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淺談“隆慶開關”與“閉關鎖國”

2019-04-19 08:04:58蘇原
新課程·中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清代

蘇原

摘 要:明代中后期,自“隆慶開關”后,允許私人貿易合法存在,出現了比較開放的局面,與清代中期的“閉關鎖國”形成鮮明對比。明代引進《坤輿萬國全圖》等史實,則反映了明代對外交流的活躍;而清代乾隆拒絕馬噶爾尼的通商要求,清末頑固派對外來技術的排斥,則反映了清代對外交流的消極與被動。

關鍵詞:明代;海禁;隆慶開關;清代;閉關鎖國

一提起明代,很多深受網絡上各種“黑材料”影響的“歷史迷”往往頗為不屑,認為明清兩朝都是類似的保守封閉的“黑暗”時代,甚至“鄭和之后,再無鄭和;明清兩朝,閉關鎖國”的謬論頗有市場。然而越來越多的史實卻證明,真實的情況很可能并非如此。說起明代的“隆慶開關”,絕大多數的人們可能并不知道“隆慶開關”到底是什么。正是因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歷史教科書對該內容的缺失,我們當中的很多人甚至都不了解“隆慶開關”究竟發生在哪一個朝代。可是,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我個人以為,“隆慶開關”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外開放的最重要事件之一,擁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絕對不該被世人忘卻,反而應該在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今天,被我們認真研究,被我們的學生用心銘記。所以我在文中向讀者著重說明一下今天絕大多數人所知之甚少的明代“隆慶開關”事件。“隆慶開關”一詞中的“隆慶”是明朝穆宗皇帝的年號,也就是說,“隆慶開關”是發生在“鄭和下西洋”之后明朝隆慶年間的一次開放關口通商的歷史事件。下面,我就“隆慶開關”的背景、作用、不足以及與清代“閉關鎖國”的對比,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隆慶開關的背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明朝建立之初,一些非法的日本商人在和明朝進行貿易的過程中經常處于賠錢的狀態。畢竟當時的日本最能拿得出手的主要是倭刀,而明朝的瓷器和絲綢等特產深受日本人的青睞。當日本商人來到中國后,因為明代的刀劍制造技術比較精湛,所以來自日本的倭刀往往很難賣出去。這么一來,日本商人在經濟活動中時常需要耗費大量金錢來購買中國的瓷器和絲綢等知名特產。由于在對華貿易中經常處在不利的地位,日本商人的憤懣之情不言而喻。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一些卑劣的日本不法商人在回國的途中悍然搶劫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商船,這么一來,不但不吃虧,還做到了“一本萬利”。惡習往往容易“成癮”,時間一長,這些日本“商人”從此成為“假商人、真盜匪”。登陸之時,日本“商人”貌似遵紀守法,可一進大海便成了殺人搶劫的海盜,害得沿海地區的中國居民苦不堪言。“倭寇”一詞,真乃恰如其分。

作為當時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明太祖對如此尷尬的局面憤恨不已,曾經派遣使者到日本去嚴厲譴責。然而,當時的日本幕府連“統一”都沒有完成,局面當然還是難以控制。折騰到后來,明太祖朱元璋想出了貌似“萬全之策”,那就是公然下令沿海民眾不許私自出海。禁止軍民人等出海貿易,當然也禁止外國商人踏進中原。除去前來朝貢的使團以外,其他各種商人一律擋在門外。如此因噎廢食之策,自然對阻止倭寇前來侵犯有些效果。可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是明代中后期之后,沿海的人民“不肯束手困窮。于是所在連結為寇,潰裂以出”[1]。如此一來,很多有識之士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卷400《疏通海禁疏》)[2]。在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將領將為害多年的倭寇徹底剿滅后,錯失了多年“市舶之利”的明朝政府決定修改對外貿易政策。

公元1567年,明穆宗朱載垕(即隆慶皇帝)決定調整延續了百余年的“海禁”政策,允許軍民人等出海貿易,也允許外國商人踏進中國通商,全面開放海關,史稱“隆慶開關”。這么一來,明初海禁政策的解除為中外貿易與經濟文化交流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隆慶開關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隆慶開關的作用

