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琴
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以生活為邏輯起點與歸宿,以生活為中心和基礎,既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教會學生生活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做人、處世。學校里的教育有很多是空洞的、理論性較多的教育,而生活中的教育卻是實在的教育、終生的教育,把理論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那種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真正體現生活教育理論!
關鍵詞:關注學生生活;教育契機;學習興趣;調整策略
教師承擔的責任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按照陶行知老先生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是從人類社會產生就有的,有了人類生活產生便產生了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同時生活教育中的種種與人類社會現實生活又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生活中進行。“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一、關注學生生活,捕捉教育契機
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教育應該與生活完全融為一體,小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真實的生活情境體驗的過程。讓生活融入英語教學中,課堂生活化展現的是學生生活實際碰到的各種情景,只要教師隨時注意學生身邊的各種教育契機并抓住它們為己所用,再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就能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關注英語學習,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快樂中學習、使用英語,為他們學習英語提供堅實的基礎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和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英語教師在小學生英語的教學活動中,做的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把課程題材結合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之中”,溝通生活與英語教學活動的聯系,使小學生感受英語教學的趣味與價值,讓小學生產生對學習英語的親切感,有益于小學生在發現、理解、探索和應用中學習英語。我們對小學生的英語教育也應該尋求一種更為自然,更為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教育,這就更需要我們倡導以小學生的生活為內容的英語教學,讓他們通過不斷地獲得總結豐富的生活經驗來促進他們學習英語的知識、培養學習英語的能力、情感、達到切實的自身水平的提高。
二、關注學生生活,捕捉學習興趣
生活中布滿了千奇百怪的問題,小學生對四周的事物又充滿好奇心,作為英語教師只要我們關注學生生活,就能發現孩子的興趣活動,并通過課堂教育實踐幫助獲得他們獲得英語知識,培養學生探索學習英語的興趣,教育學生英語學習既來源于他們的生活,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小學英語教師必須把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并采用多種教學活動方式,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真正做到使學生保持持久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并達到通過生活教育來捕捉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生活即教育”,小學英語教學同樣來源于生活。英語知識在生活中每個角落,英語知識來自日常生活,生活中處處可學英語知識。在小學英語這個初級階段英語知識中要更多的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問題與生活情景相結合。通過生活來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達到鞏固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技能、技巧的目的。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英語的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其感受英語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展學生認識英語,發現生活中的英語,使學生重視對學習英語的生活體驗積累。成功英語教學,是能把生活中的英語運用到英語課堂中,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不知不覺中學習了英語知識,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了原來英語就自己的身邊,身邊就有英語。使英語學習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同時也增強了英語的親和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
三、關注學生生活,調整教學策略
“教育應當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離開生活和經驗就沒有生長,也就沒有教育。”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去學習知識,英語學習活動也就是在與四周事物的互動中完成的。單就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來說,學生的英語學習是通過客觀知識,從學生學習的本身來看,還要區分學生的內在實際發展需求,即在一個特定階段的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知識、思維、情感態度基礎上的最近發展區。另外,還有課程總體目標、課程級別標準對學生提出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外在需求。
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忽視學生自身的發展,忽視學生已有生活的知識、能力基礎以及有關的生活經驗、思維方式、情感態度、認知水平,教師按照自己的經驗和主觀判斷來確定學生的需求;還有一些教師把教材、教參確定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學生的需求,結果是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我們選擇教育內容時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生活,捉住生活中的各種細微變化、挖掘生活中所蘊涵的英語知識,及時調整英語教學策略,更有效的開展英語教育活動。
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基本目的。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中充滿了教育思想,而這些教育理論可以幫助我們關注學生的生活,促使我們在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時至今日,教育仍離不開生活,而且生活教育對教師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教育。只有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才能讓學生感到確實是“學有價值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