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鎮宇
摘 要: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語文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占有重要的比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質量。語文課程教學標準的實施,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是目前語文教學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不僅需要教師實施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作能力可以反映出學生的語文功底,集中體現其語文素養的高低,它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針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在整個初中教學過程中,語文寫作是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是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轉為語言的形式進行表達。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寫作教學,將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與水平當做初中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營造具有美感的寫作氛圍
大多數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無法準確地表達寫作時的感情,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大腦中沒有過多的寫作素材,只能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而且大部分都是白話。因此,教師需要在寫作教學中,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虛擬的世界,充分體驗大自然,感受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學生真正融入生活中,并有效地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決定寫作的主題,并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密切關注生活情感和寫作之間的關系。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在寫作時出現空洞的情況,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春》的寫作方法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到戶外,引導其發現春天來臨的變化,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通過學生的仔細觀察,引導學生在描寫景物的時候用親眼所見刻畫美景。通過多種觀察方式,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而不至于大腦中沒有寫作素材,進而有效地培養寫作興趣,激發寫作積極性,開拓寫作思路。
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寫作素材
要想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就需要閱讀大量優質的讀物。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為學生寫作優秀的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讓學生閱讀文章,教師就要做到少講解,多閱讀,多精讀,為學生挑選出好的文章。然后結合課本上的知識,為學生訂閱一些周刊或是周報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對一些好的文章片段還要要求學生熟練背誦,以學生的閱讀文章作為基礎,讓學生展開一些延伸性的寫作,進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及構造文章的能力。比如,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故事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進行表達;還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有關該故事的續集,想象故事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將故事續寫下去,以此鍛煉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該文章的寫作方式,以該文章作為模板自己仿寫一篇與之相似的作文。這樣學生可以快速地做到學以致用,將自己在文章中學到的寫作方式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比如,在學習完《皇帝的新裝》這一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接下來故事要怎么發展,最好是在班級內評選出一篇想象合理、故事情節流暢的文章給大家學習。最后,要讓學生多閱讀一些名著報刊。眾多的名著都具有豐富的時代氣息,這些名著的內容也可以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比如《學生周報》《讀者》之類的適合學生的讀物。此外,還可以在班級內部設置傳閱書籍的讀書角,讓學生從圖書館借一些書籍放在讀書角相互進行傳閱,將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好的詞句進行記錄,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
三、優化作文評價方式,采用多元互評的方式
目前,初中作文評價機制相對比較單一,對學生的指導和激勵作用較小。教師可以考慮采用互評的方式,對作文評價機制進行有效的優化。傳統的評價主要是由教師進行批閱點評,而多元化的互評方式包括很多種評價方式,適當的競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同時,還可以引入組內成員互評,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打分,有效地起到監督作用;也可以考慮自我評價,學生在每次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及不足,進而通過一次寫作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每次進步一點,長期堅持,學生會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和改變。教師可以在最后做總結性的評價,多對學生加以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愛上作文,愛上語文學習,最終達到提高學生作文素養的目的。
總的來講,初中語文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寫作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重點引導學生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增加自主閱讀數量,努力做到多寫多練,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最終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紅.愉快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焦亞莉.淺談愉快作文教學法[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5(8):118.
[3]石曉瓊.有效思維,愉快寫作:淺談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問題[J].中學語文,2013(34):31-3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