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我國逐漸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豐富當前教學資源的同時也進一步改革了現階段的教育方式,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迎來了全新的教學契機,但是也伴隨著諸多挑戰,筆者為以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為研究背景,進一步分析移動互聯網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同時客觀論述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對于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改革提出方向性的指導。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在移動互聯網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75-01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我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學生價值觀的樹立以及素質的養成都具有重要影響。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教育部明確提出對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用當前先進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以此適應新時期教育體系和學生成長的需求。
一、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創新的機遇
(一)豐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隨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加速了信息的有效傳播,尤其是在當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和學生通過移動互聯網的平臺獲取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到更多的思想政治教學資源,使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突破了傳統課本的局限性。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進一步豐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內容。不僅如此,也為傳統封閉、局限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拓展了教學空間。
(二)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應用性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理論學習為主,學生無法深層次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所學內容,而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為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提供了溝通和共享的平臺。不僅有效規避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被動性,也能有效消除學生的心理隔閡,進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應用性。這對于加深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都具有很大幫助。
二、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一)教學理念滯后,教師和學校缺乏對移動互聯網的重視
一直以來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制約性較大,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相對滯后,沒有認識到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都缺乏對移動互聯網的重視,甚至他們對于移動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嚴重制約了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開展,很大的阻礙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二)缺乏完善的移動互聯網教學條件
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改革離不開完善的技術和信息條件的支持。但是對于很多學校來說,現階段都無法為學生提供完善的移動互聯網教學條件。
(三)缺乏高素質教師的支持
傳統教學理念下很多學校對于思想政治教師的配備水平還比較低。大多都為年紀大的專科教師,不僅教學創新能力低,同時教師對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掌握也不夠熟練,無法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支持,不僅如此,當下很多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結構也不夠合理。大大減低了實際教學改革效率。
三、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對策
(一)轉變教學理念,提高對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關注
在教學體系改革的大趨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更好的發揮育人功能,順應時代的發展,還需要教師和學校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同創新的思維和眼觀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們也要積極提高對于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視,更深入的了解移動互聯網對教學改革的優勢。同時,教師也要積極樹立學習和創新的意識,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二)強化對信息和技術的引進和學習
對于學校而言,要積極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首先還需要積極增加對現代化信息和技術的引進,對此,政府部門要積極給予支持,加大財政撥款,為思想政治教學的創新提供技術保障。其次,在此過程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也要積極學習現代化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關鍵。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思想政治教學在強化學生思想政治和價值觀學習的過程中,也要積極順應時代和教學改革的趨勢,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背景,做好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董文波.構建基于手機載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3(6)
[2]曹文澤.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報,2013(5)
作者簡介:
陳軻(1988年4月-),男,漢族,江蘇淮安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