隆慶元年(1567年),福建巡撫涂澤民上書說“請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私販指的是走私商,公販則是指合法商人)(卷400《疏通海禁疏》)[3]。就在同一年,隆慶帝(明穆宗)正式宣布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被稱為“隆慶開關”。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終于得到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第一,明朝從此出現一個比較全面的對外開放局面。不只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為治所,設立了海澄縣,設立了督餉館,負責管理私人海外貿易并征稅。督餉館對私人海外貿易的管理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條:出海貿易的船只不許攜帶違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餉館領取“船引”并交納引稅。此外,對日本的貿易仍然在禁止之列,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倘若膽敢私自前往,則處以“通倭”之罪。雖然仍然擁有著以上之類的諸多管理和限制,開放的月港也只是一處很小的港口,但民間私人海外貿易,畢竟從此取得了朝廷的認可,只要遵守明朝政府的限制管理,民間私人海外貿易就被視為合法經營。

第二,明朝政策和制度上的這種局部而有限度的調整,使得明代的民間私人海外貿易擺脫了“走私”這種非法境地,開始有條件地公開進行,而且能比較正常地發展,并迅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記載,隆慶初年,只“月港”這一個地方,“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并賴”(出自明末“東林七君子”之一周起元),成效很明顯。據考證,當時明朝的產品諸如絲織品、瓷器、茶葉、鐵器等,廣受當時的世界各國歡迎,而很多國家缺乏能滿足明朝的國內需求的優質商品,只好以白銀支付所購的明代商品,以致大量白銀不斷流入明朝。可見,“隆慶開關”和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明末海禁的廢弛,使得該政策對明朝歷史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就在隆慶開關之后,明朝的大小商人們紛紛奔走相告,購買或者建造大船,遠販東西二洋。商人們乘著裝滿貨物的大小船只,往來于有“南洋”之稱的東南亞和南亞等地。正在此時,大航海時代的“領軍人物”——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也取得了上岸經商的權利,紛紛來華貿易。此時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頗為“春風得意”,因為航海家哥倫布剛剛在1492年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在明朝政府決定“隆慶開關”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急于得到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特產,于是他們選擇了呂宋島(今菲律賓)上的商業中心馬尼拉作為中外海商進行大宗貨物交易的主要場所。因為葡萄牙和西班牙除了少數的玻璃、槍炮(如“佛郎機炮”“紅夷大炮”等)、毛織品等,沒有什么物品可以和中國交換,所以只得以白銀購買。而此時的西班牙殖民者已經占領了墨西哥和秘魯等盛產白銀的地區,因此西班牙人可以使用大量白銀購買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由于物美價廉的中國絲綢的沖擊,西班牙本土原本很發達的絲織業迅速衰落;另一方面,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明萬歷十四年(1586),有人自馬尼拉寫信給西班牙國內說:“此處有大量白銀及銀貨交換中國物品,此項銀及銀貨,除一小部分殘留本島外,其余大部分,均由華人運回中國。”[4]明萬歷三十年(1602),西班牙駐墨西哥殖民當局向馬德里報告:“每年從阿卡普爾科運往馬尼拉的白銀,總共有500萬比索,1597年高達1200萬比索。”[5]由此可見,“隆慶開關”也推動了東西方經濟交流。

其次,在文化方面,一些新事物的出現也令人耳目一新。著名的《坤輿萬國全圖》(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就是國內目前現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作者是太仆寺少卿李之藻。明神宗萬歷十二年(1584),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利瑪竇到達廣州,自制《萬國圖志》。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利瑪竇到京師(今北京)獻圖,深受明神宗賞識。萬歷三十年(1602),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繪制成圖,名為《坤輿萬國全圖》。萬歷三十六年(1608),明神宗下詔摹繪12份,傳至今日。即便以今人的眼光來看,《坤輿萬國全圖》與我們今天的世界地圖也非常接近了,同時,考慮到當時的中國人“天朝上國”意識,該地圖把中國盡量放在了世界的中間位置。而且,這幅地圖對中國地理的描述也很詳細,作者李之藻增加了很多關于中國的地理知識,明顯超過對其他國家的描述,對中國當時的省份、重要的城市都有比較詳細的標注。不但如此,這幅地圖還描繪了中國的名山大川,例如黃河、長江,描述其發源地、流經的省份時也都很詳細。另外,如幼發拉底、尼羅河、伏爾加河、印度河等世界著名河流也都出現在圖中,學者李兆良甚至認為:相傳利瑪竇編繪的世界地圖,參考了奧爾蒂利、墨卡托等人繪制的地圖,事實上,奧爾蒂利和墨卡托的地圖比《坤輿萬國全圖》簡單而且錯誤。錯誤的地圖不可能是正確的地圖的藍本。[6]可見其水平的高超。

