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堅
摘要: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海南省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均采取傳統的頂崗實習,但該實習模式的實習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改變海南省酒店業建設性人才不足以及人才錯位的現狀,促進酒店在人才管理上的創新,也為了探索解決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面臨的就業起步低,發展慢等問題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法,探討了研究性實習模式在海南省高端酒店構建的可行性。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研究性實習
一、研究背景
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與酒店合作的實習模式為頂崗實習模式,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以加深對酒店行業的了解,提升專業水平和職業意識,同時,酒店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難度。高等院校與酒店合作,其目的是為了給酒店行業輸送高素質管理人才,但頂崗實習的效果并不理想,許多學生在實習之后表示畢業后不愿意繼續從事酒店行業。一方面由于酒店基層服務工作量大,學生認為對身體傷害較大;另一方面由于實習崗位一般為一線服務員,充當苦力,學生在心理上無法接受。鑒于該情況,海南省高等院校一直致力于探索更為有效的實習模式,但關于研究性實習模式的實施還較為少見,學界也尚未有研究針對酒店管理專業研究性實習模式進行探討。酒店管理專業研究性實習模式是指酒店與高校打造的對接培訓實習平臺,學生參與實習工作任務,同時了解但不參與管理工作,學生將酒店的日常運營技能與學校的教學體系相結合,構建酒店運營知識體系,為酒店的運營發展提出改善意見。該模式可以較好地改善酒店“輕理論重實操”的現象,幫助學生減少心理落差,也能夠促進酒店對現有問題進行改善,及時解決。
研究性實習模式已在師范類專業教學實習研究和生物科學類專業野外實習研究中探討過,但與酒店實習情況相比,仍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探討研究性實習模式在海南省高端酒店構建的可能性,本研究將通過訪談海南省各高端酒店的部門管理者,為海南省關于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一些建議。
二、文獻回顧
(一)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指學生到企業的具體工作崗位進行實習,邊學習理論邊實踐。但該實習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學生思想認識不足,適應能力差,高等院校疏于管理,酒店配合力度不夠,將實習生充當苦力使用等。研究發現,頂崗實習滿意度較低,而實習滿意度將影響學生的留職意愿。Koc 等人探討了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對暑期實習的看法,指出只有18.3%的學生在頂崗實習結束后還愿意留在酒店業工作,而很大一部分學生則表示將從事不同領域的工作。為了改善學生頂崗實習滿意度低的現狀,不少學者探討了影響滿意度的因素,如實習價值感知、工作條件和組織信任等、實習生的興趣和心態、導師的幫助與團隊精神等。提高實習生滿意度離不開學校、酒店之間的協作。楊朝暉提出在構建實習管理質量保障體系的過程中,應該正確處理學生、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企業不應局限于節約實習成本的使用,而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時間管理和培訓,讓實習生從中收獲更多,這有利于為酒店留住人才。
(二)實習模式創新
目前,關于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習模式創新的探討已有很多,趙偉麗和魏新民提出頂崗實習模式需要更加精細化,包括管理流程和引導教育的精細化。侯明賢通過分析傳統實習模式,并借鑒中外教育實習的經驗,提出了散步漸進法——“適應、思考、研究”的新型實習模式,馬勇等人提出并評估了“四輪驅動型”人才培養模式。但尚未有研究針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研究型實習模式進行探討。
三、研究設計
(一)資料獲取過程
前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現目前學界對酒店實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實習教學模式、實習現狀、實習滿意度、實習過程管理、留職意愿、實習與擇業意向等方面。同時,從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官網報道得知,中山大學旅游學院與廣州南沙大酒店已達成合作,為學院學生提供研究性實習的機會,于是,本研究通過訪談參加過該項實習的中山大學的學生,了解具體實習情況。在此基礎上,通過向酒店實習生發放調查問卷,訪談海南省內多家高端酒店[ 包括三亞海棠灣天房洲際度假酒店、海南陵水萊佛士酒店、三亞亞龍灣萬豪酒店、海口香格里拉酒店、三亞金茂希爾頓酒店、三亞海棠灣紅樹林酒店、三亞海棠灣威斯汀酒店、萬寧興隆明珠溫泉酒店等。]的部門管理者(主管級別以上),包括一線部門(餐飲部、前廳部、客房部等)以及二線部門(主要為人力資源部)。
(二)研究方法
1. 文獻分析法
首先,通過查閱實習模式、頂崗實習、研究性實習模式、酒店實習創新管理等文獻研究,進行整理分析后,設計了訪談提綱。
2. 訪談法
本研究通過半結構化訪談的方式與訪談對象進行30分鐘左右的交流,考慮到地域時間的限制,本次訪談采用的形式主要為電話訪談。訪談過程中圍繞訪談提綱進行交流,但不局限于提綱中涉及的問題。若訪談過程中,受訪對象提及一些新想法,采取進一步追問交流,已全面了解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研究性實習模式在海南省高端酒店構建的可行性。訪談開始之前取得受訪者同意,全程錄音。訪談結束整理訪談資料,若發現存在疑問,則采取回訪措施,以確保訪談文本分析的準確性。
四、調研結果
通過整理分析調查問卷以及訪談數據資料,結果發現:
1、目前海南省大部分高端酒店提供的實習模式為頂崗實習,且對于高校學生提供的實習部門均為一線部門,二線部門基本不向專業實習的學生開放,少數二線部門開放所接收實習生的人數也是極少。
2、酒店對于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所提出的建議不夠重視,反饋率較低。
3、實習部門普遍存在對實習生的培訓時間少,力度不夠,導致實習生對產品知識不了解就上崗的問題。
4、大部分學生表示,對酒店行業工作強度與薪資福利不匹配感到不滿。
5、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經過專業實習的學生不愿意繼續從事酒店行業,專業實習之前,有意愿從事酒店行業的人數占專業總人數的77%,專業實習之后,僅有 10.7%的學生愿意繼續從事酒店行業。
6、對于研究性實習模式,大多數部門管理者表示不曾了解該實習模式。了解后表示,出于成本考慮,酒店對此模式的接受度較低。酒店方只有在不影響酒店運營且實習期至少為 1 年的情況下才會接受研究性實習模式,但該模式在正常運營的高端酒店實施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會更加適用于處于酒店產品衰退期,急需轉型的酒店。
