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國
摘要:文化自信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一著,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的文化基石。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直接關系到綜合國力的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度和廣度。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應秉持強烈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著力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加大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力度、搶占文化自信培育新媒體高地。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文化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持“四個自信”,最根本是要堅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不可少的支撐。有無文化自信,決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能否實現。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意義重大。
一、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的主陣地,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任首先應由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起來。當前,多元文化價值觀交織碰撞,“傳統文化無用論”、“歷史虛無主義”、“泛文化論”等錯誤文化觀念在大學生群體中滋生蔓延,深刻影響大學生的文化選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主流文化的精髓,是堅守先進文化、傳播主流文化、抵御不良文化的有力支柱。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深挖精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著力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領大學生。
理論只有說服人,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應豐富手段、拓寬外延、貼近現實、落地落細。具體來說,要做到,第一,關注和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困惑。文化自信的樹立來源于文化的魅力,文化的魅力嚆矢于文化的“有用性”。思想政治教育應以鮮活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助力大學生分析現實、解決問題、紓解困惑,從而增強文化魅力,筑牢堅守文化自信的基礎。第二,樹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馬克思主義,教會教透大學生以正確的文化觀武裝自己。第三,創新教學手段,打造社會實踐平臺。“文化自信來自于文化實踐后的選擇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結合課內課外兩個課堂,豐富多元實踐教學,確保大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樹立起文化自信。
二、加大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力度
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源流,離開了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血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離開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和堅守,文化自信也就無從談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不是靠背幾條名言,幾句論語所能實現。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要架構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四梁八柱”,在觀念上重視、在行動上落實,加大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力度。
高校應系統規劃好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第一,樹立大學生文化主體意識。文化主體意識是文化自信的前提。部分高校大學生之所以易受不良文化影響,重要緣由在于無明確的文化主體意識。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在大學生民族文化認知、認同和自尊上下足功夫,以強烈的文化主體意識應對多元文化,確保在文化發展的大潮中站穩文化自信的腳跟。第二,豐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高校應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課程規劃中,增加教學內容,開發特色課程,如《國學選讀》、《禮記教你學做人》、《儒學在當代》等,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接受影響,進而產生心理認同。第三,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只有照進現實,才具有生命力。高校應營造良好文化生態,“努力實現大眾文化、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主流文化的良性互動”,切實讓優秀傳統文化有活力、有效力、有魅力。
三、搶占文化自信培育新媒體高地
當今時代,文化發展的鮮明特征是多而雜,文化類型豐富,文化價值觀多元,既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也帶來諸如價值混亂、文化虛無等問題。新媒體的出現為文化的多元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時也為不良文化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沃土。新媒體正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新媒體的田野,主流文化不去占領,雜草就會叢生。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離不開新媒體手段。高校應豐富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方式,主動搶占新媒體高地。具體來說,第一,加強學校官網的功能建設。要著力于改變官網的嚴肅刻板的形象,充分挖掘其育人功能??稍诠倬W醒目處開辟文化宣傳欄,加強建設工作,“為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價值觀培養創造適宜的網絡空間”,以隆重的儀式感激發濃厚的文化學習使命感。第二,充分利用文化自信教育網絡資源。高校以一己之力畢竟有限,豐富的網絡資源恰可以補其不足。比如慕課、網易公開課、國家圖書館講座等都是良好的教育資源。第三,用好“兩微一端”。微信、微博和新聞客戶端是大學生獲取信息最主要的三個渠道,對大學生影響至深。高校須積極把“兩微一端”打造成培育文化自信的新載體,可選取文化底蘊深厚、懂網絡技術、信息敏感度強的師生成立“兩微一端”建設小組,定期或不定期推送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相關內容,以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堅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外,最根本還有一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文化自信的培育是關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高校應發揮好文化自信培育擔綱者的角色,牢牢把握時代脈搏,不斷探索新方式,在文化自信培育上下足功夫、下大功夫、下實功夫,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瑩.加強新時代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8⑶:109-111.
[2]趙亞飛,寧德業.大眾文化視閾下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弱化與應對[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6):46-52.
[3]張志娟,秦東方.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培育途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13(6):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