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標
摘 要:我國人口眾多,且經濟發展的相對不均衡導致了一種備受關注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父母雙方為了謀求更好的生計,外出工作,而將未成年的兒女留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進行監管,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家庭的溫暖以及父母的呵護,在德育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結合所知、所感,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德育現狀和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地區;留守兒童;中學
筆者所面對的學生群體為廣大的中學生,他們是本地農村中學的青少年,也是留守兒童群體中的“一份子”。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勞碌,疏于對子女的管教,加之部分中學對于學生的德育問題忽視不問,就形成了留守兒童成長道路上的重要障礙,最為明顯的就是德育問題。本文將結合一些具體的德育問題做進一步的闡述、說明,希望可以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一、當前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德育問題主要表現
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道德普遍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另外從我國當前的社會氛圍來看,也急需通過推廣德育來提升國民總體素質,凈化社會風氣,那么當前農村中學留守兒童的德育究竟出現了什么問題呢?其一,是家庭溫暖的普遍缺失。不少中學生自小就缺少父母的管教,爺爺奶奶自身的行動不便更加劇了兒童管教缺失的現象。其二,有的學生會受到不良的社會氛圍影響,比如染上吸煙、喝酒、賭博、涉黃等不良習慣,嚴重影響了青少年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其三,主要就是留守兒童容易形成自閉、自卑、自傲等不健康的心理,有的孩子是害怕與人交談,而有的則是恰恰相反,認為自己高不可攀,滿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這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將會嚴重危害到農村中學生,故探究有效的德育化解方案顯得尤為迫切。
二、優化農村中學留守兒童德育質量的重要對策
1.利用現代網絡信息傳遞技術,彌補家庭溫暖缺失
雖然農村留守兒童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是留在學校的,但是無論他們身處學校或者是家庭,我們都無法替代他們的家長給予他們缺失的父愛和母愛。正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對癥施藥才能徹底根除“病根”。所以,筆者建議,在中學教師實施德育的過程中,我們還應當積極同學生的家長取得必要聯系,比如建立一個微信群、QQ群,定時發布一些學校舉辦的德育或者體育活動,并且將每位孩子的成長記錄發送給學生的父母,讓他們知曉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讓他們引以為傲。此外,如今信息傳遞還是相當便利的,父母可以利用漫長的夜晚幫助孩子們進行心理疏導,詢問他們學習或者生活上的問題,等等。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孩子們心靈上的慰藉,從而便于我們進一步開展德育。
2.凈化校園周邊環境,促進中學生健康發展
對于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我們還應當盡最大努力給他們一個快樂、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比如,在學校內部,我們可以定時召開或者舉辦一些體育或者文娛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情操的陶冶,激勵他們拼搏進取、不斷競爭、團結合作、誠信友愛的精神。此外,對于校園周邊的社會環境,我們更可以聯合相關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加強周邊環境的監督和凈化工作,爭取不讓營業性的網吧、歌舞廳等場所消弭廣大青少年的學習意志和進取心,多方合力,讓校內和校外的環境得到改善,提升德育的教學質量,促進中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3.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導,撥開學生心理迷霧
對留守兒童心理素質方面的教育也屬于德育方面的重要內容。中學生處于思想和意識的半成熟階段,他們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也具備了一定的社會認知,但是歸根結底,他們羽翼尚未豐滿。心理素質上的不成熟,會直接導致他們恐懼與人交談,因為他們在家中習慣了“留守”的氛圍,回到家中僅僅可以與爺爺奶奶交流,但是隔代教育已經讓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們倍感煎熬,他們會覺得交流存在問題。此外,還有一部分中學生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也不需要任何人來對自己“指手畫腳”,這種自傲、自以為是的心理素質,常常會讓他們缺少同伴,無法交際,這種心靈上的“枷鎖”會讓他們沉重不堪。所以,我們需要開展必要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問題。比如,多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從他們的交流中,知曉他們對于人生、世界、價值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心理疏通,則更容易讓他們接受。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班會或者自習課的時間,組織一些趣味豐富的教學活動,比如辯論賽、小品表演會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才能展示空間和平臺,讓他們對于德育產生另一番認識,感受到德育的樂趣,而并不是“長篇大論”,這樣才能切實提升德育的效率。
綜上所述,對于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中學教師責無旁貸,但是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多數教師都將自己當作是教育的實踐者,而并不是德育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教育面向現代化的今天,個人以為,應當摒除這樣的教學思想,做德育有效方法的探索者。結合筆者自身的經驗,簡要提出了幾點稍具可行性的嘗試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完善中學德育中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唐丹丹.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救助的問題與反思[D].浙江海洋大學,2017.
[2]王容.多中心視角下農村留守兒童安全監護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許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介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