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秀
摘 要: 不論什么形式的作文教學過程都離不開對作文的修改,它既代表對之前作文指導課程的回顧,又代表當前課程的基礎,對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技巧及語文素養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重,意味著寫作在語文教學與學習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作文教學 有效批閱 研究策略
傳統的語文作文批改形式,主要是由學生將寫好的文章統一上交,然后由老師統一修改,加上修改意見,對于文章評價和要求,學生可能一眼都沒有看到,所以不會真正領悟老師評語的精華,更別說吸收以后再應用到作文中。事實上,從學生角度看,作文很難動筆,從老師角度看,作文很難修改,如此形成惡性循環,作文就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夾在學生與老師之間,兩者沒有辦法在作文上進行交流與對話。我在從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實踐,就我身邊的同事及我的感受來說,老師對于批改作文真的是一件極為頭痛的事情,整個班級的學生一共有60位,基本每兩周的時間就會進行一次寫作,雖然每次修改和寫評語要占用大量的工作時間,但所達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不但對寫作沒有興趣,而且對寫作充滿恐懼,我對于批改作文心中充滿膽怯。到底怎樣才能實現語文作文教學的高效和實用,我在不斷實踐中積累經驗,幾年來取得了一些進步,在此跟大家分享。
一、從教師方面來說
1.對于學生寫作中出現的閃光點要提出表揚,再找出不足。
小學作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注重興趣的培養,人都需要受到足夠的表揚,才會將事情越做越好,更何況是小學生。本來寫作對于他們就是一件苦惱的事情,當他們花費很多的精力完成寫作,當然需要得到老師的認可,這是一種對于自己勞動的認可,讓他們充滿成就感。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贊同跟表揚,這樣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應當注意寫評語時的語氣方式,不論學生將作文寫成什么樣,都是他對于整個題目的理解及對于框架的構思,是一次大膽的思考,所以肯定會有值得老師贊同的地方,甚至是有很大的優點值得其他人學習,老師應當在贊同學生的優點及好的想法的基礎上,再提出學生的不足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多用一些好的語言稱贊學生,這樣不會使學生失去信心,為寫作能力的提升做鋪墊。
2.不僅僅是優美的評語,還要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小學階段是寫作能力提升的基礎,很多學生已經能夠將事情描述得有頭有尾,并且能夠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寫作套路與模型已經根深蒂固,甚至知道錯誤,卻不知道如何更正。學生如何學會寫作,不僅是課堂中的理論教授,更重要的是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實際操作狀態,在學生的作文中就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實際的應用指導,重復多次,讓學生親身經歷過修改以后,下次再有問題就可以舉一反三。例如在介紹家人的時候,一些學生通過具體的樣子突出人物的長相特點,但是等文章結束,還不明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不會使用事件描寫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我結合他們具體描述某個人的特點給他們作分析,將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寫在評語之中,讓他們模仿這種寫作的手法,寫作水平逐步提升,不會每次都用開門見山式的描述方法。
3.讓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在作文中進行對話和交流。
不同學生對待作文題目有不同的見解,寫出來的文章會體現他的性格特點及對于文章的領悟,因此,通過閱讀學生所寫的文章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和想要表達的觀點,然后在文章批改以后的評語中加上想要與他們交流的話題。比如一次學生寫關于親情的文章《父親》,學生對于自己的父親充滿不滿與憎恨,她認為自己長這么大父親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自己,考慮過自己的感受,寫了很多真實的感情。后來我通過班主任才知道孩子是離異家庭,她獨自跟著父親,后來又有了繼母。對于這樣的情況,我不僅對她的寫作進行指導,更在精神層面引導,給她灌輸正確的觀點,讓她對以后的生活充滿希望。很多次我都和學生在文章中進行情感的交流,很多感情也許不愿意說出來,但是可以將它記錄在文章中,將自己身邊發生的喜怒哀樂都寫在文章里,不但提升整體文章的鮮活感,而且讓他們在寫作時情感更加細膩,為日后發展提供潛力。
二、從學生方面來說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教師改文,業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怎樣才能使學生提升寫作水平呢?葉圣陶先生曾指出:要把重心放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上,讓學生自己修改,老師充當引路人。至于如何修改,應該修改什么,需要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這樣學生不就是作文的主人了嗎?如果習得了這種意識與方法,那么將使你終身受益。葉圣陶先生的這一思想,就是給廣大教育教學老師最好的意見,也是最重要的經驗,需要老師充分實踐和積累。要大力提倡培養學生對于文章的自我修改能力及互相修改的能力。
1.修改學生文章最佳的第一人選應該是自己。
葉圣陶說:“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在以往的批改模式中,學生只管寫作,老師只管修改,至于修改成什么樣子,是老師的責任,與學生沒有關聯。我大膽嘗試放手,讓學生自主修改文章,就目前看,取得的成績明顯。學生在基于課堂中所學修改技法之上對自己的作文自行修改,包括錯別字、病句及添加的細節等,經過自己修改以后,整個作文不論是表達還是文體都要比之前高出一個等級。
2.通過學生相互修改作文,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俗話說:“一人智短,二人見長。”由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模式進行作文的修改,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相互配合學習的能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文修改的第二階段由學生相互之間配合完成。當學生掌握其他人作文的修改權利時,自己首先是主動的,而且積極性高,學生可以學著像老師那樣,將自己的修改意見跟評語寫在其他同學的作文本上,不但為其他學生提供幫助,而且是在鍛煉寫作思維。可以同桌之間相互交換批改,也可以將整個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相互交換批改,互提意見,抽出一篇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不論是所體現的思想,還是所呈現的內容或者是整個文章的架構、使用的辭藻及標點符號等各方面提出看法和觀點,寫出簡要的批語,最后將修改以后的比較優秀的文章展示出來,供大家學習,讓其他沒有看過的同學分析和觀察有沒有其他需要修改或者提供意見的地方,充分調動大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歷史上無數經典的案例都證明這句話的真理性。學生對于自己文章的修改不是為了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教師要在這個環節起到引導和指引的作用,教學生如何使用“魚竿”,而不是將“魚”放在他們的嘴邊,要讓他們運用學到的技能去文章的海洋里“捕魚”。對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及寫作技能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相信學生經歷過這一過程以后會得到全面提高。總之,“好的文章不是一筆勾勒的,而是不斷修改的”,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需要對這一點有深刻的見解。
參考文獻:
[1]張暉.小學作文批改的幾點做法與體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2).
[2]魯瑛.小學作文教學中巧用“智慧批改”成就“妙筆生花”[C].素質教育教科研成果,2018.
[3]段琳.小學語文教學作文批語的藝術[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