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給初中政治課程帶來全新教學理念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目前,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面臨很多挑戰,通過對思品課堂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提高政治課程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政治教學;問題;探索;思考
初中政治學科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政治教學活動的質量對初中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有直接影響。學校管理者與教師要給予初中政治學科足夠的重視,大膽創新,利用科學的方法實施課堂教學,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只有解決改革中的困惑,才能讓政治教學更加順利。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首先,在政治教學中的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單純地照本宣科,要求學生把重點畫下來記住而不能給學生傳授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不能讓學生體會政治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忽視政治的應用日常功能。同時,學生對復習課缺乏主動性,尤其是有些題海戰術讓學生倍感壓力,甚至是厭煩,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被動地背、寫,而沒有形成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與學生在交流中存在距離,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以高低不等的關系交流,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越拉越大,甚至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其次,“填鴨式”教育注意知識的數量積累,而忽視學生的政治思想的啟發、理解和聯系,忽略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形成分析思考的能力,導致學生背得滾瓜爛熟,但是考試中常答偏、答錯。這就是教師忽視教學的啟發性和學生能力培養,導致因為學生只會死記硬背而對知識不理解。
最后,有些教師不能很好地處理文字、圖片、影像等關系。許多教師或是為了吸引學生,在教學中大量使用影視資料而不能很好地處理它與課本知識的關聯,缺乏直觀性,也存在脫離現實生活的現象。雖然在政治教材中的每個知識點下面有現成的生活案例,然而許多教師在授課時不太注重課本中的案例分析講解,沒有把知識點遷移到實際生活中。而且,有些例子比較陳舊,教師也不能及時補充新鮮事例驗證所學知識。所以,在教學中容易忽視政治教學的實踐性、現實性、即時性,脫離學生現實生活。
二、初中政治教學幾點改進措施
首先,在新課改形勢下,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學為主的雙邊活動,也是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學習并靈活運用知識的過程。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思路上認識的提高,為靈活地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實施探究打下了基礎。初中政治教師要認真應對備課這個環節。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深入研究教材,還要深入研究學生。力爭在備課的過程中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宏觀和微觀方面。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本著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的原則,逐層推進,使教師的備課活動充滿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誘導學生勇于探索的引導力。
其次,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對于學生經過深思能夠回答出來的問題,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攬,將思想品德課堂變成“一言堂”而忽略了學生的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把理由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深思、去探究。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學生。
在教學中,教師應對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宏觀的考慮和把握,精心設置教學內容,使整課堂變成深思的課堂、探究的課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深化認識、提高能力,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濃厚興趣。比如:以小組為單位,評比出最佳主持人獎、最佳構思獎、最佳表演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基礎知識,提高其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全方面的素質。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再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提高,就可以達到深化教學內容的目的。
最后,通過環環相扣的層層設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對政治學習充滿興趣,始終沉浸在探究知識、主動學習知識的快樂之中。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學習活動會逐漸走向深入,而學生也在逐一深思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了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在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知識資源,全面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有更好的狀態學習。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學資源的利用做出適當調整,使學生能夠以良好的狀態、積極的心態進行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完善當前的教學方法,以培育出更加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玉芳.河北省召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改革試驗觀摩會[J].思想政治課教學,1997.
[2]王立范.初中政治思想情感教學目標的建構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楊芹,女,1977年出生,漢族,籍貫:陜西省榆林市,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