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宗臣
摘 要: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效果不僅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捷徑,我們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利用這種方法,做到取之所常避之所短,在豐富我們的教學方法體系的同時達到課堂教學高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質量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1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學生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這樣在課堂上才會更有實效性,才能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并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一、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向初中轉變的過程中,學習任務量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所學內容更加偏向于理論化。授課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就要不斷地尋找學生的興趣所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幫助學生記憶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時,教育工作者可以自己編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類似于1,2,3,3,2,1,這類的數字口令,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
二、科學創造教學情境
教育工作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一個問題教學的情境確保課堂教學積極、生動,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而輕松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數學思維。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有關概率的知識點的時候,教育工作者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骰子和硬幣,讓學生隨機拋出硬幣,統計出反面朝上和正面朝上的人數,并提出問題:反面朝上和正面朝上的概率為多少?然后讓學生拋擲骰子并統計,提出問題:投擲數字為1和6的概率分別為多少?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學習,能夠調動學習的興趣,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深入理解隨機事件的特征,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這樣學生能夠及時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并深入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理解教材內容,從而豐富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積累,激發創新學習的潛能以此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又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中位線性質”這一知識點后,教育工作者要鼓勵學生思考,矩形正方形,菱形等任意的四邊形中點連成的四邊形分別是什么樣到四邊形,并對其進行充分的說明。在這種方式下,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并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點,學生對于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這個知識點記憶的將會更加的深刻。
三、將課堂教學變得有趣
教育工作者在有效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加課堂游戲環節,有組織地將數學推理等內容融合在課堂游戲中,對于枯燥的教學來說增加游戲環節更有趣,在玩與學相結合的氛圍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指讓學生動手參與的各種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動腦思考各種有趣的數學問題。例如,在講解“三角形”一課時,教育工作者可將學生分成三人或四人的小組,利用直尺,三角板,圓規等工具,讓學生畫出相應角度的三角形,小組之間進行速度比拼,對又快又準確的小組進行獎勵,在簡單地畫三角形比賽結束后,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進入教學重點,讓學生在三角形上添加輔助線,進行角度計算問題。因為是學生自己動手畫出的三角形,所以哪些邊長度相等,哪些角度數相等,學生可以做到心知肚明。以這樣的方法來解三角形,解題思路更加清晰,對圖形的理解更加簡單。有趣的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豐富情感的過程中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又滿足高效課堂教學的要求,還能讓學生在好奇的過程中激發自己的求知欲,并擁有更多的學習動力,從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歡樂。
四、信息化教學
以電腦和多媒體為主的信息化的出現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不僅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學的有效性增強了。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圖形旋轉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個可以活動的原點。之后再利用這個原點形成對點動成線,或者是線動成面,以這種最基本的數學原理演示給學生,創意形成各種各樣的圖形。之后再利用多媒體平一或者是旋轉這些圖形,進行逆向的拆分。這樣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觀看整個圖形。
五、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育工作者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并綜合的利用,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腳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選擇練習法談話法等多種方式。這樣學生既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點,還能對原有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在學習軸對稱相關知識點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一些是軸對稱的建筑物。例如我們國家著名的建筑物故宮。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多使用一些啟發式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共同探索,共同思考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初中教育工作者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要善于觀察了解學生的思維啟發方式。探討哪種方式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要讓學生從根本上喜愛數學知識,這樣才能快速的學習,并掌握這些知識。
六、注重習題訓練的多樣化
變式訓練也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必要途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變式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多方面思考數學問題,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梳理數學知識,構筑清晰的數學知識網絡體系。例如,初中教材中有這樣一道證明題,依次連接四邊形各邊中點得到的是什么圖形。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講解時可以變換多種條件。就像依次連接長方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是什么樣的圖形,或者依次連接正方形各邊中點得到是什么樣的圖形,也能改為依次連接菱形各邊中點得到的是什么樣的圖形。學生通過動手動腦把這幾道變式題做完應該可以了解到其中的一些道理,在學生對知識點有了靈感后教育工作者進一步引導學生概括不同圖形形狀的本質,從而學會舉一反三的解題技巧。
結語
綜上,就當前的形勢來看,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數學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在開展多種數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采取先進的教學方式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的質量并能夠完成這些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世譽.試論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措施[J].現代交際,2016(17).
[2]王會.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6(33).
[3]齊琳.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