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軍?趙志敏
【摘要】高校新改革發展的背景下,英語教學體系發生很大的改變,深入反思大學英語的教學,還要對教學手段進行重新建立,促進高校英語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本文將對課程改革下高校教學進行深入反思以及重新構建。
【關鍵詞】課程改革;高校教學;重構
【作者簡介】阮軍,趙志敏,河北地質大學。
長時間以來,高校英語教學一直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高校英語教育的完善是必須的。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高校英語教學反思,并在這一前提下,對課程的設置進行完善,并對教材合理地選擇和評價。
一、課程改革下高校英語教學的反思分析
1.對于課程設置的反思。我國英語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英語課程的設置中,將重點放在英語四六級的統考方面,正因為如此,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除了對考試進行應付,高校學生并不能完全認識英語的重要性。有效地設置英語課程要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作為核心,存在課程設置不科學的問題。
2.反思教學方法。以往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是比較單一的,并且非常僵化,并不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很多英語教師總是強迫地讓學生學習英語,因此,學生的厭煩情緒越來越明顯,使得高校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沒有完全被發揮。以往的教學體系中,高校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并不主動,也不能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3.對于英語教材的反思。選擇適合高校發展的英語教材,有助于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掌握,并且能夠讓學生充分地了解中西方國家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并促進學生語言以及文化素養的提升。但是,多數高校英語教材都乜有包括西方文化,最終使得學生學習完語言之后,不能和文化背景之間相互結合,不能進行交流。高校學生不能和我國傳統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有效地結合,明確文化之間的差異,產生缺乏跨文化能力的問題。
二、新課程改革下重建高校英語教學
1.合理地選擇教材。高校英語學習過程中,主要包括美國文化和倫理內。學習英語的時候,必須重視西方文化的學習,同時,必須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選擇英語教材的時候,要具備比較多的內容,不但要包括英美文化,與此同時,還必須包括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多宣傳正能量。很多學生盲目推崇西方國家的文化,但是對于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不了解。因此,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更融入,促進學生文化自信的提升。選擇教材的時候,不但可以符合四六級考試,同時,還能滿足自身對于文化的需求。
2.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往的高校英語教學,英語教師習慣性地在課堂上讓學生記憶單詞和句型,理解復雜句型,這一教學方式并沒有得到很好地效果。目前網絡技術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很多課堂中所教授的知識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失去了教師所應有的指導作用,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去思考問題,通過視頻方式對課本知識進行展示。除此之外,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要注意多元化和多樣性,讓基礎不同的學生可以在學習當中獲得效果。高校英語教學要運用任務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結合學生本身的情況,運用一個比較適合的方法。激發高校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為學生準備足夠的資源。例如微課或者是慕課,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手段的選擇要和高校學生在學習中的特點相符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促進高校學生英語教學整體質量不斷提高。
3.加強課程設置。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可以將高校英語課程歸納為三個方面。是指通用英語、專業英語、跨文化交際。一般來說,英語課堂具有非常有限的時間,作為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設置各類選修課,對于學生來說,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選擇課程。比如,學習機械專業的學生就可以選擇機械英語,畢業之后想在商務領域中發展的學生,可以加強商務英語的學習,跨文化交際類的課程是指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際,學生需要和自身所需結合選擇課程。現階段,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都具有盲目性,似乎學習該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考試過關,拿到相關證書,但是這一應試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設置英語課程的時候,需要把很多實踐的機會留給學生,能夠讓學生主動地應用英語,提高自身的英語語言能力,高校還可以開設一些英語角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英語溝通力度,為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做好保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英語教學,英語教師需要明確教學規律,同時,結合學生間的差異性,加強教學體系的完善,選擇合適的英語教材,將更多的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通過不同的考核方式,讓課程改革與英語教學之間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推動我國高校英語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永尚.高校教學評價發展趨勢分析[J].山東化工,2017,46(15): 143-144+146.
[2]王鶴梅.用戶體驗視角下高校微課的設計與制作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