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驍蓓
【摘要】“我從哪里來”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孩子,也困擾著教師和家長,這個問題的解答對孩子的現在和未來都影響頗深。如何科學而又淺顯地告訴孩子生命的秘密,如何讓孩子理解生命的含義,筆者以大班的“小爸爸,小媽媽”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為內容,思考了如何提高生命教育實施的有效性。
【關鍵詞】幼兒 生命教育 體驗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025-01
“生命起源”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課題,幼兒期的孩子對“出生”這個話題興趣濃厚,隨著二胎時代的全面到來,我們結合“三八”婦女節,開展了以“小爸爸,小媽媽”為主題的生命教育活動,幫助孩子解決“生命起源”的問題。
一、幼兒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68年,杰·唐納·華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他在美國創建了阿南達村和阿南達生活智慧學校,開始進行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國外的生命教育已經比較成熟和完善,國內才剛剛起步。2004年遼寧省首先出臺了《遼寧省中小學生命教育專項工作方案》,而后,黑龍江省、上海市也開始了生命教育的實踐。[1]
幼兒生命教育是教師引導3-6歲幼兒在認識和了解生命的過程中,讓幼兒學會理解和珍愛生命,具備生命意識,形成積極向上的生命觀的教育。國內外關于幼兒生命教育概念的理解雖有不同,但對生命教育目標的認識是相似的:幫助幼兒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探究生命的奧妙和神奇,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幼兒的自身體驗,教授幼兒適當的技巧,使其能處理好與周圍環境的關系。[2]
二、主題活動設計
幼兒園生命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我們也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采用多種形式,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小爸爸,小媽媽”主題活動,通過親身體驗、繪本感受、創造表達、家園合作等方式開展活動。
(一)認知和體驗相結合
皮亞杰認為2-7歲的幼兒的認識處在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并且是具體形象思維,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獲得經驗,[3] 生命教育活動是幼兒作為參與者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體驗到的生命概念,體驗自我與外部世界的有機融合,在這個過程中深化對生命的理解,從而實現生命教育的價值。因此,我們設計了體驗式活動《大肚子媽媽》,先讓孩子觀看媽媽懷孕時的照片及影片,思考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的,再讓孩子想辦法將枕頭、衣服等物品固定在自己的肚子上,當一天的大肚子媽媽,去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辛苦和不容易,感受媽媽無私而偉大的愛。
(二)以繪本閱讀的方式探秘生命
繪本閱讀在幼兒園是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幼兒繪本大多圖文并茂、淺顯幽默,讓孩子可以輕松愉悅地學習到知識,是進行生命教育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幼兒通過閱讀繪本可以受到感染和啟發,優秀的繪本能用簡單的語言和圖畫傳遞出深刻寓意的生命哲理和稚嫩愉悅的生命情緒。
繪本《小威向前沖》將生命孕育的過程以風趣幽默的圖畫故事,以孩子能夠理解和閱讀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小威參加游泳比賽的故事,讓孩子感知到精子和卵子的外形和在我們身體里的詳細位置,準確、生動地表述了生命孕育的過程,“具體淺顯”地解釋了“遺傳”這一科學現象,讓孩子發現自己和父母的相似之處。[3]繪本中還隱含著“我和別人不一樣”這個生命內涵,故事中的小威數學不好,但是個游泳高手,小威身上的優點和不足,就和孩子自身的長處和短處一樣,我們要肯定孩子的長處,更要正視孩子的短處,寬容地對待孩子的弱項,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是獨一無二的存在。[4]
(三)家園合作——“感恩的心”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見證了孩子生命的開始,孩子的出生給他們帶來了無線的驚喜和歡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參與孩子的生命教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增進親子感情,萌發幼兒對父母的感恩。
活動剛開始,父母和孩子一起翻看了媽媽懷孕和孩子成長的照片,在回憶美好的過程中體會滿滿的愛。在活動的最后,我們把自己想對媽媽說的話寫成一封信,女孩子在信上畫上漂亮的媽媽還有各種美麗的花,跳跳在寫信時說:“我常常對媽媽發脾氣,想和媽媽說對不起。”放學回家后,孩子們把自己的信讀給媽媽聽,孩子的語言雖然稚嫩,但其中的愛意卻是濃濃的。
三、反思
在課程結束后,回憶這一周的主題活動,發現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可以將人的“出生”擴展到其他生物,閱讀繪本《呱呱墜地》,了解“兔子”、“長頸鹿”、“刺猬”等其他動物寶寶的出生,幫助孩子拓展視野。從生活中最常見的“蛋”出發,去了解蛋的外型特征和內部結構,知道卵生和胎生,開展“護蛋行動”,從保護小生命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美好,產生尊重、敬畏和熱愛生命的情感。鼓勵父母和孩子在空閑時間開展親子閱讀,讓孩子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家庭的溫暖,無形中就在進行著生命教育。
四、小結
生命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歸宿,生命教育對于幼兒一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認識自己、欣賞自己、悅納自己、保護自己,肯定自我的價值是幼兒生命教育的基礎。生命教育需要愛與溫暖,需要從孩子的生活出發,需要堅持人文與科學想結合,更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樣的生命教育才有生命!
參考文獻:
[1]秦姜艷.人類發展生態學視野下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5.
[2]徐蘭蘭.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現狀及實施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7.
[3]應彩云,王紅裕.大班繪本情景教學活動:小威向前沖[J]. 早期教育(教師版), 2011(2):37-39.
[4]王姍,代明霞.解讀《小威向前沖》的生命教育內涵[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4(04):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