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金秀
摘 要:高中數學難學是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有些學生在初中階段數學成績可以,并在中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績,可是進入高中后,隨著數學學習興趣的喪失,成績大幅度下跌。這一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過渡不到位。那么,如何搞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過渡呢?對此問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高中;數學教學;銜接
“上了高中,我為什么不再優秀?”這是許多高一學生的困惑,也是很多家長困惑的問題。很多學生,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及時調整心態和學習方法,導致上了高中后,數學成績嚴重下滑,甚至有的初中數學尖子生竟然變成了高中數學的學困生。那么,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他們盡快突破瓶頸,學好高中數學,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通過學習目標的制訂,教會學生怎么學
由于學生進入高中后,還保留著初中的學習習慣,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習慣,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表現在沒有學習計劃,坐等老師上課,而且課前也不進行預習,所以對于上課要講的內容根本不了解,課后又不主動復習,導致所學的內容很快遺忘,對于這些問題,我首先通過成功人士的案例,加強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理想,調動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興趣,從而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如先要做到課前預習,才能在上課時對老師講解的內容不感到陌生,有熟悉感,有利于聽課效率的提高,而且更容易掌握新知識;課后要及時復習鞏固,一周一小結,一章一總結,既能避免知識的遺忘,還能悟出知識的前后聯系,甚至還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通過改變學習方法,解決學到的知識怎么用
高中數學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上課一聽就“會”,下課后不會做題,或者一做就錯。原因在于初中所學知識簡單,課程負擔輕,所學的重要知識點會在每天的課堂上、作業中反復練習……學生上課跑神或者邊聽邊玩也能跟上,不至于掉隊太遠,甚至聰明的孩子考試前下點功夫,也能夠輕松考出好的成績。上了高中后,由于高中數學的知識難度加大,知識的容量也加大,一學期要完成兩本書的教學任務,因此每節課的課容量都比初中要大很多,而且老師還要不斷補充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還有一些典型的題型,這對于上課不專心聽講、靠小聰明學習的學生來說,數學就一下子大滑坡。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改變過去不合理的學習方法:上課要專心聽講,才能聽懂知識的來龍去脈,積極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補充的知識點,要及時做簡要的摘錄;課后還要對所學的重要概念和公式定理進行理解,并做適當的練習幫助鞏固提高。另外,由于高中數學難度的加深,學生懈怠氣餒時,老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梅花香自苦寒來”,培養他們勇于戰勝學習上的困難,努力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通過考試后的評卷,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漏洞
考試之后,為了讓試卷更好地發揮作用,我幫助、引導學生對試卷進行反思。反思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為了能夠如實填寫,我聲明可以不留姓名,甚至還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實施方案:
1.你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是( )
A.被動式型 B.主動上進型
C.“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型
2.①這次考試考了 分。班級均分是 (要求用紅筆填寫)
②這次成績我( )
A.發揮失常 B.發揮超常 C.發揮正常
③理由如下: (比如:基礎不扎實;方法不得當;考試焦慮……)
3.丟分原因
①概念不清——丟 分;②粗心導致運算出錯——丟
分;③偷工減料——丟 分;④沒見過的題型——占 分。如果改掉上面不良習慣,我將得分 。
(要求用紅筆填寫)
4.從這次考試中我發現學習中
成功的地方是 ,成功的原因是 。
失敗的地方是 ,失敗的原因是 。
經驗教訓 。
5.為了考出好成績,我打算 。
6.我的奮斗目標是 。
我的行動是 。
[實施后結果]
“這次考試我考了 分。若改掉上述不良習慣,我將得分 ”這兩處我要求學生用紅筆填寫,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水平準確定位,糾正眼高手低,努力改掉粗心,“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等不良習慣。
從試卷中找出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分析其原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后續的上課和作業中,許多學生努力用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期中考試也證明了,大多數學生沒有食言,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確很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習是一個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習成績的逐步提高需要不斷努力。在高一數學的起步教學階段,老師要經常及時引導并激勵學生:記住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不斷改進并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抓好初高中數學的銜接,盡快適應高中學習,從而順利地接受新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斌直.初高中數學銜接的有效實踐途徑之再探求[J].中學數學雜志,2013(9):12-13.
[2]明亞茹.有效實現初高中數學學習的順利銜接[J].內蒙古教育,2008(14):11-12.
[3]張榮.談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J].甘肅教育,2015(12):58.
編輯 趙飛飛