我們可以大膽假設,當時明朝的知識分子,一定有部分人已親眼見到了《坤輿萬國全圖》,并已經得知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意大利、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具體位置。當我們把清朝道光年間“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稱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時,別忘了林則徐只是“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而已,明代已經有些士大夫開始開眼看世界(地圖)了。當清代的道光帝詢問英吉利與中國是否接壤時,不難猜測,他應該沒有興趣注意到明代就已經出現的《坤輿萬國全圖》。

再次,在對外軍事交流方面,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先進的大炮和火槍技術傳入了當時的中國。赫赫有名的紅夷大炮(清代統治者忌諱“蠻夷”二字,所以改稱為“紅衣大炮”)便是明政府向葡萄牙人購買的。紅夷大炮是16世紀初歐洲為戰艦設計的艦載加農炮,在明代后期傳入了中國。所謂“紅夷”,指的是有“紅毛”之稱的荷蘭與葡萄牙。據考證,第一批大規模的紅夷大炮輸入,是從英國在中國海域沉沒軍艦里打撈的艦炮,根據與當時歐洲火炮標準的對比,紅夷大炮原型是英國的艦載6磅、12磅、18磅前裝滑膛加農炮。當時的明朝因為戰爭的關系急需大量的火炮,因此與竊據澳門的葡萄牙人進行了長期的火炮交易,澳門有當時遠東最好的炮廠“卜加勞鑄炮廠”,與明朝交易的火炮就有部分來自這個炮廠,一部分來自他們打撈的英式火炮和其他渠道購買的火炮。[7]由此可見,隆慶開關后,明朝與葡萄牙等國的軍事交流也讓自身添置了強大的武器。另一方面,戰爭不僅要依靠先進的裝備,也要依靠大量的資金。從1567年隆慶開關到1644年明朝滅亡這幾十年間,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通過貿易活動流入中國,讓中國的白銀存量有一定提高,同時也使得明朝在對內和對外戰爭中延長了壽命。這一切無疑是與隆慶開關有巨大聯系的。

還有,站在當時的統治者的角度上,明朝的隆慶帝從實際情況出發,以“開關”為重要的治國方略,從經濟方面切入,打破了社會發展的桎梏,使明朝經濟重新煥發生機,成為當時世界上海上貿易往來最頻繁的國家之一。“隆慶開關”表現出來的明朝對待國民的海外貿易政策上,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轉變,甚至完全更改了皇朝祖制。因為與明初對比,“隆慶開關”突破了“鄭和下西洋”式的“朝貢貿易”的局限性,促進了民間私人海上貿易的繁盛,明顯促進了當時的中國與國際市場的聯系,促使明后期中國白銀貨幣化的最終完成。它在中國古代經濟史和對外貿易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我們可以說,“隆慶開關”是明朝繼“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對外關系中又一重大事件。它標志著明代的對外交往從政府層面逐漸轉向民間層面。一貫被明朝政府壟斷的海外貿易,終究讓位給了更具有生機和發展前途的民間海外貿易。這使得明末中國沿海的武裝海商勢力逐漸壯大,后來的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成就,與此息息相關。

總而言之,隆慶開關是古代歷史上一次重大歷史事件,不但為明朝獲得了大量金銀,使得中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萌芽,還引進了歐洲的先進火炮(紅夷大炮)的軍事技術,而被西方傳教士帶入中國的《坤輿萬國全圖》,也提高了當時的明朝對世界地理的認知程度。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因為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吳三桂引滿清入主中原,“海禁”政策死灰復燃,來之不易的相對開放局面戛然而止。后來雖然有“康熙開海”的舉措,但終究在乾隆一朝做到了“閉關鎖國”。中國錯過了一個最好的發展時機,資本主義的萌芽也“胎死腹中”。明朝積攢的無數白銀,張居正變法以來的寶貴經驗,成了“康乾盛世”粉飾太平的經濟基礎。而“康乾盛世”的虛假繁榮,也在清末屢戰屢敗的割地賠款中被打得粉碎。如果明朝“隆慶開關”的相關政策被后來的清朝統治者繼承下來,中國近代的命運是否會如此悲慘,也或未可知。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隆慶開關”也有一些不足。

