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娟
摘 要:本文是基于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小學數學課堂出現不少表面華麗、豐滿、熱鬧,看似充滿新課程理念,實質卻是高耗低效的形式化和繁瑣化現象的理性思考后進行的實踐性研究。簡約而高效應是凸顯數學本質,踐行輕負高質的一種教學追求。
關鍵詞:數學課堂;簡約;高效
簡約的教學就是在教學中不說多余的話,讓教師的每句話都有效算數的過程;是對所教學的知識有深刻地理解,從而達到了極致,然后用簡潔的言語和方法表述出來的過程。簡約而不簡單,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如何把抽象的數學課上得輕松,上得精彩,上得簡約,如何更好地完成數學任務,較高程度地達成數學目標,實現高效課堂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實踐。
一、教學語言緊扣精髓,做到簡練而明了
新課程改革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一位優秀教師來說,具有淵博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傳授知識的教學語言也同等重要,而這一點一些教師沒有花很多的功夫去研究,教學語言要么無力,要么羅嗦,缺少美感,以至于不少教師雖很有知識,可教學效果卻不是很好。數學本身缺少生動的因素,這就更需要數學教師鍛煉自己的課堂語言,使其簡約而又充滿魅力。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做到:
1.有理有據、科學嚴謹
教師語言必須以科學原理為依據,不違背科學,信口開河,產生知識性錯誤。如“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這一概念中的“只有”一詞嚴格限定梯形只允許一組對邊平行,如果漏掉“只”字就擴大了梯形概念的外延,使其不準確。可見,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含糊其辭的語言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2.合乎邏輯、深入淺出
數學教師的語言必須既合乎邏輯、周密嚴謹,又要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如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要有根有據,條理清楚,為學生提供思維嚴密、思路清晰的范例。可以用上“先……再……最后……”、“因為……所以……”等等。而古人說:“教人而不見意趣,必不樂學”這句話又強調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要生動活潑,深入淺出,意趣盎然。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抑揚頓挫的語調,真摯和諧的語言啟迪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教學環節力求整合,追求大氣而自然
學習應是快樂的事,因為只有建立在快樂之上的東西才有可能永遠不過期;學習也應是簡單的事,因為只有簡單的東西才更容易被人接受。數學課就該讓學生覺得快樂而簡單。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我們沒有必要將教學環節設計得“峰巒疊嶂”,也沒有必要設置許多的學習障礙或陷阱讓學生去鉆,更不需要準備大量的教學素材讓學生去“闖關”,而應該板塊式地設計,整體性把握。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做到:
1.活用教材,一材多用
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知識點比較多的內容,這時的課堂就容易散亂、繁雜,甚至會達到難以控制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教學素材的取用顯得不夠經濟和精煉,沒有精致選材。《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學生體驗和理解、思考與探索。”教材編寫建議:“教材編寫要努力凸顯特色,積極探索教材的多樣化。教材所選擇的學習材料應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現實、數學現實、其他學科現實相聯系,應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要學習內容的教學理解。”不管是課程理念還是教材編寫建議,都為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合理創造及運用提供了依據。教師要設計一些有思維含量,利于學生充分探究的教學過程,用一根“主線”貫穿全課,表面看素材單一,但實質內涵豐厚。即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變,一“材”多效,不僅可以去除臃腫,走向凝煉,去除繁瑣,走向精干,而且相同的情境,既保證了教學的連貫性和課堂的流暢性,又減少無關因素的干擾,凸顯研究主題。
2.精設問題,抓住要領
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是“開啟任何一門學科的鑰匙”。好的數學問題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還能夠有效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增強數學學習的針對性。因此,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選擇恰當的提問時機(如教學重點處、難點處、關鍵處、思維提升處、教學反思處;在學生新舊知識沖突處、思維受阻處、知識模糊處等),精心設計難易適度、思維含量高、切入點準確的問題。
三、教學媒體涉入有度,實現簡單而實用
隨著科學的發展,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不斷地引進更新,我們的課堂似乎也越來越依賴多媒體的運用。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點,如直觀、生動、便捷、容量大等。很多課堂教學因為引進了多媒體而變得異常生動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制作課件所花的時間比較多,有時候一支粉筆、一張嘴就能讓學生理解與接受的教學內容,筆者認為就沒必要花那么多的時間來制作課件了。教學情況千差萬別,不能在盲目追崇使用多媒體課件的熱潮中,一哄而上,而讓多媒體課件泛濫成災。要正確處理與多媒體的關系,不能光盯住多媒體而不顧學生,不能南郭先生般因“濫”而讓數學課堂教學因此陷入“畫蛇舔足”的誤區。因此,應克服“作秀和浪費”,化繁為簡,注重實效,讓一切教學手段為教學服務。筆者認為幾何圖形知識的教學,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動態展示其過程,較為形象生動;而計算、概念教學則大可不必“興師動眾”,“舍本逐末”。
總而言之,簡約不是低能,它是高效整合。一節好課、一節高效的課、一節給人以美的享受的課,一定是一節簡約的課。讓我們以滿腔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跋涉在數學簡約型教學這條崎嶇的道路上,只要我們在課堂上注重秒秒簡約、分分簡約、時時簡約,我們的數學課堂就會因簡約而精彩,因簡約而豐盈。
參考文獻
[1]許衛兵.簡約數學教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10.
[2]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