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摘 要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式,它是信息時代對教育的必然選擇,將研究性學習理念運用到舞蹈教學的改革中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基于研究性學習理念的舞蹈教學改革研究》這一課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為此,筆者從研究性學習相關概述及其作用入手,對其高校舞蹈教學現狀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基于研究性學習理念的舞蹈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作用 現狀 高校舞蹈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3.048
Abstract As a new learn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thod, inquiry learning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pplying the idea of inquiry learning to the reform of dance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stimulat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ir creativity.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the topic of "Danc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Based on Research Learning Concept" has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To this end, the author starts with an overview of inquiry learning and its role,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deep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an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n this basis, explores the reform strategy of danc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quiry learning.
Keywords research-based learning; role; current situation; college dance teaching; reform
1 研究性學習相關概述及其作用
研究性學習有相當明確的教學目標,即“以培養學生具備永不滿足、艱苦學習、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查找問題以及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從學生生活以及學習的點滴抓起,以課題以及項目設計、作品設計與成型等為基本學習載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同樣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指導學生采用自主研究的學習手段獲取知識,通過做研究、查資料解決問題、驗證結論。研究性學習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做研究的興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學生和教師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研究性學習與其他綜合性課程有很大的區別,雖然開展研究性學習工作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內容,但是并不是幾門學科的簡單加和,也不同于一般的活動課程。這種學習方法主要以科學研究為主,并且講究師生之間的配合,反映出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
研究性學習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其科學實踐性。與當前的學科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不同,這種教學活動不再僅限于學生進行單純的課本知識教授,而是要求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并且在實踐活動當中不斷學習并且掌握基本的技能。而且這里的實踐性不再僅是指簡單的社會調研等工作,它還囊括了選題、制定研究規劃等工作。二是研究性學習更注重強調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對知識的作用過程。研究性學習與傳統的興趣小組、奧賽培訓不同,它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對學科知識的實踐應用,而是要把很多學科知識交叉應用,從而為研究工作奠定基礎。而且借助于研究性學習過程,學生不僅可以更熟練的作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還可以把各個學科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穿插起來,從而真正意義上地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三是研究性學習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談及“研究”,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它本身具有的挑戰性,實際上確實如此,與簡單的課堂學習不同,做研究需要具備相當高的素養,比如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實驗設備的應用能力以及對數據的處理和語言表達能力等。研究性學習能夠不斷深化這些內容的學習,逐步提高學生全面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研究性學習是個極具挑戰的過程,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課題,這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真是考慮到研究性學習特點,當前很多教學領域都將這種教學方式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 高校舞蹈教學現狀
舞蹈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高校舞蹈教學的發展。舞蹈教學是展示高校藝術教育水平和情感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對于提高高校社會影響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認清現實,根據學生的需要改變教學策略,把握學生舞蹈學習動態,解決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問題。
2.1 對舞蹈教學資金投入少
我國開展舞蹈教育工作與其他藝術教育工作相比,起步較晚,所以很多方面還不夠完善,存在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而且很多高校領導也沒有意識到舞蹈教學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作用,所以對于學校開展的舞蹈教學工作支持力度較小,投入的教學資金也遠遠不能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甚至部分高校連最基本的舞蹈教學設施都不完善,這就使得教師正常的教學要求得不到滿足,從而導致高校舞蹈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當高校舞蹈教學設施足夠完善以后,授課教師才能保證按照教學要求開展工作,雖然舞蹈教學不像音樂教學那樣,需要配備鋼琴、小提琴、葫蘆絲、吉他等,但是也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舞扇、音響、多媒體、鞋柜等,只有當這些條件滿足以后,相應的教學工作才能有序進行。