三、隆慶開關的不足

隆慶開關是一次并不徹底的改革,海外貿易不過是打開了一條很小的裂縫,只有福建海澄的月港成為唯一的開放“特區”。沿海所有對外貿易的商船,都必須到月港辦理繁瑣的手續,還要從這里裝貨出港、入港驗貨。所有船只都必須申領“船由”(船籍證書)、“商引”(也叫“文引”,類似今天的營業執照或者出海許可證),才能出海。由此可知,明代的隆慶開關的開放只是局部開放,并不全面,而且管制也很嚴厲。

此制度發展到后期,甚至對出海船只的建造和運營實行總量控制,“東西二洋各限船四十四只”,嚴禁彼此間越境販貿,出海后逾期未歸者,即使證件齊全,“仍坐以通倭罪”。由此可見,出于對倭寇的防范,隆慶帝在開放海禁的同時,并不對日本開放。在當時,嚴禁硝黃、銅、鐵等物品出海也主要是擔心這些物品流入日本。[8]雖然,在防范倭寇這方面后人可以理解明朝政府的舉動,但也可以看出隆慶開關的不徹底性。但是與清代的“閉關鎖國”相比,“隆慶開關”帶來了什么影響呢?

四、“隆慶開關”與清代“閉關鎖國”的對比

作為美國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的成員,復旦大學教授李天綱曾用一句話概括過中西文化交流的變遷。“十九世紀的中西關系的僵局是用炮艦打開的,而十六世紀的中西關系是靠十字架維系的。”十六世紀也就是中國明朝中后期,被李天綱教授稱之為思想沸騰的明末,正是眾所周知的利瑪竇與徐光啟友誼發生的時代。

在這一時代,為了維持海上秩序,明朝水師也曾創造過“西草灣海戰”這樣的大捷,令不可一世的葡萄牙海軍“鎩羽而歸”;曾痛打過倭寇的“戚家軍”,在萬歷年間的抗倭援朝戰爭中,令頭腦發熱的豐臣秀吉一敗涂地。即使是在明朝“日薄西山”之時,綽號“海上馬車夫”的荷蘭異軍突起,逐漸代替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位置時,明軍也曾在“料羅灣海戰”中將荷蘭侵略者打敗,至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壯舉家喻戶曉,自然更不必贅述了。

反觀清朝,“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巾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并沾余潤。”此段“高論”出自1793年的《乾隆帝致英國國王書》,面對馬噶爾尼的通商要求,乾隆帝為何是這般態度呢?原來,18世紀開始(約乾隆年間),一方面因為明末以來中外貿易往來日漸頻繁,另一方面因為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人民起義此起彼伏,曾制造過“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等暴行的清朝統治者非常恐懼漢人百姓和外國勢力會聯合起來反抗清朝。正因如此,1759年,兩廣總督李侍堯奏請皇帝頒布了《防范外夷條規》,根據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機構。公行是由官方批準的由商人組成的壟斷性外貿組織。只要是外國人來廣州做買賣必須經由公行,其行動也由公行的行商負責約束。外國商人只被允許在規定的時間,即每年的5月至10月間來廣州進行貿易,期滿必須離去。在廣州期間他們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設的“夷館”內。

外商在華只能雇用翻譯和買辦,不能雇人向內地傳遞信件。中國人不準向外商借貸資本。條規還規定要加強河防,監視外國船舶的活動。這些規定在以后的嘉慶和道光年間屢被重申。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防范西方殖民主義者,并防范人民與外國勢力聯合。然而這種自衛措施是非常保守而被動的。

清朝統治者為保證本地“自然經濟”的發展,以免受到外來力量的影響,清朝統治時期,經濟上自給自足,不但不依靠同時還抵制外國商品。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防止中外反清勢力的結合與西方殖民主義勢力的滲透,以及清朝政府對自身政治經濟實力的妄自尊大,正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根源。到了清末,兩次鴉片戰爭打得清朝丟盔棄甲,痛定思痛的有識之士們也不過是興起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洋務運動”,期間還要與倭仁等著名頑固派人士唇槍舌劍一番,比之古老的明朝隆慶年間,倭患已除,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隆慶帝毅然決定“隆慶開關”,兩相對比,真是不言而喻,一目了然。明代的“西草灣海戰”“萬歷援朝戰爭”“料羅灣海戰”等勝利,對比兩次“鴉片戰爭”中裝備落后的清軍一觸即潰的可恥境遇,還有“甲午中日戰爭”中名列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悲慘結局,誰“閉關鎖國”導致落后,誰“相對開放”抵抗外侮,在歷史事實面前,也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隆慶開關”對于今天,又有什么意義呢?

