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
摘要:小學美術教學一定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穎、有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學習發散思維,發揮智慧潛能,發展創造能力,從而創造出美的藝術形象,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探索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開發學生的智力以及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創造性思維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輕松發現問題,并且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認真研究和探索問題,直到順利成功地解決問題。美術學科具有獨特的教學內容和藝術表現形式,教師要利用藝術的創造性來豐富和革新美術教學方式,讓學生善于發現、善于表達,發展和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確保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去發展和學習。教師要從美術教學的內容、目標和任務出發,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培養其思想品質和文化素質,從而把學生引向正確、健康、積極的發展道路中來。
一、采取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建立想象思維模式
美術教材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掌握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教材作品的欣賞來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力,促使學生從作品中開發創造性思路,為美術創作提供靈感和思維想象。為此,教師就要在作品欣賞的過程中運用適當、有效的教學方式,如啟發式教學可以順利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的情緒處于最活躍的狀態,便于學生發揮想象能力,通過繪畫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以下方法來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運用生動的語言。在美術課堂中,教師需要組織和運用強大的語言能力,運用更加生動、貼切的語言來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喚起學生對知識、經驗以及情感的表現欲望,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體現思維的獨特性。
2、運用討論學習模式。問題是激發學生思考的動力,在美術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提問,或是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之間結成小組進行討論,促使學生之間能夠通過有效的溝通進行啟發和激勵,開發和提高自身的想象和創造能力。為此,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互相交流,開拓思路,形成新的靈感和思維,促使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3、運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資源。多媒體能將作品更加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就會有切身的感受和體驗,建立起想象思維模式。
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決定著他們在這個學習階段,會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美術教學課堂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小學美術教學內容一般分為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等,其中大部分又以繪畫內容為主。教師要通過教材內容來激發學生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中的事物通過畫筆呈現出來。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掌控式的教學模式,要善于運用引導型的教學方式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理,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從而在頭腦中形成獨特的思維。
三、鼓勵學生欣賞名家作品,培養獨立思考的意識
學生們只有提高欣賞水平,拓寬眼界,才能提高想象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去欣賞名家們的作品,領略名家作品的特點和美之所在,并思考名家作品的獨有魅力和內涵。當學生從名家作品中獲得啟發,進行個性化創作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繪畫作品當中的優點,表揚學生取得的進步。教師在評價這些作品時,不能以其畫得好不好、成不成功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也要欣賞那些有個性的繪畫作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輕松、愉悅、自信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形成和發展其創造性思維。
四、結語
小學美術教學一定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穎、有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學習發散思維,發揮智慧潛能,發展創造能力,從而創造出美的藝術形象,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王宇海.美術欣賞教學方法與策略探究.教育科學.2017,12.
[2]張占文.淺析20世紀前期中國近代美術的時代氣息.祖國.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