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有效的豐富課堂的知識內容,實現多樣化的表現方式,能夠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文字知識動態化等等,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的進行探究活動。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針對在課堂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小學數學 教學過程 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48-01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就要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多媒體技術,制作幻燈片,將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的生動直觀。在幻燈邊的播放過程中,有大量的圖片等內容,能夠帶給學生一定的感官刺激,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夠產生一定的興趣;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幻燈片也能夠降低學習的難度,使學生主動的進行學習。
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以及其他的材料來制作幻燈片,通過直觀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習的欲望。在幻燈片的播放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的去分析幻燈片中的內容,更加全面的了解圖形的結構與特點,使學習活動變得更加的簡單;同時學生能夠主動的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課堂情境,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播放教學視頻,展現出豐富的圖形以及音頻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相應的情境,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學習的效率。通過播放視頻,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的掌握視頻中的知識內容,并且能夠更好的整理出重點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習的效率,為學生后期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學習對稱圖形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制作相應的視頻課件,將軸對稱圖形的變化利用動態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在觀看的過程中清晰的掌握其中的知識要點,并且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熟練的利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形象化的展示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主動的參與進去,學習的積極性較低,再加上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的講解,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使得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影響了學習效率的提升。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教師就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解決,將理論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的展示出來,使得知識更加的直觀,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效的促使學生開展自主探究的活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取得非常有效的效果,通過豐富的展示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優化了教師的備課活動,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
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媒體技術也發展越來越成熟。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抓住新時期學生的新特點,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通過那些比較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相對比較枯燥的數學知識。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落伍了,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不斷給自己充電,加強自己的業務素質,只有自己更強大才能為學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教學服務。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和數學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的未知世界,讓他們愛上數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的快樂,而不是把學習數學看成一種壓力和負擔,這樣是毫無效率可言的,并且不能保持學生持續進步。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彌補了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同時也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豐富了課堂內容。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了知識內容,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識中的重難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更要積極的利用多媒體技術,探索新的應用方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現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7).
[2]詹寧芳.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16).
[3]宋賢忠. 淺談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和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13).
[4]杜瑜.淺探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04).
作者簡介:
陳冰玲(1989-),女,漢族,浙江麗水人,大學本科,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