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海珍
摘 要:閱讀是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提升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途徑,有效地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可以發揮閱讀的最佳效果。主要闡述了整合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重要意義、當前存在的問題和進行有效整合的有效途徑,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建議。
關鍵詞:課內閱讀;課外閱讀;初中語文
閱讀是教師開展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手段。從初中語文的教學角度來分析,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其閱讀的廣度增加,促進其全面發展。語文閱讀可以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只有把兩種閱讀方式進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閱讀的作用。
一、整合課內外閱讀的重要意義
閱讀是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和學習手段,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促使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促進全面發展。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中兩種同等重要的方式,對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和全面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形成良好的互補,才能發揮最佳的閱讀效果。
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的課內閱讀是學生提升閱讀技巧、訓練閱讀方法和培養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老師的引導中,發掘閱讀的樂趣。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多接觸課外讀物,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閱讀,進一步養成閱讀的習慣,并在習慣的基礎上將課內閱讀所學的閱讀技巧運用到課外閱讀中,進行實踐和進一步的深化閱讀。廣泛的閱讀可以積累豐富的文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二、當前整合課內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1.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缺乏認識
受當今網絡信息化傳播和初中階段學生年齡特征的影響,學生更喜歡趣味性較強、內容直白簡短的文章,從而忽視了嚴肅、內容深刻的經典讀物的閱讀。在課內閱讀中教師更加注重閱讀技巧的教學,如提取中心思想、概括段意或分析文段或語句的意義等;只強調名言名句的記憶和理解;不僅缺乏對經典名著的介紹和引入,導致學生缺乏對閱讀名著的認識和習慣,還會造成學生喪失閱讀興趣。課外閱讀的缺乏也會不利于課內閱讀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2.教師的引導不足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教師在語文閱讀方面的教學重心主要是停留在課內閱讀技巧的教授。學生由于引導不足,缺乏對課外閱讀的重視,對于課內閱讀更多的是將其認定為是語文考試題型中的一種,單純地訓練答題技巧,缺乏長期閱讀所形成的語感和體悟。同時,學生在選擇課外讀物的時候,缺乏教師的引導,不能選擇與自己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相匹配的讀物,過于深奧的讀物會打擊學生的閱讀興趣,過于淺顯的文章對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無益,反而會浪費時間。因此老師在合理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的同時,還應在讀物的選擇上提供合理的意見和指導。
三、有效整合課內外閱讀的途徑
1.傳授閱讀方法,提升技巧
教師在語文閱讀課程中應當運用合理有效的方式來進行閱讀技巧教授,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提升閱讀能力,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煉主干、適當地精讀泛讀等,達到提升閱讀技能的目的。同時,也要求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閱讀習慣和長處,傳授不同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發掘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2.重視課外閱讀,加強引導
作為教育者首先要轉變觀念,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立足課內教材閱讀的基礎上,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讀物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推薦與教材課文相同作者、相同文體、相同思想感情或者敘述方式等類型的文章,通過相匹配的課外閱讀的補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課內閱讀中教師所傳授的重點,加深印象,同時還可以實現拓展課外閱讀、培養閱讀興趣以及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
3.加強師生閱讀交流
交流課外學習心得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的有效方式,在課堂內組織學生交流發言,表達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的體會和收獲,不僅培養了閱讀激情,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學生互相交流的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交流的機會,將課內學習的閱讀技巧合理地融合到學生的閱讀體驗中去,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閱讀技巧的表達,這就是有機地將課內外閱讀整合的有效方式。同時,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營造了良好的閱讀課程教學氛圍。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都是極為重要的,將兩者科學合理地整合、相輔相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閱讀的習慣。通過良好的閱讀技巧和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積累豐富的知識,提升自身文化修養和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符建美.立足課內 拓展課外: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整合[J].語文天地,2015(29):70-71.
[2]劉艷紅.論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整合[J].中學語文,2017(21):14-15.
[3]薛思琪.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內容整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