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玲
摘要:現代化的發展形勢不斷加快,教育事業也實現了深化改革,目前我國教育事業的教學成果比較顯著。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是各大院校在進行學科教學時的重點內容,其對未來各個學科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化學是高中階段一門比較重要的基礎科目,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各個學科需要順應當前的發展形式,實現學科內容與核心素養的有效融合,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實踐
一、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課程中包含的內容有很多,主要有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各項內容之間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彼此之間協調發展,對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高中化學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有:讓學生具有優秀的品格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們在各種發展環境中可以自我調節,穩定發展;對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和核心素養進行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為今后的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二、高中化學學科教育實踐發展現狀
(一)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足
許多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將知識的傳遞作為主要內容,重視學生們知識的學習,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種教學問題是比較常見的,這樣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高中化學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課堂上創設的情境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學生們很難對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影響整體的學習效率,而且也無法實現理論知識的有效應用。
(二)缺乏能力培養的評價指標體系
在進行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時,會通過各項指標將培養的效果體現出來,在開展培養工作的一段時間后,會進行相關檢測來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進行判斷,但是目前的教學工作中,沒有一套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這就無法實現對各項能力的有效評價。
(三)動態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培養不足
在進行高中化學的教學時,教師也比較注重對學生們思維能力、分析解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但是在對這方面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都是基于課本內容來完成的,這種培養方法屬于靜態培養。化學內容的邏輯性比較復雜,而且有較強的實踐性,在進行各項實驗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突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進行分析,通過實驗中各方面的刺激,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目前的化學教學中,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動態訓練,不能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提升各項能力,這就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培養社會責任
化學與人們的生活和社會上的發展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化學教師想要讓學生們對化學內容進行快速的理解,可以采用情景模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對化學知識的價值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讓學生們通過創設的情景進行化學知識的掌握,了解化學的價值,在這過程中也可以促進學生們社會責任感的提升。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情景的創設,保證學生們可以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并可以將其應用時到實際生活中,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二)利用實驗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主要是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們對知識內容進行推理,對各項知識進行探究。那么化學教師一定要利用這一教學特點,通過化學實驗對學生們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化學教學資源的種類有很多,教師一定要實現各類資源的有效應用,首先明確探究主題,然后針對性的選擇一些教學資源與學生們進行交流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在學習鹽類的水解時,教師可以在課本的基礎上,將相關實驗作為載體,對學生的思想轉換能力進行培養。用氯氣的實驗制法,讓學生們對反應情況進行推理并進行模型的制作。用金屬鈉在空氣燃燒的實驗,讓學生們在探究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創新。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也是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教師需要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讓學生們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重視概念原理掌握思維方法
高中化學考試中的重點內容就是化學概念和理論基礎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各類化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分類,幫助學生們對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鞏固學生們所學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們掌握各項原理之間的反應規律,拓展學生們的思維方式。比如,在進行金屬鋁及化合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對鋁的物理性質進行介紹,然后設計相關的實驗,讓學生們通過實驗對鋁的化學性質進行總結,了解化合物的主要特征。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們進行研究模式的創建,并將其應用到其他化學知識的學習中,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有著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0).
[2]楊燕平.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J].好家長,2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