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 要:幼兒的思維比較發散,想法比較單純,如果用正常的教學方式是不足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的,幼兒的學習活動應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區域性活動就是根據幼兒的這一特征而誕生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需求為幼兒設計和規劃自由、寬松的游戲環境,進而充分開展區域性教學活動。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幼兒們不僅可以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獲得友誼,還可以促進自身健康和諧發展。下文就如何有效開展區域游戲活動進行分析。
關鍵詞:區域游戲活動;激發興趣;策略
一 為幼兒開展區域游戲活動的意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出版,為幼兒教育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興趣,時刻關注幼兒心里的想法,制定出滿足幼兒個體發展需要的教育目標。在此基礎下,幼師開展區域游戲活動可以滿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指南提供的方向和思路,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開展區域游戲活動,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促使幼兒去探索、去游戲、去發展。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為幼兒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教學背景,也創造了交流、進步的機會,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區域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應盡可能地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幼兒全身心投入進去的欲望。區域游戲活動都是以激發幼兒興趣為目標開展的,所以完全可以滿足幼兒均衡發展的需求。
二 在區域游戲活動中激發幼兒的興趣的策略
(一)為區域活動創設物質環境
環境是進行教學的基礎,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促使所有學生都參與進教學活動中。幼兒是有自己思想的個體,他們雖然思維方式較單一且不能理解深刻的話語,但是他們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同,而且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所以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和日常接觸到的事物,在班級設立不同的物質環境,如“寵物店”“醫院”“圖書館”“公寓”等環境,教師可以讓幼兒們自己合理布局,針對環境設立固定區域和活動區域。當然每個區域的設立前提是可以幫助幼兒們相互交流,但是又互不干擾,教師要根據教室大小和游戲情況靈活進行調整。在區域游戲互動環境創設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方法、工具和幫助,要考慮到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因素,盡量避免發生危險。
(二)發揮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激發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幼兒是自由的,教師只是幼兒的引導者和監督人。幼兒的想象力很美妙,他們能想象出大人所想不到的內容,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能束縛住幼兒的思維模式,應支持、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區域游戲活動教學的參與者是幼兒,為了讓幼兒適應并且參加區域游戲活動,教師就要發揮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的主導作用,培養幼兒自主、自律能力。教師在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活動時,要時刻關注幼兒的心理變化,并對不敢參與活動的幼兒進行積極的鼓勵,為所有幼兒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游戲環境。雖然每一個區域的活動都是獨立的,但是教師可以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和配合,增加區域游戲活動的趣味性。
(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提高區域游戲活動的效果
幼兒是一個個不斷成長的個體,他們需要完整、積極健康的教學活動。教師在為幼兒設計游戲時應根據幼兒的智力因素,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可接受程度的增加適當增加游戲的難度和強度。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也是教師觀察的過程,教師根據對幼兒的觀察及幼兒發展的需要,設計具有趣味性且合理的游戲內容。教師在觀察中可以發現幼兒的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可以進行區域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將幼兒的綜合素質進行對比、合理分組,讓綜合素質較弱的學生先嘗試一些簡單的小游戲,如“運東西”,讓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玩“雙手抱沙包從小箱子上跳過去”等游戲,隨著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教師就可以組織開展需要動腦子、動手的小游戲,讓幼兒們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掌握道理。這些小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三 結語
區域游戲活動是當今社會幼兒園教育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只是其中的引導者和參與者。這些活動注重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讓幼兒在嬉戲、娛樂中獲得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教師在幼兒園的實際工作中,要充分鼓勵幼兒進行合作,讓幼兒從小就明白合作所帶來的便捷之處,同時也體驗到合作所帶來的樂趣。總之,區域游戲活動強調的是幼兒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而且區域游戲活動要求教師善于觀察幼兒的心理變化,大大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運城市委政府機關幼兒園課題組,蘇麗鋒.將圖畫書拓展至區域游戲中[J].山西教育(幼教),2015(12).
[2]仇雅琳.區域活動中幼兒深度學習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唐靜.談幼兒學習與游戲有機結合的策略[A].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