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峰
摘 要 分析當前高職統計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必須、夠用”的原則指導下,以“案例教學”、“實驗教學”、“專業教學”三者相結合,構建高職醫藥統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
關鍵詞 高職教育 課程體系 統計課程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3.05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atistical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must and suffici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course system of the medical statistics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case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statistics course
1 課程改革的背景
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推進和專業課程建設的深入,各專業按照“工學結合”進行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重點突出統計課程的教學實踐性。由于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作了較大的調整,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進一步整合,特別是理論教學課時大幅度的減少。然而,作為高職基礎課的統計課程存在著教學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與學生基礎差、實際課時少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凸顯,這就對統計基礎課程的建設與改革提出了要求。目前,高職數理統計課程改革研究較為缺乏,數理統計課程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主要還是與高職數理統計課程還是有較大的區別。在相關的學術期刊上,關于數理統計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論文主要關注于理論方面的研究和探討,實踐探索的很少,較多探討教學方法的改進、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數學模型等方面,針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建設方面不多,很少有對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進行整體優化的思考和實踐。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適應高職教育專業發展的需要,對高職醫藥統計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因此,我們提出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問題解決理論指導下,以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為目標,按照“理論夠用、突出實踐”的原則指導下,突出“案例化、實驗化、專業化”三者相結合,構建高職醫藥統計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形成統計課程實踐教學體系。
2 課程體系的構建
依據“理論夠用、突出實踐”的原則,按照“項目驅動、任務導向”的教學理念,基于“案例化、實驗化、專業化”三者相結合,構建高職醫藥統計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形成符合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醫藥統計課程標準。構建高職醫藥統計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圖1)。
2.1 “問題解決”在教學改革中,充分體現教學形式的案例化、教學過程的實驗化和教學內容的專業化
以“問題解決”為載體,開展項目案例化教學,結合醫藥專業背景的實際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統計軟件的數據統計處理和分析功能,引領學生探究式地學習,實現“教、學、做”一體,突出“做中學、做中教”,以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高職醫藥統計課程,從而掌握統計分析(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綜合統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1)教學形式的案例化。創設醫藥實際問題為統計學習情景,以問題解決為線索,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做到學生在用中學。同時,充分體現統計基礎課程的實際問題解決和應用性。
(2)教學過程的實驗化。以問題解決為載體,利用統計軟件進行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應用統計軟件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提高統計軟件操作技能,使課程的內容更加貼近專業、貼近應用。
(3)教學內容的專業化。根據專業課程培養需求,采用倒推法確定作為專業基礎課的統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統計基礎課程在教學方法上,要與專業思想方法相對接。另一方面,統計基礎課程要緊緊圍繞專業化的各個階段,發揮統計基礎的應用作用,比如在畢業論文撰寫、專業調查的實驗設計等。
2.2 突出“問題解決”,正確處理好“案例化”、“實驗化”和“專業化”三者之間的結合關系,實現課程整合優化
構建“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強調統計理論與專業實際的結合,突出統計軟件應用性,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地嘗試和探索。在教學內容選取方面,打破原有的概率、統計的順序結構和教學內容組織體系,按照專業要求和能力培養的目標來整合,突出案例化、專業化和實驗化。
(1)通過“案例化”與“專業化”相結合,實現教學內容的優化。采用“倒推法”思路,從實際問題應用的角度或專業化的需要出發,來確定統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以實際應用為主線,以統計分析技術為骨干整合課程內容,全面重組優化課程內容,進而確定課程體系。
(2)通過“實驗化”與“案例化”相結合,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證明推導)——例子應用(軟件演示)——習題”,讓學生處于教學的中心,以問題解決為載體,利用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探索性實驗,以實驗為紐帶把基礎理論進行驗證和探索,教學中滲透數學建模思想。
(3)通過“專業化”與“實驗化”相結合,實現教學方法的改革。充分利用統計軟件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同時,在課程中積極引入數學工具和統計軟件來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淡化理論推導,強調統計與專業的結合,強化統計分析技術應用,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改革統計基礎課程的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改變過去考試方式單一,考試內容不合理的狀況。
3 課程教學的實施
以“問題解決”為載體,開展項目案例化教學,結合醫藥專業背景的實際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統計軟件的數據統計處理和分析功能,引領學生探究式地學習,以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高職醫藥統計課程,從而掌握統計分析(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綜合統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圖2)。
3.1 課程教學內容的整合
對于統計課程內容和體系的整合,主要是指縱向整合(內化),就是統計課程之間相關內容的整合。而對于統計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優化,主要是指橫向整合(外化),就是數學課程與相關的專業課程之間整合。
(1)統計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整合。這里的重點是橫向整合。統計課程要為專業課程服務,所以它的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其次,統計課程要緊密圍繞專業發展的需要,在統計知識講解和能力培養過程中要體現醫藥實際問題的解決。第三,做好統計課程與后續專業課程的銜接問題,減少重復,在統計課程中穿插醫藥專業課程知識。
(2)統計課程與問題解決的整合。根據“倒逼法”的基本思路,從專業課程入手,以實際應用需要為出發點倒著來確定醫藥統計課程的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技能,全面進行課程內容重組,形成適合醫藥類教育要求、滿足專業需要和學生發展的統計課程教學體系。
3.2 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
課程體系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與教學方法、手段改革相結合。統計課程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在統計課程中積極引入統計軟件,學習統計和解決實際問題,淡化理論推導,強調統計與專業結合,強調統計應用,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應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實施“分層次”教育。醫藥類院校學生來源多,學生層次水平差異大。同一個教學計劃、同一個教材、同一個教學要求和評價模式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為此,應改革課程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采用多形式、全方位的考試方式,增加形成性評價。
參考文獻
[1] 弗賴登塔爾.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103.
[2] 彭華,吳昶.高等院校的數學實驗課程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145-146.
[3] 隋鳴,許敏慧.數學實驗活動與數學教學[J].數學教育學報,2004(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