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
【摘要】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題展開論述,重點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展開分析討論。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在初中語文教育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是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很多地方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積極改進初中語文教學,并不斷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則顯得十分必要。
二、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方法的探討
(一)幫助學生科學設定學習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設立明確的目標。如對于初一的學生,教師為其設立的目標可以是在一年的時間內古詩文背誦達到一定的量;對于初二或初三年級的學生,教師為其設定的目標,可以是在一年的時間內,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夠通過多次閱讀,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學生在閱讀方面獲得的進步較快,則可以在閱讀基礎上使寫作能力提升設為目標;如在閱讀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培養學生的散文寫作能力,并在訓練之后達到一定的水平。在整體目標明確之后,教師應該在學生的每次教育引導中都設立明確的目標,也就是“小目標”。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春》后,我們所設定的目標可以是通過此次學習活動讓學生對散文的特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在幾天時間內熟練背誦其中的部分精美句段,而且要通過長期的堅持,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在每次經典散文學習之后,都能積累一定量的優美語句,并在長期的積累過程中增長其語文素養。
(二)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閱讀
在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因為通過創設情境,能夠將相對枯燥的閱讀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而且能夠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針對《天凈沙 秋思》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圖畫或視頻為學生營造一個月夜環境,并配設清幽的音樂,從而營造出一個安靜、哀傷的氛圍,然后有感情地朗讀曲中的每一句、每個字,從而引導學生細細體會其中的每一句,并深刻理解作者漂泊在外的孤獨和凄涼。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然后針對課文所學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三)科學引導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
課外閱讀指導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補充,也是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進一步豐富初中生的課外閱讀,以更好地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針對課外閱讀教學指導進行適當的創新。如開設相應的交流賞析課,針對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教學指導,交流欣賞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交流欣賞引導學生進行思想碰撞,并通過交流欣賞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讀物的價值。在交流欣賞課中,針對目標作品,沒有必要進行面面俱到的介紹和賞析,而是圍繞其中有價值的內容進行共同賞析和探討,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例如,圍繞課外讀物《快樂王子》這一作品,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談一談閱讀后的整體感受,然后引導學生重點尋找文中的“美”,并以此為線索進行梳理,如作品主人公的精神美、作品創作中所體現的語言美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探討,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作品內涵,并通過學習主人公的精神來提升自身的修養,并通過對其中文字的再次品讀,幫助其更好地提升寫作水平。
而且,在交流賞析課中,教師要通過科學的引導,使學生所討論的內容不斷深化,最好能夠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通過文學作品來品味生活,然后再根據生活實踐從而回歸文學作品,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還能夠增加其對真實生活的品味。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并通過一次次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來不斷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
(四)通過融入生活元素引導學生閱讀
教學活動的開展,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生活,而且語文學科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更加緊密,而在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通過科學聯系生活實踐,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紀念白求恩》一課學習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根據自己對醫生的印象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重在了解醫生工作的辛苦,并培養學生的感恩之情。為了更好地完成寫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醫生的工作生活進行仔細觀察,從多個渠道入手搜集寫作素材。如詢問家長、走訪鄰居、問卷調查等,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獲得所需的鮮活素材,并完成寫作。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能夠走出學校,走進生活,更多地了解實際生活,并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疾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并了解醫生工作的偉大,使其能夠心懷更多的感恩來認識白求恩,對待醫學工作者。
(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評價
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科學的學習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及時查找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改進,進而不斷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具體而言,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定期對自己學習的知識進行總結,通常為一周一次,首先對本周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系統梳理,然后對照教學大綱,對自己學習存在的缺失進行標記,在下一周的學習中進行及時補充。針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需要做好相應的學習記錄,然后將自己的學習方案向教師請教,請老師進行評價指點,并針對自己近期的學習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另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小組,然后定期進行學習交流,在學習交流過程中進行相互評價,然后對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提醒、改進,在相互交流評價過程中獲得共同進步。
(六)注重新型教學工具的應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必須注重對現代社會新型教學工具的應用,這也是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加強對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將多媒體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利于增加課堂信息容量,進一步拓展學生視野,進而有效促進學習。在傳統教學課堂上,學生主要通過語文教材及教師的講解來獲取知識信息。而多媒體的應用,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使得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傳遞的知識量有所增加,進而增加了學生的視野。其次,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在傳達教學信息的過程中可以表現為圖文并茂、聲形兼備的方式,這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文字信息通過多媒體設備被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進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并不斷提升學習效率。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必須對其從多個維度、多個層面入手,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完善,進而完成對學生的科學引導,不斷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屠麗娜.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
[2]李興龍.初中語文課堂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
[3]陳雪英.初中語文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學周刊,2018(2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