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初中數學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創新,這不僅是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所進行的探究,同時也是不斷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的一種表現。比較思維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使之相互聯系,讓學生對其有效利用。因此針對比較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并對此提出相應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比較思維;教學策略
在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雖然沒有對比較思維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但是在日常解題過程中也會不自覺地應用這種思維,例如將以前學過的知識與現在的知識進行聯系就是比較思維的一種表現方式。這都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能夠融會貫通,這也對他們的數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很難做到這一點,如果教師能在日常教學中注意教學方式,讓學生養成這種思維模式,那么對其綜合數學水平的提高將有很大幫助。
一、通過預習環節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
預習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容易忽略的一項內容,尤其是在數學教學中。如果學生在課前不進行相應預習,那么教學效果將會受到很大影響。由于數學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即知識點零碎且繁雜,因此教師在課程安排時如果讓學生在沒有相應知識背景情況下學習新課,學生很容易會因為不理解知識點而出現走神的現象,這也影響整節課的聽課效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更應當培養學生必要的預習技能,讓他們在課前對所學新知識有一個整體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發現一些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使他們在課堂聽講時能夠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聽教師的教導,同時這也符合教師的教學情況,因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可能保證學生在整堂課中都能集中注意力聽講,也不能將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管理課堂紀律上,因此讓學生自己了解自己聽課的重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因材施教的
目的。
學生在預習階段能夠不自覺地培養他們的比較思維,由于他們在這個學習階段已經掌握了相應的知識背景,因此在學習新知識時會通過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對新問題進行思考和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他們以前的知識起到喚醒的作用,讓學生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思考,不僅有助于新內容的學習,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真正應用這些內容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
二、進行不同知識點之間的比較
數學基礎知識是學生提高自身數學水平的一個重要內容,只有在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解決相關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新課內容時不僅應當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眼前的這一部分知識,還要對他們的應用能力以及與之前所學內容的聯系進行考查和指導,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出現學了新知識而忘記舊知識的情況。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一般都是從最簡單的內容開始學習,而對于這些內容在應用時如何表現出來,或者如何進行考查則沒有一個系統或明確的學習,這也是由于學生對知識掌握不熟練所導致的。學生只有在了解知識,尤其它是如何應用的前提下才能知道考查的重點以及形式等方面的內容。為了更好地將過去的知識與現在的知識進行聯系和整合,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這種形式來幫助學生構建思維網絡,不必每節課都刻意將以前的知識拿過來與現在的知識進行比較學習,而是可以在進行完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再進行這項工作,讓學生有一個緩沖和思考的機會。
當然這個過程也不是只有教師才可以完成,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自己構建思維導圖,將平時遇到的一些具有關聯性的內容記錄下來,然后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整合,這樣也對培養他們的比較思維具有很大益處。
三、進行不同題目之間的比較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也會發現,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且具有很強邏輯性的一門學科,許多知識之間都能進行相互聯系,因此讓學生對必要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并能夠綜合運用這些內容來解決實際問題是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關注的重點內容。雖然數學知識點的數量是有限的,但是通過這些內容的不同組合往往能夠衍生出各種各樣的題型,一些學生就是由于對知識點掌握不熟練,或對題目類型理解不透徹而影響數學整體水平的提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針對日常練習的不同題型進行有針對性的比較,了解不同題目的類型。
在這里一共涉及兩種不同類型的題目,一種是表述方式不同,但所用到的知識點相同。對于這類題目,教師應當從理解題干入手,將這作為解決題目的切入點,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其本意,并調動自己在平時學過的基礎知識來解決它們。除此之外,另一種是表述類似,但應用的知識點不同。對于這類題目,則需要學生能夠對各類知識點融會貫通,在結合題干的基礎上,將所理解的內容列舉出來,從而逐步找到最簡便的解決方法。對于這兩種不同的情況,教師應當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專題訓練,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他們在做題的過程中認真審題,不自覺地運用比較思維,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的題目。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學生除了要在學習新課時認真聽講,對其進行更好的掌握之外,還要做到融合之前學習到的知識,將它們結合在一起來解決相關題目。而比較思維則可以以更簡單的方式讓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思考習慣,使他們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更加靈活,在遇到不同的題目時能夠有針對性地調動不同知識點解決相應的題目,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水平以及自己的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方國勝.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1):227.
[2]劉欣,姜金平.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64):1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