形成自我總結。
例如,在學習《圓的方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在講授完之后,要自我反思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尋找解決辦法。學生也要反思自己的表現,形成總結,學生可以給老師的教學提出意見,幫助老師完善合作學習課堂。
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應用廣泛,這種教學形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有助于創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高中數學老師在合作之前應該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在課堂形成監督機制,不斷創新合作學習教學方法,通過評價與反思,優化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周軍.關于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意義探索及開展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
[2] 嚴佳佳.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