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繁榮,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活躍于世界舞臺之上。為了加強與其它國家的交往,我國一直以來重視漢語國際教育,它不僅能使外國人學習漢語,同時通過漢語學習能將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文化傳播;作用
近三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在全世界各國擁有更多聲望,成為世界各國研究對象。要想了解一個國家,首先需要學會一個國家的語言,全世界刮起了一股學習漢語言的熱潮,中國也成為留學生目的國。對外漢語教學發展已有六十多年,為了順應新時代漢語學習熱潮,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上,我國提出漢語國際教育,漢語國際教育與文化傳播密切相關,漢語國際教育非單純的語言文化推廣,更多的是希望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時候,更多的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與現在發展、經濟與政治等,有助于中國文化走向全世界。
一、漢語國際教育對文化傳播的作用
(一)漢語國際教育架起對外交往橋梁
讓古老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傳向全世界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我們必須借助一切力量和途徑,讓中華文化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途徑和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按照傳播主題來說,可以分為政府組織型、傳播驅動型、企業推動型和民間組織型。以政府組織的各種展覽活動、以民間團體組織的各種交流活動和企業間進行對外貿易,都對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起到積極作用。我國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現狀下,通過結合自身特點,借鑒國外經驗,大力發展漢語國際教育。漢語國際教育包括對來我國進行學習的留學生進行漢語文化教育,同時跟其他國家學校合作辦學,開設孔子學院。我國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已經成為我國傳播中國文化、學習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地。除此之外,為了在國外發展本土漢語教育,我國采取各種形式,對來自80多個國家,10萬多名外國教師進行漢語培訓,邀請各國中小學校長及教育官員來我國進行文化交往和交流,加深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印象,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
(二)提升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來我國經商、旅游和學習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我國的文化和歷史也越來越多的受到外國人的關注和喜愛,這使得漢語學習成為一種必然,許多大學也開設了對外漢語等專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背景下,各國之間經濟貿易往來更加頻繁,中華文化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交流特色具有極高的受歡迎度。文化作為一個國家歷史、政治和經濟等多種元素的載體,具有多元特征,是一個向世界展示的方式。漢語作為具有豐富內涵的語言,漢語文化傳播成為一種必然,對世界文化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打造超級文化強國是我國和世界各國的共同訴求,但是文化的發展應該朝著和諧、相互包容的方向發展,尊重優秀文化、吸收優秀文化使得我國文化地域更加豐富,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過漢語國際教育,也讓越來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我國文化,提升國際社會影響力。
(三)提升國家軟實力
國家軟實力是指一種除了用軍事力量或者經濟制裁等手段外,讓其他國主動達成符合自己意愿的力量,包括文化、政治價值觀和外交政策。一個國家推行的文化包括普世價值、符合其他國家的價值觀和利益時,這個國家的意愿就更容易達成,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文化作為軟實力的重要性。雖然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不被別人認可,那么這種軟實力有什么作用呢?當我們做出一件對其他國家會產生影響的事情時,如果其他國家不了解我們,他們必然就不會那么相信我們,也就無法相信我們給出的這件事的理由或者解釋,免不了自行猜測,出于自衛,他們肯定就會想這件事情是否針對他們或者會對他們造成傷害。國家之間的關系恰恰如此,甚至比人際關系更加敏感,當一個國家的文化不被其他歸家知曉時,那么這個國家的動作在國際上很容易被其他國家妄加猜測,自然舉步維艱。一個國家如果想要文化這個軟實力在國際交往中起到作用,那么他首先應該讓別的國家了解他文化。
二、漢語國際教育推動文化傳播的策略
(一)加強中華文化傳播意識
在漢語國際教育過程中要加強中華文化傳播意識,明確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責任和使命。漢語國際教育不僅是漢語作為一種語言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更是一種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這就需要漢語國際推廣者、漢語國際教育者和相關學者充分挖掘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優勢,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客觀說明中國的過去和現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漢語國際教育過程中,使世界上更多人了解、認知和接納中國文化,并由此向世界展示一個崇尚和平、追求平等和生機勃勃的中國形象。
(二)全面發展孔子學院作用
孔子學院作為中外合作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其宗旨是通過漢語國際教育和文化傳播,增進世界各國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了解,增強中外文化交流與對話,促進世界各國和中國友好關系的建立。因此孔子學院要扎根目的國文化土壤,將中國優秀文化與當地文化有機結合。這就對孔子學院的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第一,孔子學院必須立足中華優秀文化,對目的國的文化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尋找中華文化與當地文化的結合點,是中華文化扎根本地文化。第二,孔子學院應該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展示活動,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為提升影響力創造舞臺。第三,投入目的國社會建設中去,在生活中為普通民眾展示中華文化。
三、結語
在全球化時代,文化以洶涌之勢沖出國門,走向世界。文化輸出可以提升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使其他國家人民對我們有更多了解。漢語國際教育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提供有力途徑,對我國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盧江琳.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D].蘇州:蘇州大學,2015.
[2] 謝思琴.論孔子學院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2.
作者簡介:唐琛(1987- ),女,侗族,廣西桂林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