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的頻發以及所產生的嚴重負面影響,使得社會各界不得不對此更加重視,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蔓延趨勢,就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嚴重影響。而農村校園作為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重災區,需要相關學校和教師對此給予重視,通過對校園欺凌產生原因的深入分析,來制定出針對性的防治策略,從而有效解決農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農村小學;校園欺凌;預防策略
引言
校園欺凌是大中小校園里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如學生個體的身心情況、法制建設以及學校監管等因素。如果在處理校園欺凌時存在不當就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對他們未來的成長非常不利。農村小學由于地理位置和學生個體的特殊性,在校園欺凌問題上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進行預防,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一、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的產生原因
校園欺凌事件的防治一直以來都是大中小校園管理的重點。校園欺凌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身體上的欺凌,如掌摑、推搡以及拳打腳踢等;一種是心理上的欺凌,如恐嚇、侮辱以及敵視等。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網絡欺凌現象也越來越多,欺凌者會將欺凌的過程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發布到互聯網上,不僅會對被欺凌者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導致被欺凌者自殺。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探討了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
1.缺乏對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的重視
農村小學校園里有著較多的留守兒童,這些學生由于長期缺少有效的家庭管理,缺少精神上的關愛,使得他們很容易出現欺凌行為,或者被欺凌者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撫慰。很多小學生如果被欺凌,面對缺少父母的情感支持和關愛,容易出現情感上的負面情緒,從而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同時,由于小學生本身沒有豐富的閱歷以及自我調節能力,在面對這類問題時就使得傷害更加嚴重。加上農村小學管理上問題較多,學生在被欺凌后無法得到有效引導,欺凌所產生的傷害很可能會伴隨著他們的成長。
2.農村小學校園反欺凌教育和機制不夠健全
隨著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學生的數量這幾年一直在減少,使得部分農村學校被合并,很多學生上學需要選擇住校。從相關的調查研究結果來看,寄宿學校欺凌事件的發生概率明顯要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在農村小學沒有完善的反欺凌教育,既便有也都流存于形式,在面對校園欺凌時基本都是采取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缺少后續的持續關注;其次,在農村小學里留守兒童所占的比例非常大,陪伴學生的大多是祖輩或者親屬,缺少父母的關愛,他們的情感壓抑會在長期的積壓中容易轉移到同伴身上,產生欺凌的行為;最后,農村小學由于自身條件有限,缺乏完善的監控系統,一些欺凌現象無法被及時發現,導致對欺凌處理上不夠及時。加上反欺凌預警機制和處理機制的不健全,使得欺凌事件不能及時有效得到處理。
二、防治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的策略
雖然校園欺凌主要發生的場所在學校,但防治校園欺凌則是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共同參與,如果僅僅依靠學校防治是不太現實的,防治的效果也不會理想。對此,筆者就從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三個層面分別探討了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的防治:
1.家庭層面
首先,家庭應該做好相應的心理疏導工作,疏導的對象不僅是被欺凌者,也需要注重對欺凌者的心理疏導,以此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塑造他們的健康心理;其次,要多跟孩子進行交流,營造良好的家風,并且要與孩子共同面對欺凌問題,幫助他們及時走出欺凌的陰影;最后,需要加強對孩子的賞識教育與挫折教育,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并引導孩子與同學相處,讓他們能夠懂得妥善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
2.學校層面
學校作為校園欺凌的主要場所,在防治方面要完善相應的機制。首先,學校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構建校園欺凌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讓學生能夠以合理的方式面對欺凌;其次,學校必須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并在課程教育中融入反欺凌教育,加強學生應對欺凌的能力;最后,要引導學生搭建良好的、融洽的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及時解決生活學習中的矛盾,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3.社會層面
首先,要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正面宣傳教育,促進社會的和諧、友好,通過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來引導學生成為一個具有高素質、高涵養的公民;其次,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校園周圍社會環境的管理,避免不良的社會環境對學生產生影響。同時,利用定期舉辦的反欺凌活動來建立校園欺凌有效防治的社會環境;最后,要加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通常來構建預防、懲治和監督校園欺凌的機制,并基于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校園欺凌政策法規,加強對欺凌者的教育與懲戒工作,以此杜絕欺凌現象的頻發。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防治農村小學校園欺凌事件的過程中,學校需要深入分析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以此來促進校園環境的和諧與安全。同時,還需要與家庭、社會建立聯系,只有通過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治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朱賜宏. 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產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 考試周刊,2017(94).
[2]汪宗偉,劉曉軍. 農村小學校園欺凌預防策略探討[J]. 新校園(中旬),2017(6):17-17.
[3]李自平. 農村中小學校園欺凌行為的成因及防治對策[J]. 新課程,2018(7):67-67.
(作者單位:廣西省南寧市上林縣城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