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曦


摘 ? ?要: 院校研究機構(Institutional Research)在美國被稱作“數據的熔爐”和“決策的平臺”,因其決策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可行性獲得高校領導者們的青睞。厘清美國院校研究機構內部的組織構成、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和培訓方式,對提高我國院校研究的發展質量及大學決策的績效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 院校研究 ? ?數據決策 ? ?職業發展
院校研究機構是運用管理學和高等教育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對本校管理問題進行研究,提高本校管理水平和決策效率的組織。院校研究的主要任務是系統地收集數據,在科學分析數據的基礎上為院校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對院校研究機構來說,充分發揮其決策支持功能,機構內部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和專業技能顯得非常重要。美國的院校研究因為發展較早,現已形成了較全面的組織體系、清晰的從業準入門檻和涵蓋各層級研究專家職業發展路徑的培訓計劃。
一、美國院校研究的發展概況
院校研究在美國高等教育領域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美國的院校研究機構一直在努力建設一種合理的機制,為從業者們提供知識、技能和社會交往方面的有效訓練。目前美國院校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已有超過4000名成員,包含院校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一些區域性地方組織機構(如:美國院校研究協會東北分會Northeast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各州附屬機構(如:加利福尼亞州院校研究協會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和非地區性質的附屬機構(如:National Community College Council for Research and Planning)。
在美國,院校研究工作者的研究背景具有多樣性,通常由來自不同學術背景的專家組成。院校研究機構大多出現在大學校園內,其主要職責可以概括成三類:(一)對機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新聞報道和政策分析;(二)負責計劃、登記及經濟管理;(三)評估事件結果、審查項目實施情況并鑒定其成效。這三個方面常被看作是院校研究的核心,只有當院校研究者們順利地將收集到的數據轉變成可以推動該校乃至整個高等教育領域發展的有效信息決策時,院校研究者的作用才能體現。
“決策支持”是院校研究領域中的常見術語,通常指“將院校研究機構里關于多種類型議題的研究專家聚合到一起,共同對外部環境面臨的挑戰做出積極主動的應答”。美國院校研究機構內部采用有效的互助分責機制,各級分析師能利用數據信息及時有效地分析上級的決策要領,并依據計劃,制定相關政策。在院校研究模型中,各研究領域的頂級專家會擔任機構內部精英人才的導師或教練員,以提升各分支機構的整體研究水平。該機制有助于提高院校研究機構內部工作人員的合作水平,并為他們提供接受系統訓練的機會。
院校研究機構實質上是一種可供全校范圍使用和傳播的資源,由管理者構筑起整個團隊的價值核心,借助它的力量,學校各個院系都能獲得經過專家分析過的可靠數據和科學決策。這些決策不僅基于領導者個人的知識和經驗,更具備扎實的數據基礎、有價值的信息源,是專業分析師們集體智慧的結晶。
二、美國院校研究工作者的職業發展路徑
1.職業入門的基本要求
對于從事院校研究專業的工作者來說,博士學位是必需的嗎?一位兼具碩士學位和多年院校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是否具備進入院校研究機構的資格?《關于院校研究辦事處的全國性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ffices)顯示,在專門從事院校研究的高層領導者中,擁有高學歷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在參與該項調查的1219名院校研究負責人中,89%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專家占總人數的43%。這些院校研究負責人所取得的最高學位大部分是社會科學、教育學或者人文科學方向。近年來,隨著對數據處理和決策分析的科學性的要求逐步提高,美國大批院校研究領導者和職業人員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如何獲取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領域的博士學位上。
2.職業發展所需的專業技能
院校研究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首先必須掌握最基本的專業技能和分析能力。在美國,每位即將從事院校研究工作的新入職人員必須接受系統的職業發展訓練,在進行專業技能和分析才智訓練的過程中,每個人不僅需要熟知院校研究領域的基本概念、術語和常用縮略詞,還必須熟練操作各種數據源系統和數據倉庫。初級院校研究分析師需要熟練操作電子表格,進行簡單的文字處理工作,會使用圖像編輯軟件和數據分析軟件,具備好奇心和求知欲,完成基本的描述性分析。高級院校研究分析師需要掌握更復雜的數據分析技能,包括推論性的統計學、預測性的分析學等。院校研究分析師在從初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強化專業技術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熟練操作SAS, Stata和SPSS軟件能夠讓院校研究專家快速高效地分析大容量的數據集。由于R是一種用于統計分析、繪圖和操作環境的源代碼開放的免費軟件,R語言的學習和使用越來越受到院校研究工作者的重視。在院校研究工作中,通過引入合理的量化分析方法和原則,不僅為院校研究工作者們分析大量數據減輕了負擔,而且為院校研究負責人獲取真實可靠的學生學情數據,做出有效的經濟預測和科學決策奠定了基礎。
3.多元智慧作為軟實力支撐
對于院校研究專家來說,具備精干的專業技能和分析才智僅僅是強有力的支柱,其核心在于培養自身的“重要議題智慧”(issues intelligence)。該項能力要求院校研究工作人員無論身處研究機構的哪個層級,在使用數據處理學校重大事務或對外展示學校基本信息時,必須做到站在學校領導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這樣,經過院校研究機構研制出的決策才會被學校領導者采納。
除此之外,位于院校研究機構管理層的領導者們還應該掌握語境分析能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這個概念由特仁茲尼(Terenzini)在2013年重新提出,其具體內涵是指“院校研究負責人應該熟知院校研究機構的內部文化和院校研究機構在高等教育領域中所處的地位”。特仁茲尼(Terenzini)強調,語境分析能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要求院校研究的負責人必須擺脫院校研究機構所處高校和該地區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束縛,思考設置在這樣的環境中的機構如何才能夠成功運轉。作為院校研究機構管理層的領導者,不僅要充分利用學校及周邊的地區性資源優勢,還要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不斷探索與周邊環境合作的方式,大膽創新院校研究機構治理的新模式。
