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宇
【摘要】本文重點探究基于核心素養下概念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 概念圖 核心素養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84-01
1.發揮概念圖效應,加強對知識框架的理解
概念圖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能夠將各類知識整合到一個框架當中,這樣即可更好的將知識內容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模板,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并且幫助學生豐富頭腦中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語言溝通不斷幫助學生樹立概念框架的意識,加深學生對知識概念進行記憶,從而培養學生的生物思維。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還要設定課堂情景,通過多媒體和黑板,引導學生在概念圖體系中層層遞進,最終形成完整的生物知識框架。
例如在“細胞分裂”專題教學中,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說明什么是概念圖,這樣會讓學生內心感到麻煩、抽象,從而對概念圖產生負面情緒。由于細胞分裂中的很多概念容易混淆,筆者在教學中先引入概念,通過動植物細胞分裂比較讓學生心中生成初步認知或相關認識,之后再展開細胞分裂的概念圖(圖1),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細胞分裂的不同。
2.糾正概念偏差,提高實驗設計能力
概念圖要求學生、教師都能夠正確把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概念圖的繪畫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思考,從而完成對生物知識概念的理解并構建知識體系。同時,學生繪制概念圖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對學生出現的錯誤知識概念進行糾正。如在進行DNA、蛋白質、染色體相關知識教學中,由于這些類知識概念相似度高、作用接近,導致學生容易對這些類知識混淆,此時教師即可讓學生繪畫概念圖,區分三者之間的差異性,明確蛋白質構成部分、染色體由分哪些、DNA有哪些等。這樣即可對混淆的知識進行梳,加強學生記憶能力。
筆者認為,生物知識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還是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扎實才能夠發揮學生的潛能,對身體、生物基本本質有一個充分了解,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掌握環境和生物之間的關系。在高中生物教學當中,要鼓勵學生更加靈活的聯系到其他的生物知識,延長學生的知識樹,并結合一些生物實驗幫助學生了解。總之,概念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構建生物知識體系,構建生物思維的橋梁,讓學生養成更加嚴謹的生物科學態度,不斷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
3.加強復習,通過概念圖定位
高中生物知識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這就給生物復習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對于高三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幫助學生彌補知識漏洞,通常都會展開多輪復習,之后再對所學知識進行總復習,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能力,教師都會以專題類復習為主,而專題類復習則更加適用于概念圖,通過概念圖進行知識鏈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雖然教材和輔導書中也有概念圖的,但是這些概念圖往往缺乏針對性,這是因為概念圖不是學生創造,所以概念圖內容難以轉化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展開生物復習時,在每個單元復習完畢之后的讓學生繪畫出本單元的概念圖,觀察學生是否能夠完整的構建本單元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光合作用”單元復習完成之后,教師就可讓學生圍繞著光合作用概念繪制相關的概念圖,包括能量轉化、物質逆變、光合作用結構等,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通過自身知識結構以及對本章節知識的認知構造概念圖,完成對本章節知識的鞏固。采用該方法讓教師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知識漏洞,學生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對漏洞知識進行定位,幫助學生彌補自身的知識體系,掌握知識難點。學生在完成概念圖之后要保存起來,可以隔一段時間進行復習,讓學生將知識內容串聯起來,實現知識的二次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化生物素養。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概念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有著重要意義,通過發揮概念圖效應、糾正知識體系偏差、強化復習等環節,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養成生物思維,完善生物知識架構,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朱東升.高中生物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設計研究[J]. 文存閱刊, 2018(10):555-556.
[2]張祖迷.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高中生物教學探究[J]. 考試周刊, 2018(5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