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一個愉快歡樂、有積極趣味的良好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情趣,也熏陶了學生美好的個人情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有責任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營造;課堂氣氛
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是教師教學成功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更是調動學生積極向上情緒的助推劑。在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中,老師則起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巧引典故、穿插時政趣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精心設定的課前導入營造課堂氣氛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實踐證明: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而富有啟發性的導入語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所以教師上課伊始就精心設定課前導入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以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烈探求。
例如,在講《蟋蟀的住宅》一文時,一開篇我就提問大家:我們雖然都在農村生活,對蟋蟀比較熟悉,但是你們有沒有真正地見過蟋蟀的住宅呢?它里面是什么樣子,怎么構成的呢?同學們都很驚訝地發現,雖然自己經常見到,但是蟋蟀的住宅到底是啥樣的,的確都沒見過。所以今天帶大家參觀參觀蟋蟀的住宅,學生們很好奇很期待地問:去哪里參觀,怎么參觀啊?這樣就瞬間激發出了學生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且迫切希望了解課文內容,這樣精心設定課前導入,改變以往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使“要我學”主動變為“我要學”“我想學”。
二、積極主動的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互動是課堂中每一節課的關鍵,積極主動的師生課堂互動使學生很容易接受新知識和加深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動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互動,學生們大膽發言,相互交流討論,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如上文講的《蟋蟀的住宅》一文,在前面講完導入語,引起學生好奇心的同時,拿出老師們提前制作的蟋蟀住宅的泥土剖面模型和幾只活的蟋蟀,這立馬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學生躍躍欲試、一飽眼福,極想看清楚到底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都有什么……那課堂上我們就一邊講解課文一邊觀察蟋蟀和它的住宅,通過文章的講解和觀察蟋蟀的住宅,了解蟋蟀是怎么建造自己住宅的,很清楚地觀察住宅的內部結構和布置。這樣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不僅每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也使學生對語言的表達魅力產生了強烈興趣,更是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欲。
三、巧妙利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氣氛
隨著數字科技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早已引入課堂教學當中,尤其是多媒體數字高清影像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日常教學中利用數字多媒體極大地吸引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使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積極主動,學習效率也是事半功倍。
如《蟋蟀的住宅》中講到蟋蟀是怎么樣利用自己鉗子和后腿挖洞穴的,但是沒有詳細地介紹蟋蟀的身體構造。雖然我們農村的小學生也比較熟悉蟋蟀,但是細致入微的觀察者寥寥無幾,所以我們利用數字多媒體高清圖片,可以一覽無余地全面了解和認知蟋蟀的身體構造,也可通過高清數字影像,觀看蟋蟀的生活習性,使學生更加全方位地了解蟋蟀的身體結構。這種圖文并茂,結合實際模型,再加以數字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使整個課堂充滿了好奇,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同時也使學生全方位地理解了文學作品的魅力和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四、提升教師個人修養活躍課堂氣氛
強大的文化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后天的刻苦努力與勤奮學習,從博大的文化知識內涵中培養出來的。在走上教師崗位以后,尤其是語文老師,更應該時刻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向學生解惑答疑,傳遞知識,使學生們在老師濃厚的文化熏陶下積極主動汲取知識。在課堂上不僅有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普通話,還要有方方正正或瀟逸飄灑的書法字感染學生,更要以強大的文化氣場吸引學生,啟發學生的求知欲,煥發課堂活躍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用博大精深的學識潛移默化地導正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他們積極樂觀地學習。不僅如此,在課堂中教師良好的個人修養也是課堂活躍的助推劑,使整堂課充滿積極趣味和活躍氣氛,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結合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利用教師自身和學校的各項優點,營造出積極有趣味的教學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歡樂中成長,這也是幾代教育人關心的話題,也是教育變革的迫切希望。在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中讓學生在知識的大山中披荊斬棘,樂觀面對。
作者簡介:呂鵬華,男,1973年4月,中小學一級教師,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梁山學區呂灣小學。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