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速
【摘 要】隨著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教師意識到: 傳統單一的知識傳授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初中生英語學習的要求了,要采取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必須增大英語課前的熱身和導入。但是,如何采取有效的導入策略進入新課,增強導入課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還存在許多誤區和制約因素。一方面,學生對于英語課堂導入的參與性不足;另一方面,教師的指導作用不足,沒有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意識。因此,必須強調英語課程導入形式的新穎性,合理設計與英語教學內容相關的導入課程,在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策略
英語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講較難,要想更好地抓住學生的視線,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注意導入策略的使用。好的課堂導語,能夠讓學生理解課堂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起到良好的預習效果。
一、聯系生活導入
無論是英語或者是漢語,它們作為語言都需要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必須結合自身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尋找教學素材,創設生活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比較法來進行教學,可以設計一張圖表,把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融入表中,通過音樂起源、時尚元素、是否具有跳舞的特點等進行比較,并在此過程中教學生正確掌握語法,深化學生的理解,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將自己認為對的判斷融入到表格中,從而全面了解會跳舞的音樂,這種方式填補了教學中的不足。
教師也可以利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教學,學生對故事有一種莫名的喜歡,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講述的故事中留下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英語教師可以在故事中增添一些較為抽象的語句或者詞匯,利用故事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快速的掌握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情境,例如,在講解通過現階段的天氣進行“Sad movies make me cry”的教學時,在講解完相關知識后,英語教師就可以利用夸張式的表情說:“Look at the sad movie and thinkabout it.”但是卻讓我受益匪淺。
二、情景導入
情景導入法是英語教學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導入方法。通常情況下,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和對話都具有一定的直觀情景。因此,在進行新課的導入時,可以借助表情。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或利用簡筆畫、圖片、投影儀、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將教材中相關情節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讓學生對英語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如,在學習Food and drink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圖片來展示一些食物或飲料,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還可以設計一種購物情景的對話,從而引出“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這兩種句型,讓學生通過情景體驗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到英語知識。
三、故事導入
中小學生都比較喜歡聽故事、讀故事甚至喜歡編故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利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情緒,引發學生對故事內容的豐富想象,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例如,“Amazing things Reading”閱讀部分,講述的是一個故事,教師可以用故事導入法帶領學生直接進入故事情節中。教師向學生展示驚恐表情的畫面,有的學生嚇了一跳。學生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想知道是什么事情使得這個女孩如此害怕,然后提示說:“The girl saw a ghost in the park. Do you know the appearance of a ghost?”學生們聽到“鬼、幽靈”,他們頭腦立刻想象“鬼”的模樣。接下來展示幾張有關幽靈、精靈、鬼怪的照片,讓學生毛骨悚然。學生越是害怕,就越想去探個究竟,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故事導入直接刺激學生的神經,根據幾個片段的圖片就能讓學生發揮想象,帶動學生的思考,把學生的閱讀欲望立刻激發,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起來。
四、復習導入
教師的講解新課的內容過程中,可以通過復習舊知識的方法來為新內容教學做好準備。教師需要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點,并且發掘新知識和舊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在復習中,教師需要根據相關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從而為接下來的新知識學習做好有效鋪墊。同時,在復習中需要設置有效的疑點,讓學生積極求知,這可以為新知識的講解提供契機。比如,在講解日程安排的內容之前,可以復習關于時間、日期以及星期的表述方法,然后讓學生復習相應的語法和句式。把關于星期的表達方式,編制成歌曲,這樣可以達到復習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歌唱來進行warming up。同時,還可以把相關內容編制成chant的形式,讓學生對比哪種chant形式比較好。通過這種有效導入,能夠確保導入的流暢性以及自然性,達到水到渠成的教學感覺。
五、問題導入
“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究,才有所得。當學生面臨問題,需要新知識來尋找答案時,他們才產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應巧妙地向學生提問,有意使學生暫時處于困惑狀態,使學生投入到積極的揭開“謎底”中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問題導入法關鍵在于問題的設置上。問題的設置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封閉式、到半開放、再到開放式問題的原則,問題環環相扣。
結語
在初中英語應用課堂導入中應運用情境教學策略、聯系生活策略、體現學生主體性策略,以此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共鳴,最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得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人,為拓展學生思維提供空間,最終有效實現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靜.初中英語教學有效課堂導入的方法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1)
[2]鄭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策略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11)
[3]彭應輝.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分析[J].校園英語旬刊,2017(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