五、結論與建議
通過訪談海南省高端酒店部門管理者發現,研究性實習模式在高端酒店實施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對于處于產品衰退期,且急需轉型的酒店來說,接受度較高。結合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對酒店實習的看法,本研究將從高校、酒店和實習生三個方面提出有關酒店實習管理創新的建議:
1. 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應不斷優化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創新實習模式。多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并盡可能學生的實際實習需求,讓學生真正能夠從學習和實習中獲益,為酒店行業輸送更多管理人才。高校可以在實習前通過邀請酒店從業人員、學長同在校生進行交流分享,學校也應向學生提供有關實習的準確信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酒店實習模式、實習過程、實習目的和價值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實習觀念。同時,高校在選擇合作的實習酒店時,應盡可能選擇那些管理規范、培訓到位、崗位分配合理且崗位特點鮮明的酒店, 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實習生活,獲得理想的實習效果,并能夠提高酒店的實習滿意度。
鑒于在訪談過程中發現的研究性實習模式可能更適用于處于酒店產品衰退期,急需轉型的酒店。因此,學校可以根據學生意愿情況,考慮與該類型酒店進行實習戰略合作,實行研究性實習模式,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進行改善。
2. 酒店
酒店必須高度重視實習生的實習滿意度,因為這將影響到酒店行業人才去留問題。酒店不應該將目光局限于實習成本,而應將精力投入對實習生的實習管理和培訓,研究性實習模式可能是幫助酒店更好經營運行的一個選擇。酒店需要結合學生的實習心理,為其創造良好的實習環境,實行人性化管理,并盡可能根據實習生的能力與興趣安排崗位,在可接受范圍內提高實習待遇,重視實習生的崗前、崗中培訓,在實習過程中安排一對一的導師幫助。另一方面,酒店也應盡可能為實習生創造輪崗機會,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酒店運營,了解酒店行業,這也有助于實習生找到其擅長之處。同時,在實習的不同階段,酒店都應該密切關注實習生的情緒狀態,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當發現實習生出現不好的情緒,應及時對其進行疏導與幫助,使其較好地適應實習,并從中獲益。
3. 實習生
首先,實習生需要認識到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性,樹立正確的實習價值觀,正視酒店實習對于從業的重要性和意義,加深對行業的認識和理解,適當調整自己對酒店行業的薪酬待遇期望,將學習和鍛煉放在首要位置,將理論知識與實習實踐活動相結合,積極為酒店的運營管理獻計獻策,不應該將自己定位成苦力,而應將自己當作酒店的一份子,從自己的崗位出發,多思考,多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策略。在實習過程中時刻保持謙虛,有問題多請教,多向他人學習,才能實現進步和提升。同時,實習生可以通過參與相關的社團組織獲得與專業相關的實踐經歷,以提高對專業的興趣,多與前輩交流溝通。
參考文獻:
[1]馬健生, 孫珂. 基于課堂觀察技術的免費師范生研究型教育實習模式初探[J].教師教育究,2011,23(03):25-30.
[2]周宜君, 張淑萍, 楊林, 等. 民族高校生物科學類綜合性、研究型野外實習的探索與實踐——以中央民族大學實驗基地為個案[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05):18-22.
[3]石月皎, 覃慶芳, 盧彩紅. 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求實,2010(S1):83-285.
[4]王興瓊. 酒店實習生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旅游學刊,2008(07):48-55.
[5]Koc E, Yumusak S, Ulukoy M, et al. Are internship programs encouraging or discouraging?—A viewpoint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students in Turkey[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14,15:135-142.
[6]蘇建軍, 劉衛梅, 屈學書, 等. 酒店實習生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與實習價值感知的關聯性分析[J].旅游論壇,2011,4(01):113-119.
[7]田喜洲, 謝晉宇. 大學生酒店實習社會化及其留職意愿影響因素分析[J].旅游學刊,2010,25(01):65-70.
[8]徐瑩. 酒店實習生工作滿意度對其職業選擇的影響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1(04):226-228.
[9]Lam T, Ching L.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n internship program: The case of Hong Kong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7,26(2):336-351.
[10]楊朝暉. 高職酒店專業實習管理質量保障體系的建構[J].職教論壇,2010(11):47-48, 51.
[11]Chen T, Shen C, Gosling M. Does employability increase with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Enhanced employability and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in a hospitality program[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18,22:88-99.
[12]趙偉麗, 魏新民.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基于校企合作的精細化實習管理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32):87-89.
[13]侯明賢.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習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12):150-152.
[14]馬勇, 魏衛, 鄧念梅.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施效果評估[J].旅游學刊,2005(S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