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研究中以初中物理教學為核心,從學習興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入手,促進學生有效性學習,構建完善的物理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有效性學習;學習習慣
初中物理教學內容主要為基礎理論與生活常識,對學生高層次能力要求并不高,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自覺重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激發求知欲和探索欲,深化記憶和理解,完成物理知識的積累過程。對此,如何在枯燥的物理知識中實現學生的有效性學習是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激發學習興趣,樹立主動意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興趣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面對新鮮事物會自覺探索,求知欲較強。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的這一特點,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從這一層面上考慮,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來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一是利用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緊緊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所貼合,加強課堂互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再加上教師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加學生對物理課堂的好感,進而保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蘇教版初中物理教材“聲現象”教學設計中,針對第一課時“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師可以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常見的聲音,汽車的鳴笛聲、教師的授課聲、雨點滴落的聲音、打雷聲……多媒體出示教材中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敲桌子”“大聲說話”“吹口哨”等方式發聲,討論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在“敲桌子”時,在桌面放一個小紙團,觀察小紙團,記錄下發聲的震動,讓學生認識到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激發學習興趣。
二是利用實驗的方式激發學習興趣。物理主要是依托于實驗進行知識理解。由于中學生對實驗操作興趣較大,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設計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動手實踐,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蘇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設計中,教師設計兩個小實驗,第一,玩小水珠,將透明膠片放到課本上,用手指在透明膠片上滴一滴水珠,觀察水珠下面的字;第二,用投影儀將細小燈絲投影在天花板上,讓學生觀察燈絲“像”和燈絲間的差距。通過這種小實驗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豐富學習方法,鍛煉思維能力
(一)探究性學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探究性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探究分析中進行思考、分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探究,激發學生的潛能,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打開學習思路,讓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蘇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學設計中,針對“力的三要素”探究,教師先設問“如何改變力的作用效果”,引導學生進行“影響塑料尺形變的因素”實驗探究,提出三個連續性問題:一是怎樣使塑料尺向下彎曲?施力方向如何?二是要使塑料尺產生相同的彎曲,力作用于哪點較為省力?三是如何使塑料尺向下彎曲程度大一些?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并利用實驗的方式驗證自己的猜想,得到: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即為力的三要素。通過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加快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學習效率。
(二)發現性學習
發現性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適當的啟發和引導,讓學生自主發現事物的變化規律,并獲得知識,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學生以往的被動式學習心態,轉變成積極主動學習,提高知識理解程度,形成樂于學習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蘇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歐姆定律”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分別進行“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和“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兩個實驗,學生通過交流研究的方式,開展演示實驗,并記錄下實驗數據。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實驗中,歸納總結出: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中,得到: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電阻成反比,綜合起來得到歐姆定律。
三、培養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為了實現學生的有效性學習,除了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之外,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生每天做大量的練習題,但學習效果始終不夠理想,歸根究底就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解題方法的總結不到位。對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經常總結歸納的好習慣,并引導和監督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對知識進行反復揣摩,獲得新的體驗和領悟,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學生興趣愛好入手,提高學生參與物理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并豐富學生的學習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層次物理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進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楊學平.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解析[J].好家長,2018(82):96.
[2]游健云.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高考,2018(24):118.
[3]齊冬建.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112.
作者簡介:葉飛(1992—),男,江蘇省常州人,任教于湖塘實驗中學。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