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情景應更加多樣,“多媒體教學情景”“實操環境教學情景”以及“生活教學情景”作為教學情景的三大表現方式,對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是行之有效的數學教學策略。據此,本文圍繞這三種教學情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情景教學。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數學教學;運用策略
筆者認為,情景教學的種類多樣,例如通過多媒體設備運用情景教學,通過實踐活動運用情景教學,通過生活實例運用情景教學等等等等,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情景無疑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好幫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情景教學概況以及教學情景的實際運用策略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一、情景教學概況
1.情景教學的含義。情景教學顧名思義,即通過營造“情景”進行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情景可以是一個問題,可以是一種可觀察、模擬的場景,更可以是一種可想象的畫面,學生身處其中,能夠根據場景學習教學內容,不僅有趣,而且自由度高。小學教學尤其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學情景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教學情景的特點和作用。情景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方式,具有如下的特點和作用:首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情景必然是有趣有料的,即情景內容中有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動漫、游戲、體育等等;其次,教學情景的展開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用多媒體設備,也可以通過問題和生活實例,其原則在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自主創設情景;最后,一個優秀的教學情景是多元的、靈活的,能夠為課堂教學情況的變化留出調整的空間,教師在運用情景教學的時候,要格外注意情景的多元性和靈活性,以應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
二、情景素材的選擇和運用
1.如何選擇情景素材。首先,情景素材要滿足多樣性的特點,所謂多樣性,即情景素材不能是單一的一兩種,而是要形成一個具體的“素材集合”,當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情景素材時,教師可以直接選擇該情景素材或加以變形以改造為其他的情景素材;其次,情景素材應滿足趣味性的特點,所謂趣味性,即情景素材一定是要有趣有料的,更直觀的說,當教師展示某一個情景素材的時候,學生應當表現出興奮、喜悅、快樂的表情,而不會出現木訥、呆滯、無所適從的表現。
2.如何運用情景素材。教師在運用情景素材時,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關注學生的興趣點,以情景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可以將“小明在家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作為情景素材,為學生創設“家庭式”生活化教學情景,讓小學生扮演小明,動手制作長方體和正方式,降低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成效;第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環境素材,鑒于小學生的數學水平不是很高,所以教師選擇的情景素材要以簡潔、直觀為主,盡量讓學生一看就懂,而不會在理解情景素材階段花費太多的時間。
三、教學情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通過多媒體運用情景教學。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PPT、視頻、音樂,從視覺、聽覺、感覺三方面入手,為學生營造教學情景。這是教師最常用的運用情景教學的方法。
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為例,教師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介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定義、特點的視頻,以此創設問題教學情景:“大家根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和特點,說一說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生根據這個問題尋找生活實物,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直觀認識,然后,教師通過視頻演示如何設計精美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同步演示制作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整個過程。
2.通過實踐活動運用情景教學。我們都知道,對數學教學來說,適當的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通過實踐活動創設情景,一方面能讓學生通過情景實踐數學知識,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從情景中總結實踐經驗,此外,由于實踐活動的開放性較強,學生身處實踐教學情景中,學習興趣自然也能更高。
以《統計與概率》教學為例,教師以“收集環保資料,綠化美好校園”為題創設活動情景“我是小小環保員”,讓學生在實操情景中進行角色扮演,并引導學生練習如何通過有效手段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并簡述信息處理的整個過程。因為缺少教師演示環節,所以剛開始學生會有些不習慣,此時教師就應該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敢做、多做。當然,這里所說的實操情景必須要有較強的趣味性,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數據描述過程中時,教師可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具象化實物描述相關數據,例如植樹造林可以用樹來代表,打掃衛生可以用掃把來代表等等。
3.創設生活教學情景。生活教學情景注重具象化想象和合作性,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生活化元素,可以降低學生的想象難度,同時還可以利用分組合作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實際教學過程中,生活教學情景是教師采用最多的教學情景,其靈活性、拓展性、具象性和啟發性也是情景教學中最強的。
以《公頃和平方千米》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分組合作法創設生活教學情景。首先,教師將全班同學兩兩分組,分成A、B、C……多個組,并提出問題:“小明有1公頃土地,小紅有1平方千米的土地,請問誰的土地面積更大”,因為“土地”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所以教師在拋出這個問題后,學生就能第一時間在腦子里模擬土地的樣子,對其解題過程中構建解題思路非常有幫助;第二步,通過問題創設生活教學情景,例如用多媒體播放幻燈片,詳述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大小關系,然后再讓組內成員相互合作,討論如何換算公頃和平方千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多媒體、實踐活動和生活實例運用情景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教學情景的三種常規方式,不僅操作性強,而且也能實現以學生為課堂中心,并發揮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作用。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更多更好的運用情景教學的方法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趙淑英.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淺談情景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革新,2007(9):65-65.
[2]楊學偉.情景教學法,連接數學與生活的“通道”——芻議情景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7(1).
[3]勾志來.論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2):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