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
摘 要:由于初中生物知識的難度與復雜性,生物課堂結構模式面臨著重要改革。教師應當改善教學觀念,創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并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高效生物課堂的構建,以此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保證學習效率。由于這些年教學觀念的更新進程加快,問題驅動的教學模式也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初中生物教師應當將問題驅動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應用到生物課堂中,利用它的教學優勢為高效生物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促進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問題驅動;生物教學;課堂構建;重要策略
問題驅動教學模式顧名思義是一種以教學問題為載體的創新教學方式,它的主要教學形式是以問題帶動學生的主動思考,使學生在進行生物知識學習時注重自身的問題探究與運用能力的提升,以保證對教學問題的高效解答。問題驅動的教學方式打破了生物課堂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固有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自發地對生物知識問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形成持續性的學習能力,從而保證自身學習水平的提升。
一、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有效地引入課堂內容
將問題驅動教學模式應用在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首先便要利用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引入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對生物探究的興趣,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專注于生物課堂,以保證生物教學的有效開展。根據問題驅動的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上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有效調動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與預先自主解決問題,使教師逐步深入開展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七年級的“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時,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問題的引入。比如向學生說道:請想象一幅美好的自然景象,在廣闊的叢林之中,袋鼠與兔子不斷穿行,而叢林之上有眾多的鳥兒在一棵大樹與另一棵樹之間穿梭。有的動物在摘樹上的果子,還有的動物在倚靠著樹乘涼。馬兒在喝河邊的水,而蜜蜂正在忙著在花叢間進行花粉的傳播。在情境敘述完之后教師便可提出幾個符合本節課主要內容的問題,比如讓學生思考:這些動物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呢?有的動物在依靠樹木結出的果實維持生存,那動物和植物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兩只松鼠在因為一顆松果而打架,那么動物之間是否也存在著食物競爭關系呢?蜜蜂忙著傳播花粉是為了什么呢?這一幅自然界的畫面又有哪些整體性聯系呢?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問便可以有效引入本節課的教學知識,使學生對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進行思考,有效深入地了解整個自然界中動物、植物以及人類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這種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情境創設,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保證了本節課的學習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問題探究
在利用問題驅動模式進行生物課堂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教學知識進行形象化的直觀展現,以此來有效進行問題驅動,引發學生對教學問題的深入思考與探究。比如在學習八年級的“嬰兒的誕生”一課時,由于本節課的教學知識太過形象化與立體化,學生單純通過教材給出的圖片,無法對嬰兒的誕生過程進行形象的觀看與分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現,通過展現過程中的問題引入,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與思考。可以先播放一段視頻片段,視頻可以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孕婦被推入產房,第二部分是產房傳出嬰兒的啼哭聲,第三部分便是嬰兒被抱出產房。視頻的結尾提出教學問題:嬰兒是從哪里來的?我們又是從哪里來的?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由嬰兒聯想到自己身上,并有效地進行教學知識的探究。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以端正的態度對待“性”這一問題。在教師引入受精卵教學內容時,還要利用多媒體播放受精卵的形成過程動畫,使學生觀察一顆小小的精子是如何從千萬個精子中脫穎而出深入到卵子內形成受精卵。還能觀察到受精卵是如何經過發育形成嬰兒幼體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再加以適當的提問,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理解整個受精過程中存在的生物知識,以此保證學習效果。
三、加強學生合作學習,對教學問題進行綜合性探究
教師想要提升問題驅動在生物課堂開展中的應用效率,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技術的探究與問題解決。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然后通過問題驅動為每一小組布置教學問題,讓他們進行綜合性的教學探究。比如在學習八年級的“性狀的遺傳”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有關遺傳的教學任務。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發一張家譜圖,里面涉及多層的家族關系,然后可以提出幾個教學問題讓小組學生進行共同探究。比如指定族譜內某一人或幾人的顯性或隱性基因組成以及他們家族存在的某種遺傳病,以此來讓學生確定家族中其他成員會不會遺傳此病?遺傳的概率是多少?通過這種問題的帶動,小組內部便會展開合作探究,每個人書寫染色體種類,然后由小組成員進行共同的探討與交流,最終解決教師的教學問題。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問題引導,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升綜合性探究的能力。
四、總結
總的來說,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問題驅動教學模式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與探究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問題驅動引入教學情境,在情境中通過問題的帶動進行有效的課堂知識引入。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通過形象且直觀的觀察進行深入的問題探究。除此之外,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對問題進行綜合性的探究,實現個人的知識運用以及實踐能力的最大提升,從而推動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許婷.談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4(71).
[2]王曙光.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15(15):157.
[3]劉克青.淺議課標背景下的高效課堂[J].中學生物教學,2017(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