2.2 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差
對于舞蹈教學,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很有必要,因為基本的舞蹈動作大同小異,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而如果學生想在眾多舞蹈者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學會將這些舞蹈動作進行創新,找到最適合的動作匹配順序。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差與教師未合理引入研究性學習有很大的關系,學生研究能力差,就必然會使他們對舞蹈教學興趣低。舞蹈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重復動作的行為,而且要把一個個動作進行合理的重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發揮出作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舞蹈,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審美要求對舞蹈進行編排,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達到研究性學習教學目標的要求。
2.3 教師教學方式老套
很多舞蹈教師都沒有根據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教學方式老套、教學內容得不到學生的認可。高校學生屬于年輕、有活力的群體,這就使得他們對舞蹈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有較高的要求,他們并不喜歡那些傳統的舞蹈,比如一些民族舞蹈等。這是因為,有一些民族舞蹈對于學生舞蹈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不僅要求身段苗條,而且身體柔韌性要好。但是很多學生都達不到這樣的要求,所以只能“照貓畫虎”,學的不倫不類,沒有把民族舞蹈應有的靈動美展示出來。對于舞蹈教學而言,有些年輕的舞蹈教師可以言傳身教,通過現場示范舞蹈動作讓學生模仿,然后不斷糾正他們的舞蹈動作。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極大的增加教師教學壓力,而且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這種過目不忘的本事。而重復性的舞蹈動作又基本上不太現實,所以教師只能以低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從而讓舞蹈的美得不到體現,導致學生對舞蹈教學興趣不高。
2.4 學生舞蹈基礎差
有些學生并不具備舞蹈功底,所以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很吃力,甚至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他們都不能有模有樣的表達出來,致使教學工作進程緩慢。學習舞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就,其對于學生舞蹈基礎有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要求那些舞蹈功底差的學生,在業余時間多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掌握學習舞蹈的技巧,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舞蹈基礎。
3 基于研究性學習理念的舞蹈教學改革策略
舞蹈教學需要師生之間有很強的互動,只有保證兩者之間有互動過程,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保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要求,從而體現出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創新能力對于舞蹈的學習也很重要,只有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舞蹈創新能力以后,他們才能舉一反三,根據不同的背景音樂跳出相應的舞蹈。而將研究性學習方法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得以應用,首先必須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3.1 加大對高校舞蹈教學的資金投入
研究性學習重在“研究”,而研究的主體不僅包括授課教師,同樣還需要學生群體的參與。而做研究也需要進行人力物力的投入,這就要求高校領導要重視舞蹈教學,加大對相關研究的投入,滿足基本的教學需要。舞蹈教學并不是一個形式,其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領導、教師以及學生都需要認清這樣的一種現實。
3.2 教學過程中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思想
雖然舞蹈教學是個重視實踐的過程,但是仍然需要進行一定的理論知識教學。所以,這為將研究性學習滲透到理論教學過程中提供了條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比如,讓他們討論有關一些舞蹈的由來、背景等內容,并且查找有關一些舞蹈動作的深層含義,從而為開展后續實踐教學奠定基礎。只有當學生深入了解每個舞蹈東西所包含的意義以后,他們才能更準確地記住那些舞蹈動作。而且通過這種研究性學習過程,學生還可以掌握更多有關舞蹈的理論知識,擴大他們的知識體系。研究性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單純地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的講課有時候并沒有讓學生自行探究學習的效果好,所以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讓他們憑借自身的努力掌握相關的知識,實現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3.3 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
在舞蹈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并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要合理把握一個“度”,既要滿足學生對于自主研究學習的要求,又要發揮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教師要與學生多聯系,了解他們的需要,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盡可能地選擇一些比較流行的舞蹈,不要僅限于對一些傳統舞蹈的教授,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網絡是個知識寶藏,教師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軍訓教官教給學生一些比較流行的舞蹈,比如“海草舞”等,他們就是利用了學生對流行舞蹈的癡迷,所以達到的效果非常好,不僅讓學生掌握了一個簡單的舞蹈,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不要拘泥于形式,要站在學生角度看待問題,要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研究性學習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
參考文獻
[1] 周振茂,曹海.論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3).
[2] 楊軍.研究性學習與當代學習理論——兼論研究性學習的心理學依據[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3).
[3] 張磊,吳蓉蓉.研究性學習模式對街舞選項課教學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