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添
【摘要】親職教育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它除了父母角色意識和教育能力的培養外,還關系到文化藝術的協調融合等,涉及文化、藝術、經濟、科學技術等多個方面。開辟社區親職教育課堂,營造一支熱愛親職教育工作、具備一定的文化藝術素養、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重中之重。藝術素養屬于人文素質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內容豐富而廣泛,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美育的核心,能夠給予受教育者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親職教育的實施者必須具備一定底蘊的文化藝術素養,這就對學前教育專業師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關鍵詞】學前教育 親職教育 藝術素養 要求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項目“專業建設和社會服務雙重視角下學前教育專業開辟社區親職教育課堂的研究與實踐”( 編號GXGZJG2018A027)與北海職業學院2018年度第一批院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強化高職教育類專業學生藝術素養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項目編號:2018YJZ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05-02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具有啟蒙作用并能影響兒童長遠發展的親職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日益突顯。林家興在《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2007)中就親職教育的內涵給予如下解釋:“以父母為服務對象的親職教育對于成人而言即是由親職專家所開設的終身學習課程。其目標在于增進父母管教子女的能力,改善親子關系的同時提高成人自身素質,達成雙向互補的共識。”開辟社區親職教育,是順應了社會需要和市場需求。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是親職教育課程實施場所的不二選擇。為滿足社會對親職教育的迫切需要,學前教育專業師生具有“育己”和“育人”雙重身份,符合終身教育理念的倡導。
一、學前教育專業師生藝術素養的構成
藝術素養屬于人文素質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內容豐富而廣泛,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美育的核心,能夠給予受教育者潛移默化的影響。藝術素養主要是指人的三種能力:藝術觀察力、藝術想象力和藝術創造思維能力。從專業的視角考察,學前教育專業師生的藝術素養主要指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綜合體現,主要包括對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筑、文學、戲劇、影視等藝術的欣賞、感受、認知、表現能力上的綜合體現。換言之,學前教育專業師生的藝術素養就是他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綜合體現。
(一)感受美
感受美是通過多種具體形態,感知和感受到物態的形色、肢體、語言、旋律等,用感官感受到的美感。
(二)鑒賞美
鑒賞美是對具體形態,如風景、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筑、文學、戲劇、影視等的鑒定和欣賞。鑒賞含有區別、品味、品評的成分,是比欣賞更多些主觀成分的一種審美態度。
(三)創造美
創造美是對具體形態的思想情感和內在含義充分、確切、有效地傳遞給觀眾,揭示內在的深沉內涵, 并融入自己的藝術個性,從而更加深刻地刻畫作品,體現思想感情,表達內涵意境,不但是詮釋者,更創造者,這就是一個二度創作的過程。
二、學前教育專業師生藝術素養對開辟社區親職教育課堂的意義和作用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舉措日趨完善,培養全科型教師將成為加強師范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一大趨勢。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生的藝術思維、藝術情趣和對美的追求方面,以及開發大學生潛能、培養創造精神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藝術素養教育中就是教育者通過藝術作品向學生揭示真善美、假惡丑,使被教育者在意識層面上產生對真、善、美情感的強烈向往;同時也激起對人類崇高行為競相仿效的愿望,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這種“變異面”就是接受藝術作品所蘊含的正面美的教化,洗滌、凈化個人的欲念和功利,產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促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藝術素養其特殊的內涵與外延在學生創新素質、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要讓學前教育專業師生成為知識的傳授者和傳播者,需要讓師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藝術素質教育提升創新精神、人文精神和藝術修養,這種作用是對學前生其它學科專業知識的有益補充。
學前教育專業師生的藝術素養,除了具備通常上的意義之外,還在開辟社區親職教育課堂中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藝術素養是一個人從事各類社會活動的潤滑劑和柔和劑,對于開辟社區親職教育課堂這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而言,學前教育專業師生的藝術素養可以從多方面促進親職課堂建設和親職教育活動的開展。
(一)利于將社區親職教育活動作為一項藝術性與教育性兼具的活動開展起來
親職教育本身要講究藝術性和教育性。親職教育的對象是承擔家長職責的人,通過教育使家長們明確并履行法定職責和義務,學習教育孩子知識和技能的,實現自身觀念和角色行為的轉變,在孩子的撫養教育中更理性、更具有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時代責任感。因此,激發出全社會參與親職教育的需求。劉子金在《論親職教育與高校轉型發展》中提到,針對夫妻雙方或一方為大學畢業的家庭進行的調查統計說明,不少家長雖然擁有大學文憑、專業資格證,卻缺乏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力,有文憑無文化的家長也大有人在,但在情商、藝術素養等方面有所欠缺,不少高學歷家長甚至陷入家庭教育的困境。從愿望上講,政府、學校和家庭無不希望每一個家庭都養育優秀人才,每一個家長也無不希望自己成為合格的、優秀的家長。由于家庭教育是一項實踐能性很強的活動,在和子女的互動中,觀察能力、游戲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指導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表演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必須隨手拈來,才能取得預期教育效果。親職教育是一種基于家長角色與親子關系的雙向成人教育。《教育大辭典》將親職教育界定為:“對父母實施的教育,其目的是改變或及加強父母的教育觀念,使父母獲得將撫養、教育子女的知識與技能”。作為親職教育的接受對象,也就是父母,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是必要的。具備藝術素養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有助于感悟社會文化知識的多元性,有助于文化藝術的熏陶,培養高雅的品位,提升情商塑造,有助于關注到子女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