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真
摘 要: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使高職院校在校青年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交流手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為了適應這種轉變,高職院校的共青團必須積極面對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挑戰與考驗,將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與新媒體緊密結合起來。本文講述新媒體在高職院校的應用情況,針對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村存在的考驗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共青團 新媒體 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1
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新媒體平臺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與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所特有的及時性、海量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點已經使它成為了許多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渠道,改變了在校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同時,新媒體所發布的信息中帶來的思想對于在校學生的思想、心理與性格也有很深的影響。高職院校共青團對于新媒體環境中的工作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共青團直面機遇與挑戰,對共青團的工作的思考及方式進行創新,有利于引導在校團員正確的價值觀與是非觀。
一、新媒體在高職院校應用現狀
1.廣大學生對于新媒體接受程度高
當下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便是利用新媒體,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傳播效率高等特點,并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在客戶使用感方面加強創新與建設,在學生中的影響力與接受程度不可小覷。學生利用新媒體提供的平等、自由、快捷的交流平臺進行各類事件的分享,無論是情感交流,經驗分享,日常生活或者是獵奇事件,都可以在新媒體的交流平臺上找到合適的交流對象,給學生帶來與傳統媒體完全不同的交流體驗。學生對于微信,微博,QQ,貼吧等媒介獲知各類信息,加強人際交流與互動,同外界社會建立溝通與交流的橋梁,肯定自我價值,尋求社會認同。高職院校共青團組織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應注意發揮新媒體及其平臺的優勢,借助這一媒介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
2.新媒體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
隨著新媒體的普及,學生們對于各類信息的獲取更習慣于依賴新媒體的交流平臺,學生對于傳統媒體上獲取信息的動作基本被新媒體取代,微信、微博已經成為了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
3.新媒體便于師生交流
隨著新媒體技術在校園內的傳播與發展,學生與教師在日常學習中對于新媒體技術的利用率越來越高。教師在上課時會采取圖像影音與課本內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便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學習與積累。而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與圖書館,網絡成為了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盡早接觸和關注社會現實的重要途徑。學生還可以在網絡上尋找自己想要掌握的專業內容以及相關視頻進行學習,而一些老師也會在網上進行遠程教學,對于一些身體不便的學生也有極大的幫助作用。教師與學生對于新媒體的使用,使兩者之間交流的話題不局限于學習到的知識,還有關于社會新聞的思考以及社會實踐的看法,有利于老師與學生對于雙方的互相了解,更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新媒體的發展還使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遠距離的交流變得快捷方便,更有利于感情的穩定與長久。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存在的考驗
1.新媒體傳播信息對于學生的影響
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導致學生在網絡上接觸到的信息太多太復雜,而學生因為學校環境較為簡單,心理素質較單純,思考問題的方式略顯片面與幼稚,導致學生在面對龐大的信息使,容易因為非黑即白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被人誤導甚至利用,形成一些偏激的看法與思想。高職院校的共青團組織在面對這類問題時,極容易因為學生的偏激想法而導致公布做開展的不順利、高職院校的共青團主要是憑借思想引導來對于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建設,學生一旦形成抵觸,會導致共青團的思想建設與引導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對其工作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2.新媒體對于學生的過分吸引
學生對于新媒體的依賴一方面會導致沉迷網絡的情況出現,在新媒體的各類平臺的花費的時間遠超出學習看書的時間,甚至有的學生會因此占用上課學習與晚上睡覺的時間進行打游戲,刷微博等行為。對于網絡世界的過分依賴與沉迷會對學生的生活產生干擾,成為了各大高職院校對于學生思想教育過程中避無可避的一個重要問題。另一方面,學生對于網絡世界的沉迷還會影響到共青團工作的凝聚力,部分學生輕信網上鼓吹的有害信息,過度展現自我,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無法積極主動的配合,也是共青團工作遇到的問題之一。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方法與策略
1.豐富工作平臺與載體,強化信息管理
高職院校的共青團需要掌握新媒體的應用手段,對共青團工作的內部信息進行整合管理,及時對工作的內容與要求進行發布,宣傳,更新,針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共青團工作的內容與語言進行調整,運用更為靈活的形式將原本的意思表達清楚,既不改變原本內容中擁有的教育意義,又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對于所宣傳內容的接受。共青團還應該在工作的同時注意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站在教育的立場上,對新媒體環境中學生的思想與追求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在恰當時候注意對于網絡中的不當言論距離進行糾正,對于網絡上的不法活動也要及時對學生開展正面教育。
2.培養青年團干,豐富活動方式方法
高職院校的共青團應注重新媒體環境下青年團干的培養與考核,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使他們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共青團同時要針對性的開展各類活動,比如主題教育活動辯論賽,舉辦演講比賽,積極開展“三下鄉”,敬老院獻愛心等社會實踐活動,并且要利用微信、微博等互動交流平臺進行宣傳教育,全面提升學生對于思想文明的建設,加大共青團對于工作的宣傳力度。其次還可以利用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或是其他課件進行理論培訓,并且分小組進行討論,加強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文明的建設,有利于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的開展與宣傳。
結語
高職院校的共青團一定要積極應對新媒體環境帶來的機遇與考驗,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特點,密切關新媒體對于在校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心理影響,全面真實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價值取向。同時,高職院校的共青團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先進技術,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拉近共青團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便于開展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工作,有利于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與融合。
參考文獻
[1]劉益青.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方法研究[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5,17(03):54-56.
[2]徐穎.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共青團公民層面價值觀培育探析[J].才智,2016(17):278-279.
[3]徐穎.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團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0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