在美國,院校研究從業者們不僅有高學歷作為保證,還具備在實際工作中磨礪出的扎實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分析能力作為支撐。除此以外,院校研究機構的管理者還必須不斷提升“重要議題智慧”和“語境分析能力”等多項智能,只有以這些作為基礎,院校研究機構做出決策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可行性才能得到保障。
三、分層級、有計劃的專業發展技能培訓
美國院校研究機構中的研究人員分屬不同的層級,各級別的院校研究專家對自身職業發展要求有很大的差異。新入職的院校研究專家亟待提高數據處理軟件和分析軟件的使用技能,最終達到對數據進行專業分析并準確解答數據庫中各種常見問題的水平;院校研究機構的中層管理人員或長期從事院校研究工作的專家需要提高讀寫交流能力,學習數據可視化知識和計算機編程語言,以及如何進一步構建在整個院校研究機構乃至整個學校的人際網絡。
1.給予初學者特殊技能訓練
美國院校研究協會為新入職的研究員們提供一種全方位的課程訓練。這種課程通常要求學習者在線上完成,由許多經驗豐富的研究專家們開設,為期六周,主題包括“院校研究的工作性質及工作內容”“數據管理”“實用調查設計”“將數據轉化為支持性決策”及“發展一種能夠擴大數據信息來源的文化”等。“數據與決策培訓課程”(The Data and Decisions Academy)為新入職的院校研究專家們提供可以提升研究技能的特殊訓練課程。例如:為支持決策提供的數據分析課程、數據管理調查設計、學習結果分析、縱向數據分析等。在線學習的學員們可以根據個人的學習能力自主安排課程學習進度。除了美國院校研究協會外,各州和各地區的院校研究協會也會以年度會議(annual meetings)的形式為初學者提供學習和提升自我的機會。
2.為院校研究資深專家提供綜合性課程
領導力課程是協會為院校研究資深專家們設置的通識課程。領導力在院校研究高層領導人管理整個研究團隊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與科技與分析技能課一同開設,讓院校研究管理層的領導專家們在高層領導人交接時,一旦有機會成為候選人,便具備充足的信心和杰出的能力去迎接更具難度和挑戰性的工作。項目管理類課程在領導者們權衡多種選擇的利弊時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能提高研究專家們的讀寫水平和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能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資源,高效完成研究計劃。
3.院校研究結業證書項目
盡管在美國尚未實現院校研究專業學位的授予計劃,但是一名院校研究專家可以通過參加一些研究機構的培訓項目獲得該專業的結業證書。目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波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等一些高校的院校研究機構已經初步實施了院校研究課程結業證書項目,并且這些項目證書大部分都可以讓學習者通過在線學習獲得。美國的院校研究專家們只需支付較少的費用便可以在一些在線學習平臺(例如:Coursera, edX和Udacity)學習像“數據科學和分析學”“數據可視化”“計算機編程語言”(R/SQL)或“思維設計”之類的課程。
當然,院校研究專業工作者的課程培訓面臨一些困難,其中最大的挑戰是參與者的持久性問題。從事院校研究專業培訓工作的專家們建議,為了更好地鞏固課程學習效果,每位學習者最好在每次參訓活動結束后,及時反思自己是否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提升,以及培訓課程中介紹的知識對個人能力的提升是否真正有益。通過不斷嘗試和摸索,每位院校研究專家都應該制定出一份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
四、美國院校研究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目前我國從事院校研究的工作人員對院校研究的功能、任務、工作模式和組織定位尚未形成比較明確的概念,許多已有的院校研究成果仍然屬于傳統的高等教育研究范疇,缺乏為決策服務的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院校研究能否實現規范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院校研究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因此,必須重視對國內院校研究工作者的培養,不斷完善對各級院校研究工作者的培訓計劃,并開設有針對性的訓練課程。
首先,在課程設置上,我們應該在原有學科基礎上不斷融合新知識,引進或開設與院校研究工作相關的實用課程。例如“數據與決策培訓課程”“院校研究中的長期跟蹤研究”“學生學習成果導論”“院校研究設計”等。
其次,在院校研究工作者的培養上,應針對不同層次的院校研究工作者制訂不同發展目標的長期職業培訓計劃。要特別重視院校研究工作者專業技術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的訓練,同時不能忽視“重要議題智慧”和“語境分析能力”等綜合素養的提升。
最后,可以通過創辦與國內外院校研究主題相關的刊物,擴大院校研究工作者的視野。美國院校研究協會辦有多種電子刊物,例如:每月的通訊eAIR會報道美國高等教育的前沿動向和院校研究人員職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專業檔案(Professional File)主要收錄與院校研究實踐和院校研究模型有關的熱點文章;院校研究應用(IR Application)則專注于院校研究的方法、技術和工具使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可以在借鑒美國院校研究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探索出適合院校研究發展的新路徑,為我國高校的規劃發展和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充足的保障。
參考文獻:
[1]Karen L.Webber. Building Capacity in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Decision Support in Higher Education[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 Switzerland,2018.
[2]劉獻君.張俊超.中國院校研究的特點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4(11):73-76.
[3]劉獻君.院校研究規范發展中的若干問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3-7.
[4]劉獻君.中國院校研究規范發展的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18(1):1-6.
[5]常桐善.中國院校研究功能之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6(2):1-6.
[6]魏署光.美國院校研究決策支持功能探析[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