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開端,小學生在這一階段是懵懂的,對一切事物都是存有好奇心的,所以作為小學階段的班主任,責任是重大的,要管理好學生,引導學生確立良好的品德習慣。思想品德教育對與小學生來講是很重要的。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各種事物的理解能力相對薄弱,班主任在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適當進行激勵。獎勵政策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是非常管用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自主能動意識,大部分的行為都是聽從老師的要求,對于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會存在抵觸情緒,這時候班主任要正確看待小學生的行為心理,采用激勵的辦法引導學生,提高小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
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對于班主任來講是很大的挑戰,小學生對事情的正確性難以理解,這就需要班主任下很大的精力來管理學生。班主任要看重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無時不在的,不只是小學階段看重,初中、大學階段都有思想品德教育。小學階段班主任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可以采用激勵的方式,要改革激勵策略,可以從學習,生活等方面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小學生內心擁有成就感,增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學習能力。
一 對不同的學生所采取的激勵方式也是不同的
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習是多樣化的,班主任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采用激勵學生的方式也要注意小學生的需求,從小學生的心理方面,生活方面,學習方面等出發,每個小學生對于思想品德學習中的激勵方式也有不同的期待,有的小學生希望通過思想品德學習成績的優秀換來一個班主任的夸獎,有的小學生渴望班主任獎勵一個大紅花,有的小學生希望班主任可以獎勵一個鉛筆,本子等學習用品,用來促進自己的學習。班主任在規劃思想品德教育的激勵方式時要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如果班主任給學生不喜歡的獎勵方式,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學生即使產生了反感也不會說出來,這就違背了激勵制度的初衷。所以班主任要根據學生不同的需要給予學生不同的激勵方式,最大程度上起到激勵學生學好思想品德的作用。
二 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激勵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班主任在激勵小學生時要重視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小學階段的學生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班主任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重視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因為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不同,所以造就的學生性格也會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班主任要在小學生的性格基礎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學生確立思想品德方面的學習素養。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時,要考慮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
(二)班主任教育學生學習思想品德時,不可過分依賴激勵制度
班主任要培養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方面的自主能力,不能夠過分依賴激勵學生的方式,班主任可以利用激勵這種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自律性,引導學生學好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觀念。例如進行每周一總結,對學生一周的學習進行總結,對一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讓他們分享自己學習的方法。教師采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成績卻不同就是由于學生的自律性不同,自律性好的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也會很高,所以成績自然就會有提高。教師要讓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認識到自律性的作用,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習慣。
(三)小學階段的教育激勵方式要注重學生的平衡心理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平等”是有一些執念的,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像班主任激勵學生的獎品一樣,好勝的心理普遍存在于小學生中,班主任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時要注意這一方面,正確引導學生,班主任也要平等地對待學生。有的教師缺少師德,采用激勵策略時,對成績好的同學和成績差的同學是不同的,這就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出現嫌隙。所以教師一定要避免不公平的情況出現,在采用激勵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時也要平等地對待學生,適當聽取學生的意愿,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三 結語
在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中,班主任要注意激勵策略的實施,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選擇適合學生的激勵方法,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及時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89.
[2]林秋曉.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貫徹激勵策略的方法[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3):386-387.
[3]陳燕云.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