五、“隆慶開關”對今天的意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明代的是是非非,早已成為供人們了解與借鑒的歷史了。然而,“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隆慶開關”這件重大歷史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但留給后人的思考,仍是必不可少的。個人以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明代的“隆慶開關”這一歷史事實,徹底否定了某些人的“鄭和之后,再無鄭和;明清兩朝,閉關鎖國”的謬論。明代自“鄭和下西洋”后,出于對節省經費的考慮與對“倭寇”的恐懼,確實重新將明太祖朱元璋時代的“海禁”政策再次實施;然而,出于對沿海安寧與“市舶之利”的更深層次的認識,以及民族英雄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將領的勝利,也使明王朝擁有了“隆慶開關”的底氣與自信。由于本人是法學本科畢業,所以對“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這句話推崇備至。對于歷史,我們則應當“以歷史事實為依據,以社會規律為準繩”。既然有“隆慶開關”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作為依據,將明朝歸為“閉關鎖國”時代的謬論不攻自破。作為歷史教師,有義務更正一些流行于網絡或坊間的“歷史偏見”。

其次,明代的“隆慶開關”這一歷史事實,應當被寫入中學歷史教科書。“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確實如此。中學歷史教科書應當將“重大歷史事件”收錄其中,對中學階段的青少年進行恰當的引導與教育。在“知識與技能”這方面,明代中后期的“隆慶開關”作為中國對外關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應當與漢代的“張騫通西域”、唐代的“玄奘西行”、宋代的“市舶司”、明代前期的“鄭和下西洋”相提并論。因為以上幾條歷史事件,都是展現古代歷史上的中國人在對外關系方面的不懈努力與不斷探索。“隆慶開關”也是明政府在對外關系方面的大膽改進。在“能力與方法”這方面,將“隆慶開關”與前面列舉的幾條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對比,也有利于學生培養歸類記憶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學會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而在“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方面,將“隆慶開關”與前面列舉的幾條重大歷史事件一起探討,也使學生容易得出“開放與交流是我國古代對外關系的主旋律”這種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結論,有助于學生了解對外開放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學生在學習我國對外關系歷史的過程中,也會逐漸意識到盡管在我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清代乾隆年間的“閉關鎖國”,但是“對外開放”終究是一個國家的出路所在。其教育意義之重要性,也是不言自明的。

最后,在改革開放繼續深化的今天,在“一帶一路”開拓進取的今天,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國際局勢波瀾詭譎的今天,對外開放的重要性也日趨凸顯。在這樣風云激蕩的大時代的潮流中,作為21世紀的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在按照“課標”(課程標準)要求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有義務普及歷史教科書缺失的有利于凸顯對外開放重要性的歷史事件的相關知識,并使之引起讀者的思考,并支持其進入不斷更新完善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增長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引發學生的思考,使他們更加意識到對外開放的重要性。若是真能如此,學生在領略了明代“隆慶開關”的精彩內容后,也會對今天的對外開放格局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支持。

參考文獻:

[1]張燮.東西洋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3]陳子龍.明經世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侯鏡如.明清兩代外銀流入中國考[J].中行月刊(第七卷第6號),1933.

[5]威廉.S阿特韋爾.國際白銀的流動與中國經濟1530—1650[J].中國史研究動態,1984(9).

[6]李兆良.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M].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7]黃一農.紅夷大炮與皇太極創立的八旗漢軍[J].歷史研究,2004(4).

[8]晁中辰.明代隆慶開放應為近代史的開端[J].河北學刊,2010,30(6).

編輯 趙飛飛

猜你喜歡
清代
試論清代滿族統治者對儒學的重視及影響
宗族倫理視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從《創建蔚文書院官紳士民捐輸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書院教育
清代崇明縣鄉村產業交易中“過投”的討論
淺論清代《漁家傲》十二月節詞的嬗變
略論清朝蒙古族“那達慕”概況
武術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2:22:52
永遠的末代皇帝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14:22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9:41:06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6: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国产免费网址|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 成人午夜天|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亚洲视频免|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性色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色综合日本| 亚洲欧美不卡|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亚洲人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色| 青青草综合网|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欧美劲爆第一页|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在线观看av永久|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黄色成年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九九久久99精品|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国产素人在线|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欧美黄网在线|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第一页|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播放|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网址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欧美日韩成人|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成|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第一页在线| 熟女视频91| 国产一线在线|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欧美午夜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99这里只有精品6| 五月婷婷导航|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亚洲成人免费看|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