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超
摘 要: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這節內容比較抽象,講授時,先講述洋流的概念及成因,再結合成因分析“洋流的模式圖”,接著從一般理論去解釋世界各大洋的洋流分布情況。
關鍵詞:洋流;成因;模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說明風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學會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氣壓帶和風帶圖的對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對比能力。
2.通過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規律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
2.激發學生的學科興趣,培養學生分析研究地理問題的科學方法和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播放視頻。請學生說出影片的名字并敘述大致故事情節。
設問:那為什么會在這里會遇到冰川呢,這個冰川是從何而來呢?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講述影片大致情節。
過渡:同學們去過海邊嗎?那么你們看過海水的運動嗎?知道有哪些形式?
幻燈片呈現:錢塘江大潮。
過渡:還有一種海水運動是同學們不知道的,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講的洋流。那什么是洋流呢?洋流可以分為幾種類型呢?請同學們看教材P57。了解洋流的含義及其分類。
提問:洋流與波浪、潮汐有什么區別呢?
合作歸納:洋流不同于波浪,隨風向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同于潮汐的時漲時落,洋流是常年的沿一定方向的海水運動。
提問:洋流是怎樣形成的呢?它的形成又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思考回答。
過渡:那我們來回憶一下之前學過的盛行風。找同學到黑板上畫出盛行風。
學生活動:學生回憶有關風帶分布的舊知識,思考風帶與洋流的關系。
提問:在盛行風的影響下,海水怎么運動呢?以北半球為例講解海水運動模式,在現實中,洋流是不是這樣分布的呢?
幻燈片呈現:世界海陸分布圖。
教師:根據我們判斷出來的洋流模式圖,講解太平洋洋流分布模式及規律,我們發現洋流的命名都以所流經的地區而命名的。
提問:北太平洋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規律呢?
學生活動:總結北太平洋洋流分布規律。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北太平洋洋流的形成過程推測一下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應該是怎樣的呢?哪位同學愿意到黑板前幫老師畫一下?
學生活動:上黑板畫出南太平洋洋流模式。
幻燈片呈現:出示南太平洋洋流模式圖。
教師:依據北半球洋流的形成原理及過程,分析一下他畫的是否正確?畫得非常好,說明同學們已掌握了洋流的分布。
學生活動:學生讀圖思考發現規律,嘗試總結不同海域洋流的規律。
提問:在南半球,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分布有什么規律呢?
學生活動:呈逆時針。
提問:在南半球中高緯度有沒有形成向北半球一樣的大洋環流呢?為什么沒有呢?
學生活動:沒有,因為沒有陸地的阻擋。
提問:所以在南半球形成的是西風漂流。這就是太平洋洋流的形成過程與分布。那大西洋的洋流形成過程及分布規律又是怎樣的呢?
幻燈片呈現:出示大西洋洋流模式。
教師:大西洋洋流的分布模式與太平洋基本一致。
幻燈片呈現:出示太平洋洋流模式。
教師:我們對照一下圖3.5,找出大西洋洋流的名稱。
教師:在印度洋,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規律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南印度洋。
幻燈片呈現: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
學生活動:總結南印度洋洋流分布的規律。
教師: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規律與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完全一致。不同的也是洋流名稱的不同。
提問:在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呢?
我們已經知道,盛行風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動力。那在北印度洋以北的南亞地區盛行風有怎樣的特點呢?
學生活動:回答南亞冬季風的特點:在冬季,南亞盛行的是東北季風。
幻燈片呈現:冬季北印度洋洋流流向。
提問:由此我們看,北印度洋冬季在東北季風的影響下,形成了逆時針方向運動的大洋環流,那么夏季會是怎么樣的呢?
學生活動:依據冬季北印度洋洋流特點總結夏季北印度洋洋流特點。
幻燈片呈現:夏季北印度洋洋流流向。
小結:總結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
1.中低緯度海區: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順南逆。
2.中高緯度海區: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無。
3.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夏順冬逆。
師生互動:講到這,我們來思考一下課前導入的時候所留下的這個問題,泰坦尼克號為什么會在中緯度遇到冰川呢?這個冰川從何而來呢?
教師:冰山可能是拉布拉多寒流從北極地區帶來的,從而導致了泰坦尼克號的失事。由此我們看出洋流對我們的影響是巨
大的。
總結:以上就是我們這節課講的內容,洋流及其分布。
參考文獻:
張連生.一本涂書[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