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祿
摘 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價值作出闡述,然后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希望可以借此文和業內展開有效交流,以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實施策略
體驗式教學主要指的是教師在科學的教學目標下,依照具體教學內容,對生活化情境予以積極創設,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現有經驗或間接經驗開展的情感實踐活動。
一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價值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實施價值主要為:(1)提升教學實效性。在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通過個人體驗獲得學習成長,讓傳統教學中學生“受教育者”的角色地位得以改變,讓知識學習回歸生活,讓學生在體驗反思中形成新認知。(2)強化教育價值內化。體驗式教學模式實施中,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可以讓自身情感和知識體系有效融合,在學生產生價值共鳴時,可以將此價值觀內化為自身的道德觀念,并在現實生活中解決道德問題。(3)提高教師技能水平。為讓體驗式教學方法得以實施,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積極進行自主學習,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教學知識蘊含的學習意義、教育價值,與此同時,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實施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師也應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因此,體驗式教學的實施可以讓教師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1]。
二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引導學生收集資料信息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正式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應做好資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與此同時,為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依照學習內容收集資料信息,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視覺觀察中獲得收獲,為高效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與針對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收集資料信息之前,教師可以依照教學目標將學習任務單提前發送給學生,學生根據任務單可以高效完成預習工作,增強整體學習體驗感。
(二)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讓教學形式變得更為靈活。為實現體驗式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注重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合理性,避免對信息技術過于依賴,讓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得到有效結合;其次,教師應保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實效性,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以增強,讓學生依照聯想產生深度思考,激發其個人情感。為實現此目的,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構建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情境。如在“我們的校園”教學過程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活動場、圖書館、教學樓等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中觀察熟悉的場景,進而引起學生聯想,讓學生在聯想中產生感悟。
(三)組織多元課堂教學活動
通過組織多元課堂教學活動,可以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動性得以提升,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做到親身參與,讓學生獲得道德感悟,在活動體驗中學習道理,促使學生做好新時代的優秀小學生。首先,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以在溝通交流中實現思想碰撞,讓學生科學價值觀、道德觀得以培養;其次,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組織情境表演活動,激發學生表演欲望,讓教學內容得到戲劇化、生活化處理,幫助學生在表演活動中獲得情感體會。如在“學習伴我成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針對“在學習中獲得了哪些本領?”“學習的途徑有哪些?”等問題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在討論結束后,可以讓各個小組派出代表上臺講解,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2]。
(四)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
多元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模式變得更為完善。首先,教師應積極開展學生自我評價活動,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自學本節課教學內容,并寫下自身的預習體驗、感受,在教學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寫下本節課學習感想,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檢查,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自我評價內容,可以對學生學習狀態、學習效果進行全面掌握,針對學生現存不足可以實施針對性輔導,而學生可以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做到積極反思,獲得二次體驗;其次,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互評活動,如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就可以讓各個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在學習中做到取長補短。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收集資料信息、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多元課堂教學活動以及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可以讓體驗式教學策略得到有效實施,進而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忠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探討[J].學周刊,2019(35):24.
[2]劉惠珠.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