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玲
摘 要:閱讀是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獲得知識、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渠道,在教學中,每位語文教師必須明確語文學科每一學段的教學目標,1~2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3~4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5~6年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努力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學生的閱讀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能力;閱讀習慣
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在設計閱讀教學時,應充分運用多媒體與教學設計整體優化相結合的原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拓展閱讀內容。如講授《林海》這課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生動描述大興安嶺的嶺、林、花的特點及這些景物產生的聯想,全面欣賞林海的美。描寫大興安嶺的嶺的特點,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著的,順著的,這些用多媒體展示,學生能輕松看到,再出示“云橫秦嶺”的圖片,這樣就顯示出秦嶺的突兀險峻,突出大興安嶺的溫柔。這時不僅讓我們想到了韓愈的詩“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也很容易理解這句詩了。這樣把抽象的說明講解轉化為感官參與,教師無需用太多的語言,學生可以根據多媒體上看到的,文本中描述的,形成綜合感悟。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更有效地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提高閱讀效果。
二、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會大大地影響閱讀效果,沒有形成習慣的學生在閱讀之初經常會有“看在眼里,讀不下去”的現象。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最初你可以要求學生每天讀15分鐘,大聲朗讀,或者可以制訂閱讀計劃,先讓學生讀一個月,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內錄視頻,學生相互聽一聽,感覺到別人比自己讀得好會相互學習、相互督促,久而久之大聲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學生不用督促,到時間學生會主動去讀書,這不是一舉兩得嗎?剛開始學生會盯著看,沒到15分鐘,時間長了,學生會把看時間這一習慣忘記了,有時會讀很長時間,這一習慣養成后,讓學生練習默讀,慢慢學生會有一口氣把這一本書讀完的欲望,慢慢學生會主動去尋找書來讀,由被動讀書到主動讀書。學生在閱讀時要勤于思考,既讀懂文中的人、事、理,還要讓學生在閱讀時養成聯想、拓展的習慣,比如《鳥的天堂》文中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分別看到哪些情景?有哪些感受?為什么說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教師還要訓練學生邊讀邊想邊動筆的習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一代偉人毛澤東就是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毛澤東酷愛讀書,但他有著自己獨特的習慣,他總是邊讀書邊做記號并進行摘錄旁批,凡是他讀過的書都寫了密密麻麻的筆記。這一良好習慣使他更加透徹深刻地理解和汲取書中的精華,他善于總結歷史教訓,慧眼洞察現實,為后來成就一代偉人的風范作鋪墊。可見,良好習慣對一個人影響多么深遠。還要定期檢查學生的課外閱讀筆記,鼓勵寫得好的學生,鞭策應付的學生。每讀一篇要對這篇文章中某個詞,或某個段,寫出自己的感受,日積月累學生會有一本厚厚的讀書筆記,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有許多學生會有課上說得頭頭是道,課下作文不知從何寫起的現象,這就是讀和寫沒有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的原因,課外閱讀要堅持,教師要積極要求學生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書籍,讓學生知道這篇課文只是哪本書中的一個小故事,如學習《快樂王子》后,鼓勵學生讀王爾德的《快樂王子集》;學習《風箏》這篇課文后,讓學生讀魯迅的《野草》;學習《高尚的行為》后,讓學生讀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學習《林海》后,讓學生讀老舍的游記《內蒙風光》。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量不斷增加,每學期展示學生讀過的書,這樣學生之間也會相互比較自己還有哪本書沒讀過,會主動去讀書,比一比誰讀的書多,掀起一股讀書熱,讓學校成為“書香校園”,讓讀書遍布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三、運用朗讀手段,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在閱讀教學中,要訓練學生運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只聽教師滔滔不絕地講,不聞學生瑯瑯的讀書聲,這不是一節好的課堂。如《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課文中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寫了不同人物的笑,他們的笑有所不同,我們只有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走進人物內心去朗讀,才能從笑聲中推測人物的性格特點。朗讀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只有讀懂文章,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讀過程也是一種學習與欣賞的過程,讀的書多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高。為了提高朗讀效果,我們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如每天一次的課前3分鐘演講,這樣長期堅持,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每月組織一次讀書會,匯報自己讀書情況,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比較哪些書你沒讀過,你讀了多少書?哪本書給你的印象最深?使你受到了什么教育意義?如果你是書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做?每學期組織一次朗讀比賽,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文章與大家分享,享受讀書的樂趣。
總之,教師應充分重視閱讀教學,講究教學藝術,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勇于創新,發掘語文教學的內在魅力,使學生受到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的熏陶。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我們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力爭讓每個學生都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