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開啟學生思維閘門,激發(fā)聯(lián)想,激勵探究,成功地上好一堂課。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電教媒體 導入新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39-02
一、以舊聯(lián)新
在投影片設計上找準新舊知識聯(lián)結點,因情而異采用不同方式。一種是聯(lián)想式:如教《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時,可做一框兩幅抽拉投影片。教學時先出示半徑分別為5厘米和2厘米的圓,讓學生計算出兩圓的面積,然后啟發(fā)學生:圓的面積和環(huán)形面積有什么聯(lián)系?能從兩個圓的面積得出環(huán)形面積計算公式嗎?最后老師演示投影片,把兩個圓重疊在一起,形成兩個同心圓。學生通過直觀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用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實現(xiàn)了知識和方法的遷移。學生學得主動、輕松、扎實。另一種是對比式,如教《有余數的除法》時,先投影顯示六個梨、三只盤子,指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把六個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盤子里。這時老師在投影儀上又加一個梨,讓學生把七個梨平均分在三只盤子里,結果學生無法做到。趁熱打鐵讓學生思考這兩道題: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剩下的數叫什么數?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數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數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數叫余數。以上既溫故而知新,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對知識的掌握也較為深刻。
二、激趣導學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狀態(tài),萌發(fā)求知欲望,啟動認知。如教《循環(huán)小數》時,為在課堂伊始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啟動思維;同時也為分散教學難點,老師制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紅綠燈投影片。上課將此片映出后讓學生觀察。學生找出了綠、黃、紅燈總是依次變化的規(guī)律。老師順水推舟:按一定順序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現(xiàn)象叫循環(huán)。日常生活中有循環(huán)現(xiàn)象。數字運算中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今天我們一起研究。這樣突破概念形成過程中的難點,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由具體的實物直接轉入認識數字排列規(guī)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設障立疑
思維都從問題開始。導入新課時適當創(chuàng)設“問題意境”,提出疑問以引起學生有意注意和積極思維。一位老師在教《長、正方形面積計算》時,先出示3×5和4×4兩個圖形。讓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學生1:用割補法,把兩個圖形重合起來比較。學生2說:用一平方分米的單位進行測量。老師肯定了同學后又提出新問題:“想知道天安門廣場的面積、我們國家的土地面積還能用這種方法嗎?”學生領悟到這種方法太麻煩,不實際。那么,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求圖形面積呢?疑問萌發(fā)了學生求知欲望,學生躍躍欲試。開始了新的探求。
四、引導探究
懸念具有強烈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設置懸念應精、新、奇,引而不發(fā)、令人深思。如教“三角形內角和”時,老師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塊玻璃拼成的),提問:“這個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學生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老師沒有把現(xiàn)成答案告訴學生;而是進一步引導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兩個直角三角板,算算每個三角板的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讓學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得到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原正方形四個內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師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幫助學生驗證探究結果。這種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把學生引入不協(xié)調——探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一個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思維之趣,參與之樂,成功之悅。
五、引導觀察
運用實物、模型或投影等,有助于學生第一信號系統(tǒng)和第二信號系統(tǒng)協(xié)同活動?;橄鬄榫唧w,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直觀鮮明地揭示客觀事物的關系。。如講“三角形的認識”時,上課投影顯示紅領巾后告訴學生,紅領巾形狀是三角形。然后讓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實例,教師也參與舉例。投影顯示三角旗、房架后,并提問:“紅領巾、小三角旗、房架,雖然它們的顏色、材料各不相同。但形狀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過直觀演示和語言點撥,為學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礎。
誠然,導入形式遠不止這些。關鍵是要掌握因人、因時、因地而變的法則,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導入新課,都應在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言簡意賅,有的放矢,給學生審美情趣上的滿足。
參考文獻:
[1]南美靜.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利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2):53.
[2]李國娥.利用電教媒體做好新課導入[J].江西教育,2007,(12):27.
[3]胡勝宇.利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的好處[J].教育與管理,2014,(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