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麗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使教學效果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并滿足新課程標準,需要充分發揮語文課堂學習評價的作用,為教學效果的增強奠定良好基礎。學習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對教學全過程的分析和總結。小學語文教學期間,為了確保整體教學質量有顯著提升,應當對學習評價予以充分認知,保證評價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評價方式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合理對學習進行評價,可以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評價方式進行分析,能夠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
1.評價方式片面單一
小學語文教師的職責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字詞,具備一定的人文知識,形成良好的道徳修養,擁有基本的交際能力。如果教學核心僅僅放在“句讀”的學問上,人文關懷嚴重匱乏,將造成學習評價立場偏頗,形式單一。如在講解古詩詞《鳥鳴澗》時,部分教師把課文的背誦視作教學的最高目標,在課堂中還時常提問同學背通,如果背誦不全抑或不夠流暢就全盤否定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學習評價不僅片面否定個體差異問題,而且是剝離人文關懷的應試化評價。這樣的評價忽略了人文素養的重要性,理解“月出驚山鳥”的動態美或許比生硬背通更能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不遺余力的背誦效果不一定比理解后循序漸進的記憶效果好。由此可見,小學語文學習評價中,也需要注重人文因素的重要性。
2.學習評價缺乏自省
教學活動是雙向的,教與學的關系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影響的,離開教學效果評價的學習效果缺乏科學性。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首先應該對教學效果做客觀評判,正確、合理的學習評價必須是基于客觀的教學評價之上的。如在講解《田忌賽馬》一課時,教師如果僅僅注重字詞的教學和文章精句的分析,就不能責備學生思緒飛不知所云。因為此類型的課文本身是有趣味和啟發性的,如果教師只注重表面不深入開發其趣味性的話,難免使文章喪失其教學價值,同時使教學缺乏樂趣,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會受到影響。此時科學的學習評價就應該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客觀評價學習效果。
3.鼓勵與批評尺度拿捏不準
在小學語文學習評價中,自然會涉及鼓勵及批評的問題。但是,鼓勵和批評本質上都存在雙面性,過度的表場和鼓勵會使學生驕傲自矜,而嚴厲的批評也會損害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個問題正是目前小學語文學習評價中較為棘手的問題。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并不能準確把握好鼓勵與批評的度,使得評價效果適得其反。
二、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評價方式
1.教師評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使教學質量有進一步提升,明確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期間存在的問題,加大了課堂學習評價力度。對于課堂學習評價而言,教師評價是比較重要的,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時,可以對學習狀況有全面認知,并且鼓勵學生,使學生能夠在以后語文學習中具有較強的信心,教師在評價時,應該按照如下內容進行。
(1)采用幽默的評價方式
在新課程標準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全新的要求,語文作為一種人文性的學科,教師對課堂學習進行評價時,可以采用幽默的評價方式,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加以評價,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促進學生養成人文素養。興趣比知識更重要,快樂才能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快樂才能讓孩子們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課堂應該是孩子們學習的樂園。筆者研究過評價語言,但我忽略了有時適當的幽默可以讓課堂生機勃勃。說起來,我還是不夠“巧”,還是缺乏教育的機智,而提高的方法唯有讓自己多讀、多思,讓自己智慧起來。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更加喜歡幽默的老師,如果教師比較幽默,可以給學生平易近人和親切的感覺,并且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有利于營造和諧和輕松的課堂氛圍,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具有重要幫助。
(2)激勵和賞識學生
教師在對學生吸收語文知識的狀況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注意所采用的語言方式具有激勵性的特點,并且對學生予以充分的賞識。如在《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然后對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加以評價,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動物們說的最美的事物有哪些差異性?當教師講解完該課程的內容后,學生認真回答相應的問題,教師再做出合理的評價。教師在對課堂學習進行評價時,要激勵和賞識學生,如果學生的回答和答案有出入時,教師要避免批評學生,應以正確的思維對學生加以引導,確保學生對有關語文知識有所認知。同時,通過對學生的激勵,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對學生予以理解和寬容
現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與傳統教育有了很大的差異性,教師在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加以評價時,應當對學生予以最大的支持與尊重。通過理解和寬容學生,能夠保護學生的內心,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評價時,語言應當具有真誠與寬容,有利于學生深刻感受教師對其的賞識和尊重,繼而最大程度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心。
2.學生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人應當具有的一種非常主要的能力之一。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評價中,可以充分發揮自我評價的作用,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能夠有效消除相關疑慮,進而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當教師講解完有關內容后,學生根據語文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所評價的內容包含兩大方面,分別是在學習時所掌握的內容和對相關知識不理解的部分,通過對自我學習狀況有客觀的認知,才能有利于學生對自我有全面的了解。如在《梅花》教學期間,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并對文章的大意進行分析。學生在反復朗讀期間,就需要對課堂學習進行評價,所評價的內容包含朗讀的流利程度、對文章大意所理解的深度。學生在反復朗讀中,結合上次朗讀和理解情況,做出客觀的評價,對自我的學習狀況有正確認知,充分發揮自我評價的作用,可以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斷分析與總結,結合自身學習情況,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從而為語文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提供參考。
3.學生之間的評價
通常情況下,學生之間的評價也是比較主要的課堂學習評價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學生之間實施相互評價,從而為整體班級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學生之間在互相評價期間,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確保學生的評價語言具有針對性、合理性和恰當等特點,避免在互相評價時較為籠統。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耐心和指引,逐漸提升學生互相評價的水平,并培養學生客觀和正確判斷是非的能力,當然,這需要一段過程,以免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相互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為學生品質與自信心的提升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將對語文知識掌握和存在的問題向其他學生報告,學生積極進行評價,可以找到存在的不足之處,并虛心向其他學生學習,取長補短,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學習評價是十分重要的環節,通過對課堂學習評價的方式進行分析,能夠為評價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依據,也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實施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魏愛青.初探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堂評價方式[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07).
[2]王敏.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11).
[3]肖華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優化評價方式探微[J].新課程·小學,2014,(12).
[4]李紅敏.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4).
[5]劉新林.小學語文評價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小作家選刊(學交流),2013,(05).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